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足球资讯  欧冠

六盘山区·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世世代代谁曾想,穷山变成幸福庄”

  

  如今的布楞沟村,一栋栋靓丽的农家院整齐排列,家家户户屋顶上都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本报记者 孟德才 摄

  开栏的话:

  “这件事我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从北国大地到西南边陲,由东海之滨至西北边塞,始终让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的,是困难群众;念兹在兹的,是“一个都不能少”的脱贫攻坚。冒酷暑、顶风雪、翻山梁、到草原,同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奔小康大计,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几年来,总书记走遍了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足迹遍布脱贫攻坚主战场。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温暖着乡亲们的心,增添了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无穷信心和力量。

  即日起,农民日报推出“牢记嘱托 奋力攻坚——回访总书记到过的14个连片特困地区”系列报道,看当地脱贫攻坚进展如何、成果怎样,乡村面貌和群众生活有哪些变化,展现广大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奋力脱贫攻坚的感人作为,记录下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拼搏奋斗的精彩故事。

  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 ——习近平

  翻过一山又一山,绕过一沟又一沟……忽然间峰回路转,汽车在一个下山的转角处停了下来。

  “山下就是布楞沟了!”站在山梁上向下望去,只见深浅不一的沟壑好似凝固的波浪,波浪外层被山杏、油松、刺槐、红沙柳等灌木覆盖,绿意十足。山坳中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排排靓丽的新农居整齐排列。顺着山坡一条平展展的水泥路从山梁直抵村头,宛若一条银色的丝带飘落在大山腰间……

  好一派生机盎然的山村景观!谁能想象,几年前这里还全然是另一种景象:光秃秃的山坡,满目黄褐色。入村的道路崎岖,尘土飞扬,村里吃水全靠集水窖。整个村庄凋敝不堪,人心思迁……

  巨变就发生在短短的6年间。

  “我们布楞沟,有希望了!”

  6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布楞沟村,入户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这是他就任总书记后视察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年近七旬的布楞沟村老党员马艾布至今仍清楚地记得,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子时的情形。“那一天,我们只听说有位首长要来村里‘走亲戚’,不曾想,车上下来的竟然是电视里看到过的习近平总书记!”

  “总书记能够来到我们村,真不容易!当时村子里路还没修,道路崎岖,尘土有十几公分厚。总书记一路走来,鞋上、裤腿上沾满了尘土。他体恤群众的疾苦,丝毫没有顾及这些,令人非常钦佩。”马艾布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深敬意。

  走进村民马麦志的家,习近平总书记看面柜,看羊圈,问一家人口粮够不够吃,低保有没有保证,看病有没有保障,孩子有没有上学,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总书记很欣慰,还向大家赠送了年货。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一定会给乡亲们更多支持和帮助,乡亲们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他叮嘱大家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

  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马艾布激动地说道:“我们布楞沟,有希望了!”

  摆脱“六难”困境,是布楞沟人许多年的期盼

  2012年,村民马建英终于下决心要从布楞沟村搬走。“如果不是条件太过艰苦,谁愿离开自己的村庄?”马建英面露无奈地告诉记者,那一年,和他有同样想法的村民还有20来户。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村里原有的136户,搬的搬、走的走,到2012年底,只剩下68户351人。

  布楞沟以前的生活,究竟有多苦?

  布楞沟,东乡语意为“悬崖边”。村如其名,山大坡陡,沟壑纵横,曾一度是东乡县生态最脆弱、基础条件最差、群众最贫困的村庄。有人甚至用“渴死麻雀摔死蛇”来形容其自然环境之严酷。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624元,比全县水平低809.9元;全村68户,吃低保的就有52户,贫困面高达96%。

  “以前全村都是土路,路窄坡陡,晴天浮土没过脚面,雨天泥泞寸步难行。”布楞沟村前任党支部书记马占海告诉记者,几年前,有位村民在修房顶时不慎跌伤,村民抬着他,从村子下到沟底,又爬到对面的山顶,花了3个多小时,才到公路边拦到一辆过路车送到医院。

  最发愁的是吃水,能让村民愁断肠。布楞沟村的年均降水量只有290毫米,而蒸发量却达到1490毫米。“以前,我们吃水都靠集雨窖,水不够吃了,只能到20公里以外的达板镇去拉水,买一吨水5元,拉进家门要花到120元。”布楞沟村村民马麦志说,“一吨水全家人省着用10天,先洗菜,再洗脸,最后再用来擦地……”

