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搭上互联网快车
古都北京,悄然出现了智能灯杆、智能座椅、智能红绿灯等一系列高科技设备。记者发现,时下备受瞩目的垃圾分类,也搭上科技快车。借助“互联网+垃圾分类”,不少社区创新出了值得借鉴的方法。
朝阳区劲松五区,是本市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小区里共有26栋居民楼,1100余户居民,每天产生垃圾5吨。自2011年试点以来,目前参与分类的家庭已经占到了80%,厨余垃圾分出率由5%提升到了20%。
记者采访发现,“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是劲松五区普及垃圾分类的“法宝”:街道通过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在垃圾桶边建设“绿馨小屋”,居民投放垃圾后,可以“刷卡”获取积分,通过“绿宝e生活”客户端,居民参与次数、投放重量、所得积分、可换购商品,都可以显示在客户端里。目前,这种模式已经在亚运村、劲松、将台等地全面铺开。到今年年底,它将覆盖全区43个街乡。
如果说开发客户端的做法是“在软件上下功夫”,那么大兴区亦庄镇的工作模式则是“软硬兼施”,不仅开发了客户端,还在试点小区为居民发放带有二维码的垃圾袋,在楼下安装智能垃圾箱。
晓康东里社区就是亦庄镇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之一。在这里,居民在家用带有不同二维码的垃圾袋做好垃圾分类后,到楼下的智能垃圾箱扫码开箱,就能轻松完成投放,参与垃圾分类获得的积分可通过客户端换购生活用品。分拣员检查后,对于未正确投放的居民,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在客户端上进行指导。
亦庄镇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截至今年5月底,试点社区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已达93%。今年上半年,该镇4类垃圾中其他垃圾总量同比减少近30吨。日前,亦庄镇决定将垃圾分类推广到全镇19个社区。
除了“刷卡”“扫码”,还有“刷脸”“按指纹”等更加新潮的方式帮助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一位居民感叹“垃圾分类还能这么玩?简直像是在做游戏。”
西城区新风街一号院,垃圾分类工作用上了“人脸识别”。居民扔垃圾前,得先“刷脸”,系统识别后自动打开分类投放口,并根据所投垃圾为投放人进行积分。由街道出资采购的这套设备,已经来到小区2个多月了。投入使用前,社区和物业到各户进行了人像信息采集,被录入人像采集系统的居民,只要走到垃圾柜的摄像头前,投放口就会自动开启。
家住东城区外交部街33号院、已坚持垃圾分类8年的陆大爷,最近在小区发现了新玩意儿:6台支持“指纹识别”的智能垃圾箱。“这不仅能按指纹,还能刷卡,屏幕上还能记录每个用户参与分类的频次和数量。”陆大爷说,希望这种“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模式长效化运行下去。
记者手记
切莫背离初衷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鼓励创新体制机制,通过“互联网+”等模式促进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线上平台与线下物流实体相结合。通过建立居民“绿色账户”“环保档案”等方式,对正确分类投放的居民给予可兑换积分奖励,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模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待“互联网+垃圾分类”这种新模式,居民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智能设备的应用,让垃圾分类变得更简单,做得好还能得到奖励;忧的是,担心这种模式无法长效进行,一旦设备撤掉,自己养成的垃圾分类习惯又将何处安放?
此担忧不无道理。目前,确实有个别“互联网+垃圾分类”的运营企业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打着“互联网+垃圾分类”的大旗,做着转卖居民个人信息的勾当;有的打着“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招牌去资本市场炒作、圈钱;还有的不从实际出发,因为可回收垃圾变现能力较差,就把智能分类设备变成购物网站的广告机……
记者采访到了一位业内专家,他表示,不可因“害群之马”的存在而否定整个行业的贡献。当下,垃圾分类意识尚未全面深入普及,“互联网+”仍然值得鼓励。相关企业更应研发和推出广受居民欢迎的实用、高智能型的设备和系统,探索出公益性与赢利性相结合、高科技与传统性相结合、回收过程与宣传推广相结合的模式。
垃圾分类涉及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四个环节,“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模式在投放和收集环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试想,能不能利用“大数据”,把运输和处理环节也变得足够透明化,以此打消居民“分类之后还是混装处理”的疑虑呢?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应用“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绝不可生搬硬套“赶时髦”,应当有配套的宣传、督导、培训等动作同步进行。这一点上,大兴区亦庄镇的做法很值得借鉴。亦庄镇广泛发动属地“386199”队伍,“38”代表妇女代表,“61”代表孩子,“99”代表老人。这支特色队伍串联起垃圾分类的关键参与人物,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每个家庭参与垃圾分类,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影响一个小区、带动一个社区的效果。
- 标签: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