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运动生活  体育新闻

60余年自主创新与传承 国产润滑油助力中国高端制造

  如果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那么,润滑油就是“心脏”中流淌的“血液”。

  其实,润滑油不仅限于汽车工业,而是广泛应用于运输、工程机械、冶金矿山、电力、机床、特种作业等领域,其中,运输领域是应用比重最大的市场,包括汽车、飞机、铁路和船舶的发动机及传动系统。

 

  中国石油昆仑润滑系列产品。经济日报-记者王婉莹/摄

  “润滑油的品质,是直接影响中国制造高端装备可靠性、稳定性、运行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降低摩擦、减少或避免磨损的最主要技术途径。”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首席科学家伏喜胜告诉记者,“润滑油的节能潜力非常可观,能够达到GDP的1%以上。”

  可以说,润滑油的技术水平,直接牵动着中国制造的品质。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血液”,润滑油的品质水平越高,带动整个“躯干”活力也将水涨船高。

  中国石油昆仑润滑齿轮油产品。经济日报-记者王婉莹/摄

  中国润滑油产业 自主研发60余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润滑油技术一片空白,国外对润滑油技术全面封锁,连我国军用装备都使用进口油,国家急需改变这一状况。

  在众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1950年,中国石油玉门油田产出了新中国的第一滴润滑油,同时标志着中国润滑油产业正式起步。

  1960年10月,中国石油下属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组建完成,自此开始自主研发之路。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首席科学家伏喜胜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王婉莹/摄

  “当时的齿轮油自主技术基本是零,什么都没有,标准、产品、评价手段全部在国外,中国没有任何发言权和话语权。”伏喜胜回忆到,“在我恩师匡奕九的带领下,经历了七五、八五攻关,最终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这是中国齿轮油的第一个里程碑。”

  2000年,中国石油集团成立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昆仑”润滑油品牌重整再出发。

  昆仑润滑始终致力于润滑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工业化应用,包揽了润滑油行业所有的国家级奖项,作为润滑油研发的“国家队”,把润滑油的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经过润滑油实验后的齿轮对比。经济日报-记者王婉莹/摄

  不断突破 助力中国制造高端装备

  近年来,润滑油市场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国产润滑油来讲,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同时,随着《中国制造2025》路线图的公布,对润滑油的技术和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解决高速、高压和高温三大世界性润滑技术难题。

  “经过不懈努力和持续创新,昆仑润滑解决了世界性润滑难题,形成了的三大独有润滑技术,分别是特高速润滑保护技术、特高压抗微点蚀技术和高温长寿命技术,满足了中国制造高端装备的润滑需求。”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院长汤仲平自豪地告诉记者。

  昆仑润滑灌装车间。经济日报-记者王婉莹/摄

  高速下的保护

  ——高铁齿轮箱润滑油

  高铁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第一张亮丽名片,代表着中国速度。

  “高铁的动力源于齿轮箱中的轴承,每小时300公里的高铁,轴承转速可达每分钟5590转。在如此高转速下,要求润滑油必须能够吸附到轴承表面,才能够起到润滑作用,并且起到降温作用。如果油被甩走了,轴承温度就会上升,轴承也就烧掉了,这样就会产生故障,甚至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伏喜胜对记者表示。

  如何保障润滑油吸附到轴承表面呢?这就需要轴承吸附的核心添加剂——惰性吸附膜。

  汤仲平透露,从前,高铁用油被德国和日本垄断。昆仑润滑为中国高铁“复兴号”量身定制的专用齿轮油,传动效率与日本油相比提高3%,与德国油相比提高15%;高速性能与德国油相比提高33%,与日本油相比提高67%。

  “昆仑润滑高铁齿轮箱油是国内唯一自主研发的产品,”汤仲平说,“国内首个通过60万公里的实车考核,在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上实现批量应用,一举打破国外品牌的垄断局面。”

  据了解,高铁齿轮油从10年前就开始研制。在伏喜胜看来,“科研工作的灵魂是传承,科研成果是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持续创新下取得的。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的,前辈的工作必须得到认可和肯定。”

  特高压保护

  ——特高压变压器油

  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最高、容量最大、距离最远、技术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昆仑润滑包揽了世界上仅有的20条特高压输电工程的润滑。”汤仲平表示。

  “各个不同的装置所需的润滑各有特点,而变压器的关键在于绝缘性。”伏喜胜说,“之所以开发难度高,是因为润滑油中烷烃的环状结构很关键,既不能被击穿,还要控制成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据了解,昆仑润滑特高压变压器油具有三大特色,即低硫、低凝、低芳烃,解决了安全、环保、长寿命三大问题。

  抗微点蚀技术

  ——守护风机的“心脏”

  近几年,中国风电产业高速发展,从风机零部件到整机再到并网设备,已经完全实现了中国制造。而在几近完整的风电产业链中,风电润滑油成为罕有的缺席环节。工业油所副所长周康表示,风电润滑油曾是整个风电产业链中唯一没有国产化的环节。究其原因是风电齿轮油对抗微点蚀、轴承的保护以及油品清洁度等方面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尤其是主齿轮箱,它是整个风机的心脏,齿轮油能否抵抗微点蚀侵袭,关乎风机寿命。”

  “经过潜心研究,历经上百次反复试验,最终解决抗微点蚀技术,昆仑风力发电润滑油,已替代进口产品,占领1.5MW-3MW大功率风机用油95%的市场份额。”周康说。

  长寿命合成机油灌装线。经济日报-记者王婉莹/摄

  此外,“机器人油脂产品、风电油脂产品,解决了国内重大装备的‘卡脖子’问题,将中国企业的油脂成本降低50%左右。”汤仲平称。长寿命产品一站式解决了车辆保养费用高、出勤率差以及换油周期问题, 打破了国外在行业内的垄断。

  昆仑润滑从第一滴润滑油、第一桶添加剂诞生之日起,到成为国庆10周年、50周年、60周年阅兵指定用油,再到为高铁、新能源、航空、航母、机器人提供润滑。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60余年自主创新,引领国产润滑油技术升级,见证了中国制造的进步与实力。 (经济日报-记者王婉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