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体育全球化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摘要:文本对体育全球化概念、体育全球化与民族传统体育关系、体育全球化与体育产业发展等大家关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指出我国体育全球化问题研究中存在的4个缺陷:一是研究课题来源单一;二是对体育全球化概念认识不统一,没有构建出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三是研究范围较窄;四是体育产业方面研究的细分度不够。
全球化的概念最初产生于经济领域。在科技和信息经济的推动下,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全球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从商品交换发展到资本流通,从跨国公司的对外扩张发展到政府间的目标经济合作,这一切都表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时代潮流,其触角也正逐步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由于其特有的社会功能,也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体育全球化,成为全球组织、全球活动、全球营销、全球传播的文化现象,其发展进程也引起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了解国内外有关体育全球化的研究现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加深我们对体育全球化问题的认识,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体育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体育发展的行动准则,它规定和指导着体育的发展方向[1]。长期以来,由于体育全球化及国内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影响,我们的体育价值取向渐渐偏离了体育的教育和文化本质。在当今的中国体育中,不论是管理体制方面还是运行机制方面,不论是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还是运动员退役制度方面,不论是经费来源方面还是资源配置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隐患:群众体育的流于形式、后备人才的青黄不接、运动员保障的不完善、经费来源单一而造成的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具有绝对强势地位的行政部门把持着绝对的体育资源等等,这些都是前期体育公共政策制定并实施的结果。进入21世纪后,中国体育应如何进行政策选择,发展体育是为了国家荣誉,还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是为了娱乐,还是为了教育?是为了取得商业价值,还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在面临这些选择的时候,我们就要面对体育全球化的局面,以全球化的视角去探讨可行的发展道路,从而制定出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的体育公共政策。
体育实践需要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理论指导,而体育人文社会学则需要在体育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丰富。不断扩大的体育全球化加剧了全球不同国家、社会群体间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程度,由此,引起社区性、国家性体育的界限正在不断的消退和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国际性的体育组织、体育事业的不断扩张,这些都对传统的各国体育实践和体育价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各国的体育发展道路都处在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指引下。因此,体育全球化的研究已被各国体育社会学家所关注,对各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什么是体育全球化?体育全球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是进行体育全球化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遗憾的是,至今为止,人们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看法和认识,各领域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对它的理解。
全球化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领域,对体育全球化的定义最开始也是来源于经济领域,有学者认为体育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体育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经济学家罗伯特举了一个体育用品的例子来说明这种联系和依赖:在瑞典设计的冰球器材,是在加拿大融资,克利夫兰和丹麦组装的,所需要的合金是在日本炼制的,而最后却是在北美和欧洲销售。
有的学者对体育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却不认同,认为体育全球化实质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侵略和经济剥削。凯德(Kidd)就使用了“美国化”这一概念描述了美国特有的商业体育活动向加拿大社会的“入侵”。韩国学者林繁藏(Lim, Burn-Jang)也认为这一定义忽视了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布不均,并举了NBA (美国职业篮球联盟)和KBL(韩国职业篮球联盟)招募外籍球员的例子。前者获得了更大的利润,后者却导致巨大的失败。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系的马卡先生(Mckay)在 “Globalization and Australian Sport”一文中认为全球化与各国体育关系的研究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并且讨论了澳大利亚体育在全球化影响下结构上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水平运动员的严重流失,政府的投入更倾向于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随着体育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到体育运动的行列,期间,一些穆斯林国家的妇女也出现在国际赛场上,但相对来说,其发展速度和发展状况也不很令人乐观。在2006年举办的主题为“Globalization & spor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的国际研讨会,珀非斯特(Gertrud Pfister)教授作了题为“Physical activities as chances and challenges——Muslim women and sport”的报告,论述了在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穆斯林妇女体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指出,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穆斯林文化的价值观对西方文化产生的强烈,是影响穆斯林妇女参与体育的主要因素。
体育全球化与体育产业的关系一直是很多国家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体育全球化将对本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体育产业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大多数学者都持以下观点:本国体育企业遭受巨大的竞争压力;建立体育产业新规则,结束无序状态;产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学者认为,本国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大多数已经倒闭;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来推动体育商业化的发展;体育已经被当成一种经济类别和产业。此外,新西兰的学者斯蒂文•杰克逊则认为体育全球化是展示本国文化、、经济和价值观的机会,并列举了阿迪达斯和耐克两家公司在新西兰的遭遇,指出国外体育企业进程海外市场的阻力并不小于国内体育企业面对全球化的压力。
全球化的标志是什么?具有那些特征?最开始的论述也来源于经济领域,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标志主要有“三化”,即“信息化”、“市场化”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跨国化”[2]。还有学者持五维社会变迁观点,即全球化导致“民族流动、技术流动、金钱流动、媒体流动和意识形态流动”,随后欧美学者以此为基点,认为现如今体育方面存在的变化也包含这些方面,显著的具有这些特征。
以“体育全球化”和“运动全球化”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上查询了有关的科研论文,共有53篇,其中包括2篇硕士论文,5篇会议论文。从数量上来说,总量偏少;从类别上来说,主要分为以下4个方面:
