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体育  国际资讯

0.1%增长,从“半年报”看“深圳作为”

上半年深圳GDP12634.3亿元,同比增长0.1%;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2%,明显好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3.9个百分点;互联网和软件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7%……

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深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经济运行回升态势明显。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来临之际,深圳GDP增速从一季度的-6.6%到上半年的0.1%,走出了一条“V”型反转曲线,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半年报”,拼出了一份难得的“成绩单”。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0.1%的背后,是深圳经济展现良好的发展韧性,是深圳这座创新城市的主动作为。今年以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取得好成绩,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惠企“及时雨”,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面对疫情影响,深圳主动作为。2月7日,深圳出台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惠企16条”政策,通过减免、补贴、缓缴等各种方式为企业直接减负超过600亿元,其中财政支持超过100亿元,带动全社会形成为企业共同减负、共渡难关的良好氛围。

“今年2月初,罗湖区政府在得知我们资金周转及企业运用困难后,雪中送炭,为我们协调了3.7亿元资金用于进口肉产品采购,并以贴息的方式降低我们贷款成本。”深圳市优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洁告诉记者,在罗湖区政府的支持下,优合集团在上半年取得了来之不易的稳定增长。

刘洁表示,深圳支持企业不遗余力,真金白银帮扶企业,助力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推进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以说,深圳“惠企16条”政策就像一场“及时雨”,给企业吃下了发展的“定心丸”。

深圳商事主体总量和创业密度,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随着深圳“惠企16条”政策的实施,更坚定了商事主体的投资信心。据深圳市商务局投资推广处副处长鲁云帆介绍,上半年,深圳新登记商事主体237209户,同比增长1.3%。其中,企业151144户,同比增长14.9%,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今年,深圳还推出有“一号改革工程”之称的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涵盖14个重点领域、210项改革举措,全面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在克服疫情和国际形势等外部因素导致的困难下,深圳优良营商环境吸引了全球投资者青睐。上半年,深圳实际使用外资42.83亿美元,同比增长5.04%,占全国比重达6.3%;商务系统推动落户重大招商引资项目83个,新增注册资本441亿元,引进日本丰田、英国保诚等重要项目。

鲁云帆表示,包括众多世界500强的高管在内,外商普遍认可深圳营商环境,看好深圳投资前景,不断追加投资,投资方向越来越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端领域挺进,目前已吸引29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投资。接下来,深圳将加强目标研判,研究疫情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影响,精准梳理目标引进企业;加大力度研究储备超常规的招商政策,结合招商政策优惠和营商环境优势,进一步加大对外资项目、制造业项目、总部项目等引进力度。目前,深圳挖掘并跟进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还有147个。

创新驱动,先进制造业迅速复苏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企业来说,既是“危”也是“机”,深圳不少科技企业在助力抗疫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发展,为疫情阴霾笼罩下的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一线希望。

据南山区区长黄湘岳介绍,在疫情爆发期间,一大批南山“智”造火速驰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等抗疫前线。其中,包括中建科工的ICU病区室钢结构制造工程、腾讯的AI应急专用CT装备、迈瑞的高端医疗设备、达实智能的应急负压隔离病房解决方案等。这些企业提供的技术和产品,为重大医疗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不仅有效改变了过去以‘人海战术’为主的管理服务模式,还大大提升了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黄湘岳表示,这些先进制造的标杆企业,其战“疫”科技在国内外不仅得到了广泛应用,海内外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如迈瑞医疗自春节紧急复工组织生产,平均产能提升了3-4倍,全力向抗疫前线输送呼吸机、监护仪等关键设备,一季度营收同步逆势上涨了21%,为全球各国累计交付了设备20多万台;安保科技作为全国取得有创呼吸机欧盟强制性CE认证的8家企业之一,半年来保持高速运转,先后出货约6000台,产值达6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0倍;麦科田生物医疗作为国内高端智能输注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生产提供注射泵、输液泵等产品14万余台,上半年产值超4亿元,同比上升近5倍;腾讯开发了微信在线问诊平台、疫情小程序,普渡科技推出了送餐机器人……

