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听服务投诉举报量逐年递增 健身行业亟待制定统一标准魔力挺丰胸内衣
楚天都市报讯 14日,楚天都市报推出“健身烦心事”系列报道,引起了不少读者,尤其是一些健身爱好者和从业者的热议和关注,他们纷纷致电本报新闻热线,有的吐槽自己在健身中心的恼人经历,有的对健身行业的现状表达不满和担忧,他们一致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建立统一标准,从政策法规上规范健身行业的发展。
江岸区后湖的宋女士两年前花费近万元,在兴业路一家健身会所办了一张两年卡,但用了不到一年,会所突然关门。由于会所老板失联,工商无法协调,她只好自认倒霉。
宋女士认为,如今在武汉很多商圈的主要路口,人们经常能收到很多健身广告的宣传单。即使没有去健身的人,也能随口说出几个健身机构的名字。由此可见,健身行业已非常火热。然而,政府相关部门却没有对健身行业的从业资质、店面规模、环境等各方面进行规范,最终利益受损的还是消费者。
汉口的袁先生在一家健身中心做了两年多的预售总监。他说,眼下在业内,互抢客源、相互压价的事例屡见不鲜,前几年武汉帕菲克集体关门一事,引发不少消费者对健身行业的信任危机。因健身机构良莠不齐,且均采取预付卡形式消费,确实存在较大风险。
楚天都市报记者从武汉市工商局了解到,去年,12315受理中心接到的涉及健身服务投诉举报量增幅明显,共计2984件,主要是投诉健身机构办卡易退卡难、服务条件不达标、安全保障不到位、日常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同时,有关健身机构擅自停止经营、人去楼空等投诉有所增多。
武汉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武汉健身行业尚未成立专门的协会组织,无论是健身机构的行业标准,还是对私教等从业人员的认定,国家也还没有出台强制的统一标准。该局曾向省体育局反映,在和各个场馆负责人的接触过程中,也讨论过这一问题,希望在相关法规正式出台之前,行业内可尽快先行制定相关的指导性标准。
该负责人还建议,市民在挑选健身机构时,要重点关注其经营时间和口碑,尽量选择知名度高的大品牌。在签合同交钱前,对服务内容、退费方式等重要条款提前协商,并尽可能细化。
- 标签: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