研究体育全球化的问题,首先应当弄清楚体育全球化的含义。对这个概念国内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大多数的理解来源于经济领域的移植,大体上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体育全球化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它在整合奥林匹克主流体育文化的同时,也在整合其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12]。有学者进一步解释说“体育全球化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之间通过体育交流、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补充,最终不断突破本民族体育文化的地域及内容限制而走向世界,实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体育文化融合过程”[7]。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体育全球化实质上是体育西方化或美国化,国家和民族要想在奥运舞台上展示自己,只能是以抛弃其长期以来沉淀而成的传统文化为代价,在运动会上享受西方创造的文明[7]。
我国的学者认为,体育全球化的进程分为起始、快速发展和全面深化3个阶段,各个阶段具有明显的特征,在起始阶段以体育的物质文化(体育项目)的传播为主要特征;在快速发展阶段以体育制度文化传播为主要特征;在全面深化阶段以体育观念文化传播为主要特征[5]。邓星华在“论体育全球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也对体育全球化的特征进行了论述,即过程性、层次性、互动性、多样性[6]。
体育全球化是在什么环境下形成的?其驱动力是什么?有关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论述。刘成海在他的硕士论文“体育运动全球化对现代人存在方式的影响”中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因素的推动和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是体育运动全球化形成的主要因素[3];另外,还有学者认为三股力量(推力、拉力和活力)是构成体育全球化的动力,即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国家和体育文化流动、国际体育组织的外部压力与奥林匹克创始人的理想[4]。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例王岗在《体育的文化真实》一书中提到“体育国际组织几乎被少数西方国家所垄断,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国际体育比赛也呈现出典型的西方化特征,西方社会掌握着当代体育活动的话语权”、“体育全球化实质上是西方体育文化的输出,以西方体育为中心。西方体育的全球化不仅仅是运动项目的全球化,也是西方体育理念和动作模式的全球化”[7]。也有学者对种倾向的危害进行了论述,认为它“导致了西方体育在国际体育中的霸权地位,其霸权地位的确立阻滞了其他国家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8]。
此方面的研究是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占论文总数的很大一部分。大部分学者都持“民族传统体育在积极融入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应保持民族体育的特性,维护民族体育的自主权[11]”的观点。正如王岗学者所说“应充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出发正确定位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两重性应建立正确的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应坚持变与不变统一原则、坚持民族传统体育发过程中的多元一体化”[10]。李荣芝学者更是在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处境与尴尬的基础上,列举了几个国内外民族体育传统项目在传承方面的成功范例,最后再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学校教育、竞技化、社会教育、生活教育[9]。
应充分认识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二者本质上是一种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以冲突为主、冲突和融合并存、融合中有冲突和进一步融合”4个过程[13]。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的今天,中国本土体育文化产生了文化本体的变迁,面临着整合创新,既要进一步完善中国体育的本土化,又要逐步实现体育的国际化,正确处理好体育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探讨中国体育国际化的思路和方法,发展新时期中国体育文化[14]。
这方面研究不仅是体育学者关注的重点,随着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增加,也引起了很多经济学者的研究兴趣。体育全球化的发展给我国体育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我们应如何维持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呢?胡斌学者在“论中国体育产业在全球化经济中的出路”一文中指出“体育企业应发挥自己的优势,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之路”[15],还有的学者提出“在面对体育产业全球的浪潮中,只有加快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提高效率、扩大规模,才能把握全球化及加入世贸组织为我们带来的机遇,使中国体育市场体育产业加速发展”[1]。
4.1 体育全球化现象已越来越引起广大体育与经济专家、学者的关注,这一点从逐年上升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但纵观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课题来源单一,绝大多数是自选项目的状况,这种状况不利于重要研究成果的产生。应积极获取课题项目,形成重要的、权威的理论研究成果。
4.2 对体育全球化的概念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看法和认识,还没有构建出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不利于我们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我们应对体育全球化概念的认识持辩证的观点,即要承认体育全球化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体育的主流,又要积极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向全世界充分表达和展示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
4.3 研究范围较窄。在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多数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问题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问题,对群众体育领域以及体育公共政策制定影响的涉及几乎没有。
4.4 体育产业方面研究的细分度不够。在体育全球化与体育产业研究方面,大部分都是笼统的提“体育产业”,并没有区分哪类别的体育产业,所提出的对策与措施针对性不够,难以运用于指导实践。
[1] 张守顺. 体育全球化不对等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影响及后奥运时代体育改革的路径选择[D]. 四川大学, 2007.
[8] 邓星华,黄彦军. 体育全球化西方化倾向[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4).
[9] 李荣芝,虞重干. 体育全球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07,(4).
[10]A王岗. 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 体育文化导刊, 2004,(1).
[11]A徐晓良. 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思考[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7).
[12]A宋亨国,周爱光. 论体育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身份[J]. 体育文化导刊, 2006,(2).
[13]A孙葆丽.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冲突和融合[J]. 体育科学, 1995,(4).
[14]A欧阳柳青. 21世纪初中国体育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J]. 体育学刊, 2004,(1).
[15]A胡斌,张玉凤. 论中国体育产业在全球化经济中的出路[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6,(2).
- 标签:本站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
-
国内外体育全球化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摘要:文本对体育全球化概念、体育全球化与民族传统体育关系、体育全球化与体育产业发展等大家关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指出我国体…
- 巨亏几十亿!美国四大联盟迎来寒冬NBA正在不顾一切的复赛
- 山东男篮 - - 鲁网体育频道
- NBA来了!今日起山东电视体育频道全程转播
- 山东体育频道 只为在山东球迷身边
- 美国四大联盟停摆史:NBA不严重 冰球曾停310天
- 体育总会创办“体总杯”城市联赛将以城市为参赛单位
- 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运行体制不变
- 2022世界杯十大球星排名凯恩第七姆巴佩第四梅西第一
- 足坛近20年巨星排名:梅西第1C罗第2 齐祖超大小罗
- 足球排名(世界十大足球明星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