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体育  国际资讯

深耕蓝海 ——山东烟台海洋经济发展调查(下)

依海而生、因海而兴,烟台在海洋开发的浪潮中逐渐成长为海洋牧场建设的先行者。烟台市目前已拥有14处国家级海洋牧场,同时海洋牧场“烟台模式”正走向全国。

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

走进东宇海洋牧场的过程与想象不同。锈迹斑驳的推土机将记者乘坐的小船推离岸边,直到水没过一米多高的轮胎,深度足够船开起来才转头上岸。

“为了保护海岸线,这里不允许设立码头,所以都是用这个土办法。”看着一脸疑惑的记者,烟台东宇海珍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效平笑着解释。

七八分钟后,记者登上了东宇的海洋牧场平台。这个近千平方米的海上平台,扎根近20米深海底,可抵御12级大风。“夏天这里还开放观光业务,游客可以来钓鱼。”李效平边说边打开手机,展示了一张布满小黑点的图片。“这是卫星拍摄的东宇国家级海洋牧场海底礁石的图片,密度非常大。”李效平说,建设海洋牧场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包括苗种繁育、初级生产力提升、生态修复、全过程管理等。

李效平介绍,东宇公司连续11年实施海洋牧场工程,每年往海底投石造礁。把礁石投到指定地点,等礁石上长满海藻和微生物之后,再把野生的海参苗投放在石头堆上,让海参自然生长。由于海参的生长环境、营养价值基本等同于野生海参,这里出产的海参很受欢迎,公司的海参业务也快速增长,如今年产值已达五六千万元。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投石造礁能够让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有效遏制了海底“荒漠化”问题。

从“汗水渔业”向“智慧渔业”转身

在莱州湾东部的明波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有一个距离海岸10公里、周长400米、有着16万立方米水体的圆形生态围网,斑石鲷、半滑舌鳎、红鳍东方鲀真鲷、黑鲷等名贵鱼类在此生长。

登上“蓝钻1号”平台后,记者感受到了十足的科技范儿。围网平台配备了气动自动投饵机,可配合分配器实现多点定时定量投喂。平台还搭载了通信基站、海洋数据观测系统、水下监控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太阳能及风力发电系统等。

即便是渔网,也非同寻常。渔网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作而成,网线强度高,可耐受长时间海水侵蚀。渔网还使用了特殊涂层,不易产生海藻和贝类等附着物。

“蓝钻1号”平台上平时只需要3个人,即可承担200多吨优质海水鱼的养殖管理,以及海上看护、休闲渔业、科研试验、海洋环境监测等职能。

“除了‘蓝钻1号’,我们依托海洋牧场设施、装备及管控技术,还在莱州湾建设了220个离岸深水网箱和一个周长160米的大型休闲围网‘蓝钻2号’,形成了36万立方米的深水网箱远海养殖基地。”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文升介绍,“陆海接力”模式实现了名贵鱼种的高效健康养殖,目前已在全国示范推广。

循环水养殖,是目前陆基最先进养殖模式。养殖用水净化后通过物理过滤、生物降解和紫外线消毒后再循环利用。循环水养殖较传统流水养殖节能69%、节水95%以上,高效稳定、节能环保。

在明波水产的物联网管控中心,通过监控可以看到工厂化养殖车间的实时画面,斑石鲷等各种鱼儿欢快地游动着。“我们的工程师每天远程监控、监测,分析鱼类生长状态。”李文升介绍,明波工厂化养殖目前有6万立方米水体,主要用于育苗和养殖。

据介绍,烟台目前拥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30处,其中国家级14处,占全国总数八分之一。海洋牧场总面积超过105万亩,海洋牧场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

从单一加工向全产业链转型

国内首座3万吨超低温变温冷库坐落于山东省中鲁远洋(烟台)食品有限公司厂区内。穿上棉服,走进其中,只见十几米高的货架上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海洋产品。这些产品将在中鲁远洋8000平方米高标准生产加工车间内完成分切包装后出口海外。

中鲁远洋作为国内从事深冷零下60摄氏度水产品加工和冷藏的现代化企业,日生产能力达60吨。“我们承接加工业务,公司也出海捕捞,做半成品再加工。”山东省中鲁远洋总经理徐志超表示,分切业务七成针对出口市场,半成品主要销往国内市场。

徐志超说,中鲁远洋在国内市场实现了“微商+电商+商超+分仓”相互融合、全位一体的销售网络,销售额超亿元。

烟台海洋发展与渔业局副局长宋贤成表示,烟台要把海洋牧场建设作为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示范推广“海工+牧场”“陆海接力”“大渔带小渔”绿色健康养殖三大模式,将水产养殖、精深加工与旅游、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加快海洋渔业由单一产业向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转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网页美工设计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