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新风尚
穿过百余株银杏树组成的“守望林”,一座名为“地上天河”的铜质雕塑在脚下延伸——蓝色“河流”自丹江口水库,一路北上,从秀美的山岭流向广袤的华北平原,奔波千里,最终抵达北京颐和园团城湖。雕塑全长62米,寓意南水北调工程从提出构想到建成的62年艰苦历程。
“走过这条‘地上天河’,我们就来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终点——团城湖明渠。”顺着讲解员王昭手指的方向望去,一池碧水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江水进京以来,每年都有数万名市民来到团城湖明渠纪念广场,聆听34.5万库区移民舍小家、顾大家,数十万建设者创造工程奇迹的故事,饮水思源。
千里调水,来之不易。五年来,北京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从“拧紧”市民家中的水龙头,到开发“第二水源”、海绵城市建设,珍惜每一滴“南来之水”。
节水从小家做起
吃过晚饭,市民欧阳湘萍将碗筷放进水盆,拿出了用矿泉水瓶装着的自制洗洁精,配方就是3份果皮、10份水再加1份红糖,洗碗时和茶籽粉一起用,清洁效果跟洗洁精一样,却可以节省大量水。“没有污染,还有利于回收。”欧阳湘萍得意地向亲朋好友推荐她的节水小发明。
欧阳家的节水妙招儿可不少。在洗衣机下方建蓄水池,回收洗衣后排出的废水,在洗衣机上方安装200升水箱和小型水泵,将蓄水池的水抽到水箱中储存用来冲马桶。家里的洗澡水也都用浴缸存住,回收到水箱中进行二次利用。
“一吨水才几块钱?费这个劲儿干嘛?”起初,18岁的儿子不以为然。欧阳湘萍耐心地告诉他:“北京是一座缺水城市,如果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节约一点水,积少成多,将会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在北京,像欧阳湘萍这样的节水达人越来越多。
节水,许多家庭从“拧紧”水龙头开始。数据显示,北京累计换装高效节水器具80万套以上,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由2013年的95%提高到2018年的99.4%。可以说,大部分北京居民都加入了节水大军。
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单位、一个区,爱水、护水、惜水、节水正成为社会新风尚。
“现在在单位洗澡,都会规划好每个步骤,一点不浪费。”在南水北调团城湖管理处二楼卫生间,水政科副科长姜春歌拿着一张卡片,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刷卡后出水计时,用完水拔卡结束,每卡每日限时5分钟。淋浴间墙壁上的宣传牌写着“少洗一分钟,节约7升水”。不仅时间精打细算,流出去的水也有归宿。二楼洗浴产生的灰水,过滤后用于一楼卫生间冲马桶,每天大概可以节约800升水。
守着水更得节水。姜春歌把记者带到室外,指着团城湖沿岸介绍,“我们将喜水的高养茅、早熟禾全部换成了耐旱的麦冬、结缕草等植被。不仅如此,3.5公里岸线还设有16个雨水收集口,更不用说透水路、透水砖。”姜春歌算了笔账,34公顷绿地一年才用6万吨水,比定额少用20多万吨,“都是这样一点一滴省出来的。”
江水进京同年,北京实施新水价,全面提高水资源费、自来水费、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积极推动水价改革。
也是在这一年,北京出台《节水与水资源保护分类转移支付资金考核奖补工作意见》,采取奖补结合的形式,每年市财政拿出4亿元作为节水与水资源保护资金,推动各区各项节水工作开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节水型单位(企业)1.5万余个,节水型小区3763个。计划到今年年底,全市16个区都将完成节水型区创建工作。
用水指标是硬杠杠
过去几十年,农村用水从来不心疼——农用井不交水费,是上世纪50年代为鼓励发展农业定下的老规矩。只要交上百十来块钱电费,就够机井转上一整年。阀门一开,源源不断的清水往外涌,哪儿有节水的概念?
大水漫灌,白白糟蹋了不少地下水。据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长期的超采造成北京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近1米。拿房山区来说,2014年的农业用水量为9446万立方米,几乎全部都是地下水。
变化,发生在南水进京这一年。
2014年,农业水价改革伊始,房山与顺义、通州漷县镇一同成为试点地区。按照“农业用新水负增长”的硬约束,农村用水也开始精打细算。
在房山窦店镇河口村,村民李凤花走进农业用水计量小屋,掏出用水卡轻轻一刷,水泵立即开始运行,再刷一下,戛然而止。机井何时开启、何时关闭、抽取了多少水,一一记录在小小卡片中。“不省可不行,村里分我80立方米的年用水指标可是硬杠杠。”
每年年初,河口村根据每个用水户的地块面积、作物种类,再结合农业用水定额,核算出各户的年总用水量。超出限额,水价不仅要翻倍,还要加收水资源费。如果没超出用水额度,每少用1立方米清水,村民还能得到1元奖励。“这样一算,只要节水做得好,咱的灌溉成本并不会增加。”李凤花心里有本明白账。
农业节水,科学灌溉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位于通州东南部的永乐店试验基地,被称为京城农业节水的“智库”,70亩的试验基地里,近年来先后种下过近百种农作物。每天,市水科院的工程师们对土壤和农作物进行监测,最终得出每种农作物最适宜的含水率。
在基地水循环测试区,地面被划分为24个独立的土坑,里面栽种了同样的农作物。“测坑里的土深达4至7米,是我们从全市各个典型区域取来的,包括山前冲积扇、平原、山区等各种土壤结构。”市水科院副总工程师杨胜利介绍,种植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土壤结构下所需的水量也不同。测坑群的目的就是要找出不同地质地形的灌溉最佳状态。
