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运动生活  体坛八卦

福建日报社全幸雅:传承红色基因 走好新的长征

原标题:福建日报社全幸雅:传承红色基因 走好新的长征

福建日报记者全幸雅在宁化县湖村镇巫坊村采访当地村民。

在宁化县凤山村观光道沿线种植莲田内,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兴楷激情满怀的向记者介绍美丽乡村规划。

在宁化县革命纪念园,记者采访原红34师100团团长韩伟(湘江战役硕果仅存的团级干部)之子韩京京(右二)。

  在福建宁化,有这样一组数据令人百感交集:仅有13万人口的宁化县,就有1.4万人参加红军,全县登记在册为革命英勇牺牲的烈士有3305人,而经过九死一生到达陕北的,只有58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数千宁化子弟大部分被编入红三军团第4师和红五军团第34师,分别担任长征中最艰巨的前卫和后卫任务,在关系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中殊死激战四天五夜,以几乎全师的壮烈牺牲,换取了主力红军的西进……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1930年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转战赣南,行军三明途中,毛泽东满怀豪情地写下《如梦令·元旦》。与这首词一样流传不息的,有774名妇女割掉髻子当红军的事迹,有“保卫苏区有责任,禾口淮土比参军”的歌声,还有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相争、夫妻并肩上战场的不朽诗篇。

  是什么让红军前赴后继,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这些经久不衰的长征印记背后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我们如何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收集资料、现场采访时,我常常给自己设问,把采访对象的讲述与当时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力求让笔头有温度、深度、力度。正如一篇评论有活靶子才能深入浅出,讲述一个故事时,要找寻一个“会说话”的物、有细节的人,以他们为焦点,以点串线,由线到面。如此,文章既能产生历史纵深感,又能让读者感受到真情实感,体会到红军远征的艰辛与壮烈。

  此外,《福建日报》在策划“记者再走长征路”专题报道时,利用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传播形式全媒体报道。宁化采访中,我也拍摄了受到当下年轻人欢迎的vlog视频,让观看者跟随我的脚步走进这段红色历史。

  在淮土镇,昔日全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乡镇焕发出绿色发展的蓬勃生机;在石壁镇,原来的贫困村搞起了红红火火的乡村旅游……红色故土上,人民没有忘记历史,他们用双脚丈量先辈足迹,用双手振兴本土乡村。

  长征英雄已逝,但新长征之路还在脚下。这就需要我们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我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引领下,用镜头和笔头,让革命历史照进现实,用革命精神启迪未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