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现状及建设对策研究
科技创新已成为体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完善的体育科技创新体系成为发达国家体育水平领先的重要标志。自从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后,依靠科技创新也成为提高我国体育水平的关键。近年来,各项体育事业均取得一定幅度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当前,要实现各项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其方法和途径有多种,而加快体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为此,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等方法,对体育科技创新体系若干理论问题、体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体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显示:(1)体育科技创新体系一般是由体育科技创新主体要素、体育科技创新客体要素和体育科技创新中介要素组成。(2)体育科技创新体系总体水平还不高,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在研究领域和内容深度、广度方面还是有存在一定的差距,实践需求和发展空间还很大。(3)从近年来体育科技创新研究、科研队伍等的总体状况来看,广大体育科研人员和教练员、管理人员的创造性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很大,体育科技创新体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4)当前体育科技创新体系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体育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够强。第二,科技的率低。第三,高科技含量不多,应用率不高。第四,体育科技创新活动获取的研究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科研经费不足。第五,创新合作范围过于狭窄,活动方式比较简单。第五,体育科技创新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研究认为:(1)新时期体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社会的创新潜力、调动一切有效的创新资源,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按照“科学布局、优化资源、理顺体制、完善机制、提升能力”的要求,实现乃至全国体育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形成引导、社会协调互动的创新格局。(2)体育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可采用“自主创新与创新”模式。(3)体育科技创新体系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转变职能,为体育科技创新体系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②加快高素质科研人才培养的步伐;③加强体育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交流;④运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方式,提高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⑤打造山东体育产品自主品牌,建设体育场地器材与运动装备的;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深化投融资体制;⑦建立多功能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⑧改善体育科技创新;⑨完善体育科技创新体系运行机制。
程静静;山东体育科技管理的理论与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君;大同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纪贤潮;三明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田文秀,冯连世;体育科技创新与竞技体育训练水平的关系探讨[J];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吴贵生;区域创新体系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莫鸣,曾福生;农业科技创新政策的基本内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王核成,宁熙;硅谷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区域创新网络[J];经济学家;2001年05期
;谢再根;;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04期
王祥峰,王鹏,;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时期的主要问题[J];科学与管理;2003年06期
王生钰,李培凤;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的标志[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1期
王林,陈新根;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3期
杜鹏程;孔德玲;;泛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比较与创新体系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于士博;;基于G1法的安防产品科技创新性评价研究[J];安防科技;2011年05期
周晓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朱佳磊;曾繁荣;彭娜;;论技术创新项目的价值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梅其君;;技术与乡镇企业技术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曹承忠;罗长寿;;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章明辉;林祖明;;体育科技与体育文化创新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张永科;谈“科技与创新”对发展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重要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02年02期
白波,吴永林,高洪深;企业创新过程的探讨[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孟昆;;论我国中医药产业国际化的政策与措施[J];北方经济;2007年14期
陈德宁;沈玉芳;;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综述[A];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丁林梅;孙丽娟;;美、日、英中小企业创新支撑体系比较及其对我国的[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顾海波;;论科技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谭龙;刘云;樊威;;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能力分析与测评体系的构建[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张倩;纪延光;;技术经营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基于中小板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沈青;;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浙江慈溪地区中小企业创新为例[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罗亚非;;我国中部六省和京、沪、粤区域技术创新绩效比较研究[A];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论文选编[C];2006年
李晓晶;;编辑创新能力论——哲学视野中的编辑工作与文化再度创新[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崔伟奇;;论创育的“通识”基础——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王京;;浅论技术创新中的市场结构动因[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体育竞争情报及其对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曹洪亮;国防科技情报知识管理体系研究[D];工程大学;2010年
吴雷;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工程大学;2010年
赵富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研究[D];工程大学;2010年
董媛媛;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机制构建与能力评价研究[D];工程大学;2010年
曹静;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工程大学;2010年
段晓红;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李文国;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张娜;技术创新中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崔朝晖;RIS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师范大学;2010年
卢红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行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王珊;浙江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朱文晶;国际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外国专利申请与我国技术创新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张哲丽;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韩磊;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王淑静;畜牧业技术创新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王国祥,黄何平;高原训练的营养补充[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廖志锦;短跑高原训练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张学民,申继亮;国外教师职业发展及其促进的理论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范冰;教师在职培训:英国的经验与[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曲明祥;加强体育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构建体育科技创新人才的研究[J];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黄文仁,扬子良;论性反思在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J];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田文秀,冯连世;体育科技创新与竞技体育训练水平的关系探讨[J];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何元春;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多元化的研究[J];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许康成,李俊卿;对新时期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问题的研究[J];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楼兰萍;关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焦克源;甘肃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D];大学;2011年
刘波;基于自组织模型的高技术产业组织政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杨继明;省级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与资源配置优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赵文瑞;高校中层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优化研究[D];大学;2010年
张慧;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管理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吴达平;技术驱动下通信产业生态群落运行机理与演替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董宏宇;省科技体制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D];大学;2004年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J];支部生活;2000年11期
盛玉兰;试论大学的“近亲繁衍”现象与大学的创新机制[J];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苗长虹;区域发展理论: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毛汉英,方创琳;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思及完善途径[J];地理学报;1997年01期
华,李秀彬;国家创新系统研究中地理学的视角[J];地理研究;1998年03期
宋栋;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制度创新分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管理世界;1999年03期
胡恩华,;浅谈高校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的途径[J];高教研究;2000年04期
陈劲松;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陈如桦;加快福建体育科技发展的新思与新对策[J];福建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欢迎订阅2009年《体育科学》(月刊)、《中国体育科技》(双月刊)[J];体育科学;2009年01期
;《中国体育科技》创刊三十周年论文评选揭晓[J];中国体育科技;1990年10期
李红育,黄克杰,杨丽虹;对省体育科技工作的探讨(下)[J];冰雪运动;1997年03期
孟宪林,李柳;试析奥运金牌的科技含量[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宏宇;论体育科技的经济价值[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司虎克,何志林;论体育科技的实现[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体育学术期刊论文篇目辑览[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05期
张贤风;;体育科技的发展历程[A];当代研究(2011年第4期)[C];2011年
刘丹 肖春飞;刘翔为上海吹来“体育科技风”[N];科技日报;2004年
窦雨佳;努力探索实践中国特色 体育科技自主创新道[N];中国体育报;2008年
记者 段佳;中英体育科技互动展让人体验超越极限[N];大众科技报;2007年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段世杰;体育科技要源于实践用于实践[N];中国体育报;2011年
记者 曹彧 张旭光;全国体育科技及反兴奋剂会议召开[N];中国体育报;2005年
记者 曹彧 张旭光;全国体育科技、反兴奋剂工作会议闭幕[N];中国体育报;2005年
陈欢;陕西省科教系统体育科技资源的调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年
朱亚云;近十年我国体育与科技政策动态分析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雨;省体育科技信息平台构建理论研究[D];师范大学;2007年
孟婷;从《体育科学》的载文看我国体育科研的发展概况[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陈洪;我国体育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江世钦;体育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1年
金龙泽;中华人民国全国运动会的演进历程及未来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李江;基于生态学的技术与体育运动相互作用规律研究[D];工业大学;2010年
高志爽;30年中国体育管理体制的进程、成效及[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吴亮;全球化背景育与的博弈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