  除了行路难、吃水难,还有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增收难。全村八成村民居住的房屋都是多年前修建的土坯房,人畜混居,不避风雨;村里没有卫生室,村民连头痛感冒的“小毛病”都要跑到9公里外的乡卫生院;村里只有一所三年制教学点,只有3间简易平房,两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间教室上课;村里人均耕地少,且都是坡耕地,加上干旱缺水,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六难”如同六大病症,牢牢困住布楞沟村。摆脱“六难”困境,改变村庄命运,成为布楞沟人许多年的心愿与期盼。

  “水来了,路通了,新农村也建成了,总书记的嘱托基本实现了!”

  为了把总书记的嘱托落到实处,甘肃省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行动起来,编制了《布楞沟流域整体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实施规划(2013-2015年)》,将布楞沟流域锁南、沿岭等6个乡镇、22个村,4663户23614人纳入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统筹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力量抓重点,汇聚攻坚合力。

  在布楞沟流域扶贫开发过程中,东乡县的定点帮扶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中石化着眼于制约布楞沟发展的突出问题,从拓宽硬化村民出行道路、破解行路难入手实施帮扶,先后在道路、教育、吃水等民生领域实施了一大批帮扶项目,投入超过2亿元。

  一条20多公里长的水泥硬化路,不仅将村子与大山外的世界连接起来,还解决了整个布楞沟流域6个乡镇、20多个村、2万多群众的出行难题。一条从临夏市折桥乡到临洮县红旗镇的“折红二级公路”,预计今年年底通车,这条路从布楞沟穿村而过并修建了服务区,将使全村乃至整个布楞沟流域与外界的联系更加宽广便捷。

  吃水,也不用愁了。2013年2月,布楞沟村安全饮水工程开工建设,从镇上埋设了15公里的引水管道到村里,建起了7座蓄水池。4个月后,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村民院落,村民一拧开水龙头,洗衣、做饭、养羊养牛用水难题都解决了。饮水思源的布楞沟群众,家家户户在院落中间的自来水池边竖起一块水泥碑,上面题写着两行红色大字:“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

  曾经的黄土坡上,被推出一片平地,崭新的易地搬迁安置点悄然建立,56户村民统一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农村”。村小学、村委会办公楼、扶贫车间等众星拱月地分布在新农村周围。现代化的办公大楼里,建起了从未有过的卫生室、文化室、便民超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我活了68岁,还从未住上这么宽敞的房子,喝过这么干净的水。这感觉就像做梦一样。”说起村里的变化,马艾布又是高兴,又是激动,“如今,我们布楞沟,水来了,路通了,新农村也建成了,总书记的嘱托基本实现了!”

  “没想到,花稞稞变成了人人喜欢的香馍馍。”

  基础设施提升后,布楞沟还面临着一道难题:缺乏致富产业。国家的惠农资金,一度占到村民人均纯收入的79.1%。

  给钱给物只能管一时,终非治本之策。用好产业富民的金钥匙,赋予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增强“造血”功能,才是布楞沟实现平稳长远发展的关键举措。

  该选择怎样的产业路径呢?

  在东乡,历来有“无羊不成家”的说法。然而,过去的布楞沟村,不通路,又缺水,村民最多养个五六只,不能形成规模,肉羊养殖产业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临夏州和东乡县将以养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业作为布楞沟的主导产业予以大力扶持。2013年以来,累计发放良种羊852只。为了鼓励村民扩大养殖规模,村民每新建一间羊圈,能得到2000元补助。

  如此一来,村民养羊的底气变足了。2014年,从17岁时就离开家乡打工、在外“漂泊”15年的马大五德回到了布楞沟,办起了一座占地25亩、拥有6栋暖棚圈舍的养殖场,第一批养了850只。这一出手就是大手笔,随后陆续扩大规模,最多一批养了3200多只。“我们这儿的羊,三四个月就能出栏,每只纯利润120元左右。2018年,共出栏3100只,销售额近40万元。”马大五德一脸欣喜。

