个人隐私的底线,还经得起多少试探
【记者手记】
前段时间,艺人王一博受粉丝电话骚扰的消息一度引爆了微博热搜,也让一条贩卖明星身份证号码、手机号和出行信息的灰色产业链进入大众视野。回想起自己那些年接到过的骚扰电话,不少人难免感到心惊:除了被明确告知的,还有谁偷走了我们的信息?信息裸奔的时代,我们的生活里究竟还剩下多少实质上的隐私?我们又该如何给我们的隐私穿上铠甲?
我们正在用隐私去换便利。我们牺牲了我们的位置隐私,换来随处可用的导航,让我们在陌生处不再迷失;我们牺牲了我们的电话号码和住址,换来一键下单的外卖和快递,节省了购物的时间;我们牺牲了浏览记录,换来了购物App上精准的广告投放,不再需要货比三家……我们试着去理解和接受这一切,毕竟在这个时代,数据已经不仅是公民的个人隐私,也是重要的公共资源。享受了福利,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一切似乎天经地义。
可是,这个代价究竟有多大?我们能够牺牲的,究竟又有多少?企业在试探人们隐私底线的同时,人们是否也在怀疑着自己的底线究竟在哪里?实际上,自互联网和大数据兴起之日,个人隐私泄露问题就层出不穷,现下各企业对用户信息的过度采集和滥用也早已成为心照不宣的秘密。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现在的处境恰如黑暗中的行人,被狗咬了一口已经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这只狗潜藏在黑暗中,我们不知道它有多大,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能被喂饱,一天不找到它,随时被咬的恐惧就会如影随形。
公众人物受到了骚扰,可以通过微博等途径,借助自己的网络影响力让事件得到关注和解决,但作为势单力薄的普通人,被骚扰了又该如何更加有效地维权?大数据发展与个人隐私之间的矛盾真的不可调和吗?享受数字时代的便利必然要以让渡我们的个人隐私权为代价吗?困扰人类上百年的科学技术创新的负外部性这一问题真的无法解决吗?当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权益受到侵害,群体对企业和社会的信任感又将落脚到何方?
事实上,面对愈演愈烈的个人隐私泄露问题,各方并非毫无作为。个人信息保护已经迎来立法,未来滥用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势必会得到法律的严惩;政府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也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进一步提升;至于大数据技术难题和漏洞,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也有望得到解决。
《2018个人信息保护年度报告》指出,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的主体和关键环节,大众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已经觉醒,其敏感程度与认知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必须承认,中国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解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因噎废食绝不可取,不能因为一时的漏洞就否认科技进步的意义。面对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我们作为个体也并非毫无防范和应对之策。比如丢快递盒子的时候,记得注意一下二维码和个人信息是否涂黑;浏览安全性不确定的网页或应用的时候,输入个人信息更要提高警惕;在对一些应用授权时不要嫌麻烦,要了解清楚用户服务协议的具体内容;平时多关注一些消费者维权信息,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及时向企业、消费者维权组织和监管机构等有关方面反映问题……
前路值得展望,但今路仍需走好。如果你认为个人隐私的底线已经不起试探,那么不如起而行之。通过一个人影响一群人,通过一群人影响一代人。个体面对社会问题时或许会感到无力,但如果每个人都能行动起来,主动提升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积极参与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行动,共同划定和守护个人信息保护的底线,那么个人隐私泄露的危机势必可以刹住车,大众信任危机也将不再成为社会的隐患。
(本报记者 俞海萍 本报通讯员 吴铮)
- 标签: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