迈瑞医疗、安保科技、麦科田生物医疗……仅仅是深圳先进制造业的一个缩影。得益于深圳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夯实先进制造基础,制造业特别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率先在疫情中恢复,实现逆势增长。统计显示,上半年,深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占规上工业比重为73.3%,较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占规上工业比重为67.4%,较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2.2%,增速由负转正,明显好于全国、广东和其他一线城市。此外,与疫情相关的行业继续逆势增长,如专用设备制造业受益于呼吸机等医疗器械大销增加值增长5.6%。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深圳有的放矢的政策支持,推动企业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转型升级,深圳工业企业在抗疫中挑起了“大梁”,如比亚迪迅速研发转产,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企业。深圳仅用1个多月的时间,口罩日产量从不足2万只提升到1000万只,口罩机、防护服、呼吸机、隔离服、检测试剂盒、智能监测检测系统等防疫物质产能短时间里迅速提升数倍甚至数十倍,一大批深圳先进制造企业迅速带动深圳制造业加快复苏,持续改善工业企业效益,创造了新的“深圳速度”。

“新增千亿投资工程”,大项目成“压舱石”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投资特别是重大项目投资,成为保民生、稳就业的“压舱石”。统计显示,上半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3.9个百分点。

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定海神针”,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圳把今年列为“重大项目攻坚年”,计划安排重大项目487个,年度计划投资2005.2亿元。轨道交通、5G基础设施、重大民生工程等一批“新基建”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跑”,为深圳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今年初,总投资达123.3亿元的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项目开工。项目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60万吨目标,飞行区等级为机场最高的4F级,可满足所有大型客机的起降需求,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机场群建设提供支撑。

6月23日,备受关注的皇岗口岸重建项目“三开”工程启动。据深圳市口岸办党组书记、主任王守睿介绍,皇岗口岸是我国第一个、也是深港之间目前唯一实行24小时通关的大型陆路口岸。根据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空间规划,新口岸将在旅检区原址重建。新口岸用地面积8.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40万平方米,较原有面积可释放土地约50万平方米用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方开发。

6月29日,穗莞深城际铁路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至前海段开工和深圳“新增千亿投资工程”首批163个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约1351.1亿元,本年度计划投资约282.4亿元。

今年是5G基础设施的重要攻关年。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徐志斌介绍,深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5G产业等新基建项目加速发展,计划于8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4.5万个,实现5G网络高质量全覆盖。根据建设进度安排,有望提前完成这个目标。同时,深圳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以构建核心支撑、融合应用、生态体系三大体系为总体布局,提高关键技术支撑能力,面向重点行业开展创新应用,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在应用模式上,不断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探索,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呈现出融合应用逐渐丰富,应用生态日趋成熟的良好发展态势。速加网、衣全球等一批“网络工厂”,创新了“总部(深圳)+工厂(珠三角)”进行跨地域生产制造的新模式、新业态。

今年以来,深圳以更高的要求、更大的力度、更开放的思维,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基建”建设。目前,深圳市区两级联动谋划梳理出了首批“新基建”项目总计95个,总投资达4119亿元。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下,深圳正以“新基建”为发力点,特别对于一些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主动通过数据开放、场景开放、业务开放,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示范项目。

一体推进,助推稳外贸基本盘

疫情期间,3D打印机出口量激增。作为中国3D打印机制造企业重镇的深圳,凭借雄厚的外贸基础,积极拓展新业态,赋能转型升级,引领整个行业迎来全新商机。作为消费级3D打印机厂商,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今年3-4月份海外销量同比翻了6倍,预计今年出货量是去年的3-4倍。

今年以来,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不少产品的零部件断供。而在深圳,以快速、小批量、无模具、柔性制造、按需生产为特征的3D打印企业绕过这些供应链断点,积极打通线上渠道,依托跨境电商平台扬帆出海,实现逆势增长。

事实上,疫情期间,深圳跨境电商迎来发展“新风口”,展现出强大市场潜力。深圳海关全力支持跨境电商全业态运作,保障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在深圳成功落地,出口货值全国第一。上半年,深圳海关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148.5亿元,同比增长2.8倍。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因地制宜,出台新的政策措施,为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上半年,深圳海关通过优化创新,畅通物流,在“MCC前海”的基础上,整合海运、航运、陆运物流要素,推出组合港、东西部港区一体化、“整船换装”等物流新模式,实现单个集装箱运输成本降低300-500元;通过多式联运,开通“深-赣-欧”等跨区域中欧班列路线,打通“一带一路”要素流通“大命脉”。

新业态,助力深圳外贸出口赢得全国大中城市“半程冠军”,稳住外贸基本盘。据深圳海关统计,上半年,深圳进出口总额1.34万亿元,其中出口达7150.4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特别是第二季度进出口值同比由一季度下降11.6%转为增长9.9%,反弹势头十分明显。深圳外贸进出口在全国、广东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今年以来的严峻复杂形势,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