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告别“乱排乱放”
图为邱县高庄村农户正在用经收集沉淀后的“灰水”浇菜地。
今年以来,河北省邯郸市邱县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立足县情实际,采取纳入污水处理厂、建设集中处理站、“厕污一体化”治理模式,使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9%。
如今,走在邱县农村街头,很难再看到污水横流、乱排乱放的景象了,取而代之的是污水管网化排放和集中收集处理。这不仅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清洁化管控、无害化处理,而且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因地制宜,确立了3种污水治理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方式随意、成分不同,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难点和突出短板。”邯郸市生态环境局邱县分局局长王兰彬向记者介绍,邱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专门成立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领导小组,立足县情,制定《邱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实施方案》《邱县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管控模式,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据了解,邱县辖7个乡镇217个村,常住人口26万,其中农村人口21万。按照“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原位消纳、综合利用、长效管控”的原则,邱县确定了3种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全面整治农村污水。
王兰彬说:“一是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对县城和重点镇周边23个村,分别纳入邱县污水处理厂、梁二庄污水处理厂、邱城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二是建设集中污水处理站,在7个人口密集村建设7个村级污水集中处理站进行处理。三是污水改厕一体化治理模式,全县187个村居住分散、污水不易集中收集,均采用了此种治理模式,这也是邱县农村污水处理的主要模式。”
在梁二庄污水处理厂,记者看到,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可达到国家一级A类排放标准,处理后的中水排放至孙楼渠。
“镇里的污水处理厂于去年12月建成投用,主要处理村民生活污水,管网覆盖周边6个村和1个农业产业园区,日处理能力为500吨,服务总人口7000余人。”梁二庄镇镇长安刚毅说,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改变了附近农村村内污水横流现象,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厕污一体化,把生活污水变成了农家肥
“来,尝尝咱黄瓜怎么样!这都是沼渣施肥、沼液喷洒、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的纯正的绿色蔬菜,放心吃。”在河北省邯郸市邱县高庄村大棚内,村民马贵军顺手摘下一根黄瓜递了过来。由于品质好,马贵军的黄瓜卖到了每公斤2.6元,高出市场价不少,却仍供不应求。
马贵军高品质农产品的热销,得益于邱县“厕污一体化”污水治理模式。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邱县86%以上的村庄采用了这一污水处理模式,粪污及污水经过处理和降解,残留固体发酵做成有机农家肥,出水液体达到国家地表二类水体标准后,可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
“我们村已经完成了厕所改造,每户都配备了污水收集桶。村民的生活污水先要按照‘灰水’和‘黑水’进行分类。”马贵军告诉记者,“灰水”主要包括洗澡、洗衣服的水,“黑水”主要包括冲厕污水和粪便等。“灰水”经收集沉淀后,可以通过院内洒水、浇菜浇花浇树、冲洗厕所等方式进行原位消纳。“黑水”则有专人进行收集后进行深度处理,之后用于种植农作物。
“在推进农村改厕过程中,发现双瓮式、三格式化粪池厕污达不到农田灌溉标准。于是,我们统筹冲厕污水和粪污治理,建设了‘厕污一体化’集中设施。”邱县梁二庄镇镇党委副书记牛英强告诉记者。
梁二庄镇“厕污一体化”集中处理中心建在百汇种植合作社院内,这个占地半亩多的处理中心,日处理粪污量可达到50吨。处理后的粪污形成固液分离层,出水液体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闭合生态链条。
像这样的改厕污水处理中心在邱县还有7个,每个处理中心服务覆盖范围约为3万人,7个集中处理中心可覆盖全县21万农村人口。
每村配备监督员,管护费用来自农户自付和政府补贴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起来之后,低成本运作是保证其长期运行的关键。
“费用主要集中在建设和运行上。建设方面,农户只需安装双瓮式或三格式化粪池,每户成本仅1000元左右。同时,每个‘厕污一体化’集中处理中心,成本约10万元,主要建设100立方米三格式净水槽,配备太阳能光伏板、曝气盘。”王兰彬介绍说,在运营方面,邱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环保公司负责粪污抽取、运输、处理、运营和管护。对每次清掏,服务农户自付20元,财政再补贴18元,用于运输补贴和后期运营补助。
为加强污水治理管理,邱县还从强监管、改陋习两方面入手,加强宣传引导,完善管控机制,建立“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运行机制。
目前,邱县各乡镇均成立了乡镇污水治理管控领导小组,发挥乡镇环保所的作用,每村配备3-5名监督员,常态巡查管控。同时,成立督查组,不定期对农村改厕后续服务市场化运行、达标处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与补助资金挂钩,实现有效监管。
洗脸水用于墩地,墩地水冲厕所,洗菜水用于浇花……在邱县坞头社区,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漫画,引来了群众的围观。
培育新风,改变陋习,邱县还创作、绘制墙体漫画1720幅,制作《宣传册》5万余份、宣传图板217块,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打造环保生活新风尚。(张铭贤)
- 标签: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