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医院武汉对口帮扶郧西的温情故事:心手相牵 不胜不休美国女人名字
湖北日报讯 记者 饶扬灿 通讯员 李启东 查方政
20日,郧西县安家乡安家河村古榨油作坊里,老板申定宇与师傅们一道,推动黝黑的撞杆一次次撞向楔子,金黄的油脂顺着老木榨缓缓流淌。“从卖产品到卖文化,乡里组建了申氏古榨坊、林氏采葛坊、百年老酒坊、祖传熬糠坊等八大古作坊。年刚过完,对口帮扶的武汉市洪山区就送来项目资金50万元。”安家乡党委书记李锋说。
近些年,在洪山区帮扶下,安家乡拿下六个“国字号”荣誉——全国文明乡镇、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计生先进协会、全国生态乡镇、全国卫生乡镇、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等。
这,只是武汉对口帮扶郧西的一个小片段。
郧西不脱贫,武汉不脱钩
援建水窖1.17万口,解决10万人饮水难;修建道路17条,破解2.3万人行路难;发放助学金700多万元,6000多孩子改变命运;帮建绿色蔬菜基地5300亩……“这份爱心清单,凝聚着武汉人民一片真情!”郧西县委书记张涛说。
在张涛看来,武汉市的对口帮扶,不仅仅是资金加项目的精准滴灌、造血与输血并举的科学统筹,更表现出“大手拉小手”的责任和情怀。
两地一家,已经21年。1996年,中央下发《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省委确定武汉市对口帮扶秦巴片区的郧西县。“那是情真意切的牵挂和帮扶!”郧西县委原书记李新强回忆。
当年6月,武汉市党政代表团,深入郧西大山沟壑调研,拉开“大手拉小手”序幕。“郧西一天不脱贫,武汉一天不脱钩!”武汉承诺。“牵手21年,武汉累计援助款物1.2亿元。”郧西县发改委主任晏广江晒出帮扶成绩单:为郧西培训干部683名,派驻干部14名;帮扶项目280多个;投入2000多万元,发展蔬菜、桑蚕、烟叶基地2.6万亩,养殖马头羊52万只……
手越拉越紧,心越贴越近
“如果有一天,我突然离开人间,请我的妻儿不要悲伤,只希望能完成我未竟的事业,让贫困的孩子如我在世一样得到救援……”这是洪山区退休教师、“希望老人”江诗信的遗言。
“江诗信帮扶郧西穷困孩子13年从未间断,先后捐赠了7万多元现金和大量衣物。”郧西县对口协作办负责人祝东国介绍。
在江诗信的感召下,武汉一大批热心人加入郧西助学行列,184个单位和2000多名捐助者,帮助2164名失学儿童完成学业。
“江诗信的精神,让我们感受到武汉的大爱。”郧西县长查宏说,武汉以这种大爱,资助贫困学生、帮扶产业发展、援建基础设施,全县民贫财弱状况明显改观。
培育市场主体造血。武汉先后组织50多名专家,深入郧西考察和帮扶产业开发项目,开展黄姜深加工、杜仲综合利用等技术攻关;投入500多万元,派技术人员驻点郧西建起蔬菜科技示范园和3000余亩蔬菜基地;帮扶资金540万元,建设天河创业园;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剩余劳动力到武汉务工、经商,武钢、武锅、武船等企业,常年吸纳郧西民工5000多人;组织“郧西县投资项目推介会”“武汉企业郧西行”等活动。
去年4月,武汉市对口帮扶郧西县工作规划明确:武汉17个区(管委会)与郧西18个乡镇(场、区)结成脱贫对子,实施项目帮扶、经济协作。
从输血到造血,从边区到门户
变输血为造血,郧西的生产要素被激活,一大批蔬菜大王、养羊状元应运而生。
“瓜长22公分、瓜茎6公分、瓜重750克,这就是‘好香口’西葫芦标准!”种菜大户王健林随手摘下一只西葫芦,请记者用卷尺实测。
在武汉扶持下,仅3年时间,王健林变身为鄂陕边界“西葫芦大王”。
“每天纯收入有5000多元!”王健林说,香口乡已发展蔬菜基地1700亩,年可供应蔬菜6000余吨,带动3个村农民年增收1000余万元。
“我们要以武汉帮扶为机遇,释放山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把边区变为门户。”张涛说。
郧西将发展定位为“文化旅游强县·湖北西北门户”,着力实施高铁小镇带动、三大流域保护等十大工程,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增长极,建设“五美郧西”。
依托武汉资金、技术、市场支撑,推进天河创业园、电子科技园等建设,猛狮科技锂电池、LCD液晶显示触控屏等39个项目落户。
大扶持带来大发展,“五美郧西”瑰丽画卷正在汉江之畔徐徐展开。
- 标签: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