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体育  国内资讯

大学校训中的“关键词”:揭秘名校背后的故事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在此纪念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向这些最可爱的人致敬!【详情】

  “美哉汉字”系列书法征集活动第二季“好字赠”正式启动,用你笔下的好字,赠你心中的,感谢他们像前进上的,引领这个社会在上一前行。【详情】

  校训,是一所大学传统与的集中体现,是薪火相传的,也是激励师生努力奋斗的依托。大学的“自强不息”;上海交大的“饮水思源”;浙江大学的“求是创新”……不同的校训体现着每所高校不同的办学和治学特色。

  校训背后的故事和文学出处你知道吗?今天,文艺星青年带你看看大学校训里的“关键词”,快来看看有你的母校吗?

  背后的故事: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缘起于梁启超先生在的一次。

  梁启超对情有独钟,十分关注的办学和学子的成长。1914年11月他到,以《周易》的两个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激励学子,指出:君子自励犹如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而应重自胜摈尚果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责己严,责人轻,以之襟怀,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以宽厚的,担负起历史重任。

  梁启超激昂的深深激励了学子,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成为校训。

  背后的故事:1937年,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在抗日战争烽火中诞生,后来几经辗转,先后更名为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在北方大学教职全体大会上,时任校长范文澜提出,北方大学的办学旨为“全心全意”,校风即为“实事求是”。

  1992年6月15日,“实事求是”被正式确定为学校校训,同时,镌刻着“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汉白玉巨石,也被矗立在了学校东门的正中。

  “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来唐代学者颜师古将“实事求是”一词解释为“务得事务,每求真是也”,将其引申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务实求真的学风。

  1937年,因淞沪会战打响,时任校长竺可桢带领浙大“西迁”。浙大“西迁”至广西宜山后,竺校长在开学典礼上作了《王阳明与大学生的典范》的。在中,他以王阳明的求是、遇险不畏和公忠报国,激励浙大师生在艰危中奋发进取。1938年11月19日,竺可桢确定“求是”为浙江大学校训。

  在历次中,竺校长反复强调:“求是”就是一种“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理”的,必须有严格的科学态度,“一是不,不,只问,不计利害;二是不,不;三是专心一致,实事求是”,“求是首先是科学,但同时又是、奋斗、”。

  1989年1月,在大学和浙江大学被确定为国家教委综合试点院校后,学校提出“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口号,并将其概括为“求是创新”。新时代下,“求是创新”已成为浙江大学师生们的行动指南。

  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在创办的121年的历史进程中,校训几经变化。1898年,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首任校长何嗣焜手订校训为“和厚、肃静、勤奋、整洁”;1910年唐文治校长将“勤、俭、敬、信”四个字订为校训;1921年学校又将“勤、慎、忠、信、恒”五个字订为校训;再至1930年的“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饮水思源,简单的解释就是指喝水的时候要记着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人不能忘本。北周的庾信《徵调曲》中有“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之句;宋时的礼《大鉴禅师殿记》中有“饮水知源,自觉自悟,师岂远哉”之句。

  1934年,当张伯苓先生在南开学校创办30周年校庆纪念会上,宣布将“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作为南开校训。

  张伯苓先生指出:“允公是大公,惟其允公,才能远瞩,正己教人,发扬集体的爱国思想。”“允能者,是要作到最能,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才能。”“所谓日新月异,不但每个人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要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不但要能赶上新时代,而且要能走在时代的前列。”

  复旦大学校训的故事要追溯到1913年,时任校长是毕业于耶鲁大学的教育家。当年留洋归国的他效仿外国名校传统,打算为复旦制定校训。

  李校长从《论语·子夏》遴选校训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随后,古汉语造诣颇深的复旦创校校长马相伯帮助遴选。在1915年复旦大学建校10周年时,这句名句正式成为复旦校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出自林则徐的一副自勉联,在成都科技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并入后,川大明确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校训。

  它反映了“三强合并”前三校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科学与的统一。大学是各种文化冲撞和对话的舞台,也是各家各派学术思想汇聚的大海,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并且该校训恰巧暗嵌“川大”二字。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这广为熟知的北师大校训,由国学大师启功于1997年挥笔写就。校训简约义达。起初,学校曾邀请校内很多专家学者共提方案,启功自己也拟出不同训词,但最后敲定“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八字,显得平易通畅且深刻含蕴。它不但紧扣“师范”二字,而且包含了学与行,理论与实践,做学问与,做一般人和做老师等之间的辩证关系。

  长期以来,国际国内著名大学一般都有的明确的校训,唯独大学没有明确的校训。这也许反应了北大的学术的特点,尊重各方各种不同意见。虽然如此,但是很多人都会将“科学、、爱国、进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兼容并包,思想。”误以为是北大校训。

  国内大多数学校的校训都引用朗朗上口的经典名言,唯独上海戏剧学院他们的校训是戏剧教育家熊佛西的一句格言:培养人才的目标,我以为,首先应该注重人格的陶铸,使每个戏剧青年都有健全的人格,是一个正正的“人”——族,爱国家,辨,有情操的人。

  理工类高校校训则集中体现自然科学的严谨、精密,多以“四词八字”口号式为主。其中,工业大学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由老校长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他要求教师要“功夫到家”,把学生教好。

  交通大学的校训只有“知行”二字。校训最早见于1923年北交大毕业生的纪念册。有学者研究出,这与孙中山的知行观有必然联系。孙中山的知行观,深刻影响了当时交通大学校长叶恭绰。他主张研究学术既要有境界,又贵在致用,要为人类谋幸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