正是有了年复一年的监测结果,本市才针对平原、山丘等不同地形提出了不同的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市水科院还提出了滴灌、喷灌、微喷、小管出流等15种灌溉模式,为不同类型的农作物提供最合适的灌溉方式。
今年56岁的杨胜利,被同事称为“节水专家中的专家”。2006年,他从日本博士毕业后回国,加入市水科院节水技术团队。让他欣慰的是,近年来北京市民节水意识有了实质性提高,“好多农民主动用节水灌溉设施。”
截至目前,本市新增改善高效节水灌溉设施30万亩,农业节水灌溉率达96%。农业用新水由2013年的7.3亿立方米下降至2018年的4.18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3年的0.701提高到2018年的0.742,位居全国前列。
再生水利用量全国第一
南四环外槐房路边,清澈可见游鱼的小龙河为萧瑟的冬季带来勃勃生机。正在岸边遛弯儿的张大爷感慨:“变化太大了,这里过去就是一条臭水沟。”张大爷并不知道,如今从岸边石缝汩汩涌出的清水,全部来自紧邻小龙河发源地的槐房再生水厂。
再生水的开发利用,是北京这座严重缺水的特大城市节约用水的另一招。
“这么清澈的河水,竟然是再生水?”带着同张大爷一样的疑问,记者走进这座神秘的水厂。说它“神秘”,是因为在水厂里转悠半天,只能看见芦苇荡漾,龙形水系蜿蜒曲折,满眼是景儿,就是看不见厂房和设备,也听不见任何噪音。“秘密就在这片湿地公园的地下。”北京排水集团槐房再生水厂车间主任孟童揭开了谜底。
开车进入地下,这座亚洲规模最大的全地下再生水厂地下共有三层,最深开挖点达18.5米。“建设时开挖量相当于8座鸟巢地基。”孟童介绍,在这里,每天可处理来自槐房流域60万立方米污水,承担着缓解城南地区污水处理压力的任务。
地下一层,各种管道纵横,只是依然见不到水。孟童拆开工作台上一块金属挡板,才看见脚底下来回“打转儿”的污水。从污水进厂到清水出厂,经十余道工序过滤除菌,最终一部分进入再生水管网,用于河道补水、园林绿化,其余用于槐房厂湿地“自产自销”。
自2013年以来,本市先后实施了两个污水处理三年行动计划。头一个“三年”,全市污水处理率从83%提升到90%,第二个“三年”,达到94%。
2018年,北京再生水利用量10.7亿立方米,占全市用水总量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再生水利用量位居全国第一。
再生水已成为北京市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
就在上个月,北京发布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至2022年,要将污水处理率提升至97%以上,同时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站)12座,新建(扩建)再生水厂11座;新建污水收集管线740公里、再生水管线100公里。
海绵城市留住天上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对于缺水的北京,用好大自然的馈赠——雨水,尤为重要。
住在田村山南路的不少居民都知道,附近有一个用围栏拦起来的“大坑”。其实,这个“大坑”是北京最大的一块“海绵”——西郊雨洪调蓄工程。
“早些年,这里乱得不成样子。”说起“大坑”的历史,住在附近几十年的居民李先生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砂石坑。
砂石坑的砂石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坑塘结构也利于雨水的蓄滞。2013年年底,市水务局开始改造“大坑”,工程建成后,可汇集八大处沟、北八排沟、琅黄沟流域等27平方公里的雨洪,同时还具有可控回补地下水,生态、景观、休闲等功能,很好地改善了该地区生态环境。今年9月,西郊雨洪调蓄工程正式开放,这块大“海绵”为城市再添美景,8个湖区、6块梯田花海等景观深受市民喜爱。
“海绵改造”也不断向居民家门口延伸。
近两年,通州月亮河城堡小区内不少设施经过“海绵改造”发生了变化。最让居民欣喜的是,过去下雨积水严重的小广场,如今已经变成一块会“喝水”的大“海绵”,硬化地面换成了透水混凝土,地下深挖了一座蓄水池,可容纳200立方米雨水。广场四周还开辟了一圈草木茂盛的绿化带,学名植草沟,能够把四周汇集的雨水进行滞留、蓄存、净化。植草沟中设置了几组生物滞留池,可暂时储存雨水,等暴雨过后再排出。
像这样的“海绵设施”还不少,停车场和人行道重铺地面,改造成了透水停车位;通过微地形改造,原本位置较高的绿地成为集纳雨水的凹地;光秃秃的土地种上了耐涝植物,利用植物根系净化和蓄滞雨水……
2016年,通州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也是本市唯一的平原试点区。试点总面积19.36平方公里,西南起自北运河,东至规划的春宜路,北至运潮减河,包含正在建设中的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在此范围内的住宅小区、公共建筑、公园绿地、市政道路、河道,都要进行“海绵改造”。
目前,北京已建成城镇雨水利用工程1535处,城镇年雨水利用能力约4000万立方米。预计今年年底,全市“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达18%。
“南水进京后,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现阶段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水少,仍是北京需要长期面对的基本市情。”在团城湖调节池畔,坐在电瓶车上,讲解员王昭总喜欢给参观者打个比方,“我们绕着池水一周要开十几分钟,但这么一大池子水,只够全市居民喝上半天。”
“南水来之不易,点滴都要珍惜。”王昭认真地说。观光车上的市民们望着一池碧水,纷纷点头……
- 标签: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