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罔顾安全的短视频说不
据《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统计,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含短视频)已达7.25亿。短视频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安全隐患。近年来,因制作或模仿短视频造成的意外伤害甚至死亡事件时有发生,令人痛心。
有创作者在拍摄“极限运动”视频时殒命。某直播平台主播吴某两年前在长沙录制攀爬高楼的视频时意外坠亡。近日,法院宣判直播平台赔偿吴某家人各项损失3万元。也有人拍摄有安全风险的恶搞视频。今年5月,吴某涛等5人为拍短视频获得高点击量,在深圳地铁车厢制造恐慌,大喊“所有人趴下,小心地雷”等话语,车厢乘客因惊慌跑动而受伤。法院日前判决这5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至拘役5个月不等刑罚。
此外,视频平台上一些“生活窍门”视频、高难度动作挑战等,引来不少青少年儿童甚至家长跟风模仿。今年9月,山东枣庄两名未成年女孩模仿短视频节目用易拉罐做爆米花,在用酒精加热易拉罐时发生爆炸,致使一死一伤。去年3月,武汉有位父亲带两岁的孩子模仿短视频中的高难度动作,结果父亲一时失手、小孩头部着地,导致小孩脊髓严重受损、上半身无法行动。
这些悲剧为短视频行业敲响了警钟。这也提醒社会各方,要防范存在安全隐患的短视频。首先,危险动作、极限挑战等短视频的制作者,在吸引关注的同时,更应注意生命安全,避免伤己害人。在吴某高空坠亡案中,法院认为承担主要责任的是吴某本人:作为成年人,对冒险可能导致的后果应有明确预见。此外,制作者要牢记自身作为内容传播者的责任,应自觉承担危险警示义务,在“惊、奇、险、难”的视频显眼处打上诸如“危险行为,请勿模仿”的字样,防止误导观众。
正是网络平台的传播,让视频主播的危险或不当行为进入更多人的视线。各大直播和短视频平台须扮演好“守门人”的角色,落实先审后播制度,加强自查自纠,建立风险提示系统,对那些以生命为代价、博取眼球的视频说不。
根治危险短视频,政府监管不可失位。除落实《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以及近日印发的《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外,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尤其对那些违法违规发布不良短视频的,既要追究制作者的法律责任,也要追究平台的连带责任。此外,监管部门和网络平台还可以完善网民举报监督机制和投诉受理机制,让广大用户参与治理短视频乱象。只有创作者、平台、政府、用户共同努力,形成多元治理格局,才能构建健康有益的短视频内容生态。
- 标签: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