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商业版图:签约公司注册百条知产信息,网店展现强大购买力
12月10日,央视官方账号点评短视频博主李子柒为何火遍全球——“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12月8日,#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微博话题阅读量也高达10亿,让此前相对低调的她走入大众视野。
颇具影响力的海外传播是她备受瞩目的原因,截至12月12日,李子柒在YouTube上拥有750万订阅者,甚至超过了BBC其559万的订阅量。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网友,沉浸于她在视频中展现的中国浪漫悠然的乡村田园生活。在她的巧手下,竹子可以变沙发,老木头变成了秋千和洗漱台,砖头、啤酒瓶和泥沙可以就地落成面包窑,视频里还有温柔沉默的奶奶,劳作时总有小土狗打转,网友纷纷表示“治愈”、赞她是“田园精灵”。
截至2019年12月12日,李子柒频道在YouTube拥有750万订阅量。
争议也随之而来,除了一早就有的视频团队代拍外,还有人认为,李子柒视频总是聚焦在旧式耕作生活上。然而,这都没有阻挡李子柒和她背后团队的商业变现之路,“李子柒”IP背后的掌舵人刘同明曾公开表示,按照“李子柒”的品牌调性,最终会切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可能受现代年轻女性喜欢的时尚食品”。
“生活原本的样子”
“李家有女,人称子柒,红纱遮面,眉心红印。”
这个年轻的四川90后女孩,已经收获了各家平台的海量粉丝,目前已有微博关注2000多万,单条视频播放量过千万,抖音粉丝3060万,YouTube订阅者750万。
李子柒的社交账号头像。
入驻YouTube两年的李子柒已经发布了104个视频,播放量最高的一支,是10个月前上传的《花生瓜子糖葫芦,肉干果脯雪花酥——年货小零食》,长度为10分11秒,已有4019万次观看量。
视频中,李子柒将头发盘起,身着深蓝色棉袄,一个人在房前屋后和自制土灶前准备年货小零食,串山楂、苹果,熬制冰糖,糖炒栗子,辣炒牛肉制成手撕牛肉干,爆米花,炒瓜子,煎香酥蛋卷,晾晒芒果干。
镜头拉远,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她家的房子藏在青山薄雾中,院子里种满瓜果蔬菜和奇花异草,不管她上山采摘或是回家劳作,总有两只可爱的小土狗相伴,奶奶也在家里等她归来。
李子柒在准备年货。
除了标题用英文介绍,李子柒的视频只有简单的中文字幕,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全世界网友对她的喜爱,总能收获许多真情实感的英文评论,这条视频下被赞1.3万次的名叫Kathaleen Wood的用户评价,“深深地沉浸,我知道生活原本的样子了。”
在观看量排第二的《吊柿饼》视频中,李子柒去山上剪柿子,背柿子下山,给柿子削皮,把削好的柿子一个个串起来挂在屋檐下晾晒,又把晒干的柿子一个一个码好捂霜,冬天下雪的时候煮一壶红茶吃柿饼。最高赞的评价是,“我坚信她有一颗古老的灵魂,是森林里的精灵。”
李子柒视频下的一些评论截图。
李子柒的视频内容围绕着乡村生活展开,她按季节劳作,遵循古朴的制法,身穿古风的服装,呈现了一个世外桃源。
据介绍,她曾为了拍摄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术,前后学习并拍摄了4个月,才终于能够在木头上刻下“老宋体反字”。为做一个竹沙发,她一人包办砍竹、劈竹、木工活全流程。
网红视频背后另一面
李子柒眉目温柔,一头乌黑长发,但视频中更常出现的是与她这张年轻的脸不相符合的,那双关节粗大、皮肉略粗糙的手。同为四川人的青年作家李静睿评价这是一双干活的手,“我一看她手起刀落那个行云流水的动作就心生敬意。”
李子柒并不讳言,她的生活不总是如视频中那样又美又仙,短视频拍摄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她自称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土地仙”,每天都“全身脏兮兮的”。
李子柒自制沙发。
2016年3月25日,李子柒在美拍上发布了第一个用手机拍摄的“古香古食”系列视频。拍了几天才出片的视频并无多少人关注和点赞,在其他美食达人的转发帮忙下,她才慢慢开始积累粉丝。
2016年11月,她拍出了第一个有热度的视频《兰州牛肉面》,全网播放量5000万,点赞数超60万。
她曾回忆“这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视频”,那时的拍摄者只有她一人,镜前镜后都要顾及,“我自己一个人,要拍完这个镜头,洗手、调好三脚架、取好景再拍下一个镜头。拉面对时间要求很准确,通常镜头调好之后面团就废掉了。”她回忆当时来来回回拍了20多次,“拍废的面团我奶奶做成馕吃了半个月,每天都是各种汤泡馕,导致现在看着馕都觉得很饱……”
2017年1月,在拍摄视频《松鼠鱼》时,她一个人带着所有设备在雪地中折腾了10个小时,下山就发了高烧。2018年的视频《活字印刷术》中,镜头拉近,她的左手大拇指指甲盖呈黑色,似乎还留有淤血,但她并没有在任何社交媒体上抱怨。
一边是赞美,一边是争议
李子柒真正意义上的爆款视频产于2017年4月。
在《秋千》里,她把老房子拆剩下的大木头旧物利用,做了一个遮阳挡雨的沙发床秋千。当时该视频在美拍上的点击量突破1000万,全网播放量8000万,点赞数超过100万。
李子柒火了,随之而来的是更广泛的争议。有人分析视频内容后,认为她请了摄影、特效等团队,甚至有人说,“李子柒只是经纪公司包装出来的网红,她只负责露个脸。”
