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
5月22日,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落幕。作为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中国艺术节首次将“文创”纳入框架之中,进一步丰富了艺术节的整体格局。
本次博览会共设立33个特装展区,全国各省区市705家文化机构携1169个演艺作品及5757种文创产品参展,集中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舞台艺术创作及文创产业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现了文创产业新动能。
把博物馆带回家
这是博物馆首次借文创的形式参加中国艺术节,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等“国家队”第一次在这一平台集中亮相。
故宫博物院的众多文创产品亮相,千里江山系列、海错图系列、海水江崖系列、墨梅图系列、骏马系列等16个系列、102种、972件文创精品和新品,让观众饱览故宫文创的魅力。国家博物馆带来根据国宝四羊方尊设计的学而不厌创意金属尺,还有依照馆藏青铜面具衍生的阅读器保护套。国家图书馆展出的敦煌禅包取材自馆藏《敦煌遗书》中的经典元素,莫高窟壁画花纹样式自带复古气质吸引不少观众下单。展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家图书馆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去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IP研发授权、艺术品国际通道、文创产品开发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完善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生态体系。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入发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3年间,全国各地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文物单位发力文化创意产品,挖掘馆藏故事。以多样的文创产品为媒,典籍之美、文化之美、历史之美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走入“寻常百姓家”,在与公众的互动使用中得到传承与弘扬。
“我们希望借助文创产品这一载体,真正做到使文物、古籍都‘活’起来。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在国家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副总经理陈曦看来,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为文创开发打开了一扇门,也为讲好中国故事开辟了一条路。
让传统文化火起来
当传统文化“活”起来之后,“火”起来便是自然而然。博览会期间,累计有5万余人次入场。据统计,本次博览会文创产品销售金额达3400多万元,除个体消费者现场购买外,还有不少机构、企业观摩洽谈、采购。市场的热度,让业内众多企业、机构看到了文创产业的无穷潜力和广阔前景。
此次参展的来自全国各地的705家文化机构中,首次参展的文创产品机构超过半数,新鲜活力迸发。以上海为例,以“董其昌大展”刷新特展文创销售之最的上海博物馆带来了“海上风华”“文人雅士”“其昌山水”三大系列文创,共同呈现“江南文化”的主题。在全国率先打出“红色文创”品牌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亮出清新手绘风格的“树德里”笔记本、“初心红”笔记本。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运营机构董事长任义彪对文创产业的未来信心满满:“我们要让更多人看到,文创将不局限于和生活相关,一定会越来越多地跨界融合发展。”此次特别设置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展区,汇集上千件品牌衍生品、国内近百个热门IP形象,搭建平台,促进文化创意在更多领域交互、激荡。
大平台诠释“大文化”
穿梭在博览会的各个展区,记者注意到,在文化、旅游融合的大背景之下,参展机构与产品的边界正越来越模糊。本届博览会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综合呈现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文化创意产品、群众文化活动、旅游演艺等内容,很难用单一品类进行划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展区,以“新疆是个好地方”为主题,展示一个歌舞的新疆、创意的新疆、壮美的新疆。在瓷器中遇见江西,在文房四宝中遇见江西,在文创产品中触摸红色基因,江西展区则以红色为主色调,配以秀美的山川风光图,推介好山好水和灿烂人文。河南展区在设计上突出“中”的理念,将中原文化融入每个角落,让观者清晰了解以古闻名、以新出彩的河南。
本届中国艺术节是我国文旅融合体制改革后举办的第一届,首次将演艺和文创纳入博览会,开放的大平台带来开阔的“大文化”视角,文旅融合的策展理念贯穿始终。以全国最高水准的演艺及最高水平文创展示内容为基础,博览会在呈现演艺、文创等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势头的同时,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最好继承与发扬。
博览会的盛况彰显了我国演艺文创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和人民群众对于新兴文化产品的热切期盼,更切实体现了中国艺术节“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当文化之美走入寻常百姓家,才有了不竭的源头活水。
(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李晋荣)
- 标签: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