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音乐遇到噪音 把歌剧院建在95个弹簧上
上音歌剧院观众厅 受访单位供图
上音歌剧院排练厅 受访单位供图
闹中取静,别有洞天。繁华的淮海路上,历时4年建设的上音歌剧院即将正式亮相。上音歌剧院是一幢8层综合体建筑,地下3层,地上5层,最高处建筑高度为34米。它拥有1个1200座的中型歌剧厅和歌剧、管弦乐、合唱、民乐4个排练厅,以及1个专业学术报告厅,将在今年10月份正式投入运营,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称其为“梦开始的地方”。
走进歌剧厅,观众席的一片蓝色和剧场的点点星光交相辉映,目力所及之处尽是声学机关。剧场内马蹄形结构(观众席呈半包围式的环形结构)让观众更贴近舞台,即使在三层,也不会觉得离舞台太过遥远;独特的可升降反声板和有开合功能的乐池设计能为各类声乐、器乐演出提供一流的声场效果;座椅后方的字幕显示屏可提供8种不同语言的字幕切换,当今世界只有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国际级的歌剧院使用了这一技术……毫不夸张的说,这座歌剧院是一个世界一流的,集文艺演出、艺术普及、原创基地、国际交流为一体的现代化智慧歌剧院。
用智慧消除噪音奏出和弦
由于建造地址距离轨交一号线最近仅7.4米,地铁经过的巨大噪声成为了上音歌剧院建造之初面对的首要难题,上音歌剧院的声学设计师徐亚英敢做敢想,将这座剧院观众厅建在95个弹簧之上,让上音歌剧院成为了国内首个采用整体隔振技术建造的全浮结构歌剧院。
建造之初,设计团队提出周密的噪声检测计划,48小时不间断地检测清楚噪声来源,根据检测得出的地铁公交等外部噪声的数据,将剧院观众厅设计为悬浮在95个磁振弹簧之上,隔振弹簧把座椅下方架空,同时歌剧院的中心下方留有30厘米的隔震缝,声音经过软性的转换几乎被完全抵消。
后场的4个排练厅也是按照歌剧院观众厅的方式来建造的,由35个弹簧结构托起,管弦乐排练厅内部的三层玻璃保证排练不受外界干扰。进入大厅和排练厅说话非常轻松,观众可以拥有非常清晰的听觉体验,演员在表演西洋歌剧的时候不依靠扩音,声音便可传遍大厅的每一个角落。
座椅、面板的材料是否满足吸音要求也是影响声音传播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设计之初歌剧厅就采用电脑全方位测试运算,并搭建1∶10舞台声学测试模型,校正实验数据,随后根据数据去寻找合适的材料。
考虑到以后上音歌剧院会经常作为上海市重要演出的表演场地,不仅会表演德国歌剧、法国歌剧、意大利歌剧,也会有舞台剧、交响乐、民乐、独唱独奏等其他演出形式,不同的演出所需要的声场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团队在大厅顶部设计了一个移动天花板,侧墙面板安装了移动的吸音板,每一块、每一组都可以上下联动,围绕观众席的反声板墙体均为双层,双层内部有可移动的矿石棉芯板,通过场内体积变化,达到不同混响效果,目前专业团队测试得出的混响效果已经远远好于预期。
轻点屏幕整个舞台尽在掌握
瓦格纳比罗公司的控制系统是赋予上音歌剧院智慧的核心。瓦格纳比罗公司是奥地利的一家舞台设备公司,著名歌剧院丹麦哥本哈根歌剧院、挪威奥斯陆歌剧院的控制系统都是由它们公司提供的。控制系统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它可以将所有的程序步骤进行编码整理。在精确到分秒的程度上,舞台何时进场、吊杆何时升降、灯光应设置为什么颜色等等,后台操作人员只要轻点触摸屏,控制系统就可以自行运作。
另一个让上音歌剧院带上“智慧桂冠”的神器就是意大利麦考尼公司研发的液晶字幕机。字幕机可提供8种不同语言的字幕切换,翻译的速度和舞台进程时刻同步,且在线翻译的精确度极高,保证不同语言的观众可以毫无障碍地观看歌剧,除了提供字幕,观众甚至可以利用字幕机当场写下乐评,参与演出调查。这样高水平的字幕技术在亚洲也是唯一一家。上音歌剧院在字幕机的摆放上也是别出心裁,字幕机设计角度均调节为哑光,并且为了不影响后排观众的视觉效果,设计团队做了一个3D视线分析图,确保每一个座位看到92%以上的舞台。
最大子母台让导演一展才华
转台和车台是歌剧院后场转换的重要工具,世界知名大剧院大多两个工具台都有配备,但由于初期商榷的舞台场地有限,与世界知名剧院相比,上音歌剧院是场地最小的一个,这意味着上音歌剧院需要在仅有的空间里完成建造任务。上海音乐学院专家根据多次世界性演出经验提出宝贵建议,决定使用多个车台解决换景和换幕的问题。共10个车台按照品字形陈列,左侧的舞台上有5个车台,另外5个分布在后场。在转换中,车台不仅可以沿着台口做水平移动,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垂直运动。
导演是一部歌剧的灵魂人物,近三百套舞台设备、机械控制系统保证有足够大的空间留给导演发挥,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装配了全世界最大的子母台。上海音乐学院建设团队借鉴了丹麦哥本哈根等先进的国家歌剧院建设经验,决定制造既可联动,又可单个运动的子母台,形成了舞台面、车台面、子台面三面一体的立体展示空间,这也是国内第一家运用子母台的歌剧院。并且钢量重达42吨的子母台发出的噪声不超过20分贝,这意味着坐在第一排的观众都几乎听不到车台运行的声音。
参考并不意味着一味的照搬照抄,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精神在上音歌剧院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墙体的反声板全部都使用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中的榫卯结构,歌剧院的外饰板没有用到一根洋钉,接缝却微不可察,全程利用电脑进行设计,既保证了移动吸音板的无噪音传出,也保证了外饰面的美观度,符合声学与美学的双重要求。
上音歌剧院管理中心主任冯岚介绍说:“上音歌剧院早在2011年就已经着手设计,参考了巴黎歌剧院、德意志歌剧院、德国国家歌剧院、米兰斯卡拉大剧院这些享誉世界的歌剧院。除了硬件上的智慧剧场,在未来的剧场体验和会员服务上,上音歌剧院都会为观众带来全新体验。上音歌剧院将采取公司化的运营管理方式,依托上音的学术背景,为观众呈现经典和新作。在网络方面我们的设计团队也预留了5G的位置,今后‘智慧歌剧院’还将不断完善。”
- 标签: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