种种质疑引来了李子柒的激烈反应。2017年5月13日,李子柒发布长微博宣布暂时停更。为了自证清白,她提供了此前拍摄素材的截图,说明了购买第一台单反的契机,还用120元在网上购买了三脚架,拍摄时把家里的大小板凳都用上了,“一个视频剪两三天是家常便饭,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剪辑,一整天顾不上吃饭。”
停更风波过去后,李子柒拥有了专业团队,她曾表示摄影师会帮助她拍摄,但整体思路和后期剪辑仍然由她主导。关于拍摄脚本写作的问题,她直言曾想过提前写详细脚本,但最终发现这样的安排并不适合自己,“一般都是有大致思路,拍的时候再调整。”
12月10日,央视官微评论李子柒为何火遍全球,“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外国人看懂了李子柒的热爱,也解释了为何李子柒的很多作品没有翻译却依旧火遍全球。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今天起,像李子柒一样热爱生活,活出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
点赞背后,李子柒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有人认为,她的视频只局限在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是在展示“落后”。
类似的争议,李子柒曾在今年9月的一个视频采访中回应,“任何一种生活都有好有坏,农村就不能满院子花草和瓜果蔬菜吗?大环境很好的情况下,你能把日子过成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本身想要过什么样的日子,以及你是否愿意为之努力。”
做过很多职业的博主
据介绍,总是出现在视频中的老妇人是李子柒的奶奶,也曾是她回乡的最大动力。
李子柒在多段采访中自述,她出生于1990年,原名李佳佳,父母很早离婚,后父亲早逝,自小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爷爷去世之后,奶奶成了至亲之人。14岁时她辍学外出打工,2012年因为奶奶的一场重病,决定回家陪伴老人。
在外工作七八年间,李子柒做过餐馆服务生,也做过酒吧DJ。这段经历对她最大的影响是“知道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回乡后,为了维持生计她曾开过网店,尝试拍短视频的初衷也是为了增加小店人气。结果短视频火了,网店却因没有精力打理关掉了。
李子柒的粉丝总是惊叹这个瘦小的女孩子为何有如此大的力气,可以独自完成这么多繁重的农活。李子柒曾回应,“你眼中的生活技能,或许只是别人的求生本能。”
据她回忆,小时候爷爷奶奶在外工作一天,她不能让老两口回家吃不上热饭,于是小小年纪就有了“一身本事”。而她的巧手受教于曾是乡厨的爷爷,在耳濡目染下,很早就学会了做饭。爷爷不会手把手教她做饭,但会在她帮忙递盘子、烧水的时候透露一些做出美食的窍门。她也自称有时会趁人不注意偷吃,“当时没吃过好东西,所以那些味道就成了记忆中最美好的味道。”
走红后商业版图扩张
拥有众多粉丝和流量的李子柒,背后已有一个清晰的商业版图。
2016年,李子柒在微博只有9000粉丝的时候,就已经签约了短视频MCN公司微念科技。天眼查数据显示,杭州微念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20.08万元,是一家通过短视频孵化KOL成为IP,并延伸到消费品牌的文娱跨消费公司。
公司法人代表刘同明已深耕该领域多年,除李子柒之外,公司还拥有“kakakaoo-”、 “香喷喷的小烤鸡” “刘阳Cary”“仲尼Johnny”“子望”等数十位头部KOL和多个新消费品牌,合作了不同平台的数百位KOL。
从2016年8月至今,微念公司注册了超过100条有关“李子柒”的知识产权信息,类别涵盖方便食品、酒类、餐饮住宿、医疗园艺、服装鞋帽等。
2016年8月至今,微念公司注册了超过100条有关“李子柒”的知识产权信息。
此外,在2017年的停更风波后,李子柒也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据天眼查数据,2017年7月20日,李子柒成立了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微念持股51%,刘同明任监事,李佳佳持股49%。
刘同明早在曾在2018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李子柒可遇不可求,微念要做的是自主品牌,也可以叫IP品牌,按照李子柒的品牌调性,最终会切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可能受现代年轻女性喜欢的时尚食品”。
李子柒和她背后的公司正在尝试慢慢变现。2018年8月初,李子柒在微博发了9张图的长文,宣告“李子柒旗舰店”正式营业。从内容转化到网店的消费者展现出了强大的购买能力。当月底,微念方面给出的公开数据是:旗舰店总销量超过20万件,并在传统滋补类目等多个垂类中拿到了交易指数第一的成绩。
李子柒最近的一次采访是在2019年9月,她坐在自制的竹沙发上招待来访者。记者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美好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她喝着自制的果汁回答,“院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和奇花异草,每天早上一起床的时候,就能奔到地里面,干完活之后就摘够一天的要吃的蔬菜瓜果,再剪一些应季的鲜花插在房间里面。然后就可以一天都不出门了,在家宅上一天可以做好吃的,追追剧,做手工,陪陪老人家。”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诸未静
- 标签: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