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成效显著
近年来,全国多地大力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品牌遍地开花,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行业带头人不断涌现,志愿服务阵地和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志愿服务内容日益丰富,推动着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发展。
四川绵阳
注册志愿者人数突破87万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在绵阳市蔚然成风。近日,从四川绵阳市委宣传部志愿服务科获悉,截至目前,绵阳市注册志愿者突破87万余名,志愿组织4032个,均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绵阳市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微”载体,以“打造特色”为落脚点,涌现出了“一元爱心协会”“雷锋志愿者服务站”等一大批优秀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了“邻里守望”“扶贫帮困”“美丽环境”“乡村振兴”“文明劝导”等一大批惠民生、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形成具有绵阳特色的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志愿服务项目库,促进志愿服务个性化、品牌化的建设。
此外,为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的覆盖面,绵阳市着力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在大力完善志愿服务总队机制的基础上,成立了绵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建立公共场所志愿服务站(点)300余个、志愿服务基地30个、志愿服务广场14个,实现了志愿者、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的有效对接,扩大了志愿服务在基层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据了解,为了让庞大的志愿者队伍扎下根,绵阳积极为志愿服务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保障,建立健全志愿者注册登记、培训教育、活动开展、业绩记载等制度,规范化的志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同时,通过政府购买、以奖代补等方式,建立项目征集、项目发布等机制,推动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项目。
陕西西安
推动志愿服务多元化
志愿服务活力不断迸发,得益于志愿服务效能的不断突破。陕西西安市区(县)两级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站,协调推动社区配建纳入新建小区项目规划审批范围,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制度。
“四社联动”是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创新社会治理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西安市按照夯实社区基本平台、激发社会组织功能、发挥社工专业优势、大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基本思路,以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和市级“美丽社区”为抓手,2018年全市实施项目2487个,资金总量达5703.1万元,推动形成了“四社聚力、多方联动”社区多元治理模式。
其中,莲湖区培育了以“萤火虫”平安志愿者、“邻里相伴·社区家庭”“益路同行”等深受群众欢迎的志愿服务项目,今年被民政部确定为第四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碑林区成立“西安碑林志愿者联合会”,以“碑林区志愿者嘉年华”活动为载体,对表现突出的10名优秀志愿者给予表彰奖励。临潼区成立10个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队,印发《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队管理办法》,形成了“社工+志愿者”联动服务模式。
山东潍坊
打造志愿服务优质品牌
开创志愿服务的崭新局面还需不断优化志愿服务环境条件,推进志愿服务均衡可持续发展。山东省潍坊市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坚持面向群众、服务社会,潍坊市充分把握基层需求和资源优势,精心设计推进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打造志愿服务优质品牌,不断推进形成规范有序、稳定长效的志愿服务发展态势。
据了解,潍坊市打造“项目库”,“菜单式”对接志愿服务,打造志愿服务优质品牌。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云平台,潍坊市志愿服务组织发布项目,各文明实践分中心、所、站根据需求点单、定制服务,志愿服务高效实现了动态匹配、科学对接。
潍坊市为规范项目管理,建立了项目认领单位的项目定期报告、结题报告制度,并明确绩效标准、完成时限,市、区文明办调度督导、协调解决问题。此外,潍坊市还从落实经费保障、强化考核激励、提升社会宣传等方面入手,激发志愿者服务热情,弘扬志愿服务理念和社会正能量,深耕志愿服务阵地。(记者 郭诗锦)
- 标签: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