  一人富不算富。马大五德还成立了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带着其他村民一起干。截至目前,26户村民以参股的形式加入进来,其中有17户是贫困户。马大五德承诺,从今年起争取每年每户保底分红3000元。

  布楞沟的好男儿靠养殖闯出了一片天,布楞沟的妇女也没闲着,她们将平时在家里制作花稞稞的一手绝活变成了致富新门路。

  花稞稞,是东乡族传统面点,也是东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硕士毕业回乡创业的东乡族女孩马娟,发现花稞稞具有不错的市场效益,便在布楞沟创办了“巾帼扶贫车间”,吸纳33名妇女就近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人,平均每人每月工资3000元。

  “没想到,花稞稞变成了人人喜欢的香馍馍。我们东乡族妇女靠着勤劳的双手,也能撑起脱贫致富的半边天!”村妇联主任马麦热再捧着她今年6月刚获得的“东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乡族油炸食品代表性传承人”荣誉证书,笑着对记者说。

  除了发掘传统产业的潜力,布楞沟也因地制宜引进了不少新项目。

  当地政府启动了光伏扶贫项目,在布楞沟村56户村民房顶上“种”下光伏发电设备。两年来,累计发电12万余度,为群众创收超过10万元,户均发放1800多元。

  布楞沟所在的东乡县,地处兰州一小时经济圈内,是丝绸古道南路“回藏风情线”上的重要通道,也是黄河三峡旅游开发板块上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布楞沟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引导农民发展农家乐,吸引了不少游客。布楞沟村民马海龙将家里闲置的房屋改造成农庄式驿站,他告诉记者:“客人多的时候,一个院子9间屋子都挤不下。一年下来,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

  “要苦干不要苦熬,村民摆脱贫困谋发展的信心明显增强了。”布楞沟村党支部书记陕斌杰告诉记者,各项惠民产业让布楞沟村走上了发展快车道。2018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15元,是2012年的4.2倍。

  “生态美了,教育优了,村民的胸襟也开阔了。”

  7月下旬,记者来到布楞沟采访,恰巧赶上下雨,伴着濛濛细雨,看着满山青翠,不禁感慨,曾经“苦瘠甲天下”的陇中,如今也有了青山秀水的江南况味。

  村民都说,这要感谢东乡县的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工作。2013年起,布楞沟累计完成造林5750亩,其中荒山造林2500亩,退耕还林3167亩,村庄绿化美化83亩。不仅使黄土裸露的荒山披上了一层绿衣,更在无形中改变了布楞沟流域的小气候。布楞沟还积极发展以啤特果、核桃、花椒、枸杞等为主的经济作物,在帮助村民提高种植收入的同时,也美化了生态环境。

  产业兴了,环境美了,村民更加重视子女教育,要让乡村振兴后继有人。“现在,村庄发展了,办学条件好了,家长对教育是真重视。”布楞沟小学校长张学虎告诉记者,以前,因为穷,布楞沟村民不愿意让孩子去上学,因为那样家里就少了一个劳动力。而如今,村民们争着把孩子送进学校,时不时还要来学校,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远眺布楞沟村,新建的村小学无疑是村子里最漂亮的一处建筑。宽敞大气的两层教学楼,铺着绿色塑胶的小操场……为孩子们上学提供了舒适便捷的环境。

  7月11日,兰州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协会初心团队12名大学生来到布楞沟小学。听说他们将提供免费的学习辅导,布楞沟及周边几个村的家长纷纷把孩子送过来,一时间送来了70个孩子,比正式开学时的还多。

  今年18岁的马建忠,就读于东乡县民族中学,开学后即将升入高三。六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走进马建忠家。“当时,总书记叮嘱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多少年过去了,总书记的话语依然清晰地烙印在马建忠的心里。

  “生态美了,教育优了,村民的胸襟也开阔了。”中石化甘肃石油分公司驻布楞沟村第一书记杨成告诉记者,“村民在谋发展的时候,不仅仅考虑自己一个村子的事,还考虑能否带动整个布楞沟流域的发展。我们参与扶贫的关注点,也是以开放共享的姿态,谋求长远高质量的发展。”

  正如当地的一首新编“花儿”所唱:“世世代代谁曾想,穷山变成幸福庄。”布楞沟人牢记总书记嘱托,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正朝着小康生活与乡村振兴的目标努力奋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