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建足球场有多难而这里却将不规则空地变为足球场
2019年,足球场地的数量确实要比《规划》颁布之前多很多,但踢球难、踢球贵的问题只能说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还没有解决。
很多孩子在放学后想去球场踢一会儿球,却被告知学校的操场要供校队使用,而学校外又没有场地供他们踢球,这些本身喜爱足球的孩子就与足球绝缘。球场的稀缺是导致踢球孩子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
2018年1月27日,位于深圳福田区的香蜜湖体育中心外围贴上了结业通告:为配合政府城市规划发展,从大局出发,香蜜湖群众体育公园将于2018年1月31日终止营业。这个拥有多达14片人工草皮球场的体育中心,随着租约到期,周边居民再想踢球只能另觅他处。
事实上,2017年北京市也有著名球场被关停。其实不光是在北京、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无论在中国的哪一个城市,找一块场地能够踢球都非常艰难。
公益性足球场增长缓慢,民营足球场的生存境况同样艰难,群众踢球难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还出现了踢球贵的新问题。
今时今的身边没有足球场,是因为当初规划的时候就没有足球场。然而十几年后,人民群众有了想要健身踢球的需求,这便出现了踢球高涨,但足球场地不足的矛盾。
2016年,一家社区球场老板投资,将因闲置成为垃圾场的绿化用途用地改建成了足球场。然而2017年年初,球场因缺乏规划手续,并被周边居民反复投诉,最终被当地部门强制拆除。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要求,鼓励在城市绿地、闲置地等区域建设足球场。然而《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规都明令禁止擅自改变城市规划用地用途,这导致国务院“46号文”在落地阶段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
建造球场的时候,可以拿国务院“46号文”撑腰;拆除球场的时候,也有《城乡规划法》背书,这成为了一个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困局。
首先,并不是每个楼顶都适合建造球场,原建筑的楼顶表面是否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这是摆在楼顶球场的第一个大问题。其次,即便承重力过关,建造成本会相应增加。最后,建成的足球场地如果距离居民楼过近,就有被投诉噪音和灯光的隐患,另外楼顶球场的安全问题也需要多加防范。
其实,建造本身不是难事,还是难在审批阶段。而且最大的问题在于楼顶是没有产权证的,这就意味着楼顶球场虽然不算违建,但依然是在打法律的擦边球。
根据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到2020年全国足球场地数量超过7万块,平均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0.5块以上,有条件的地区达到0.7块以上。如今已经到了2019年,足球场地的数量确实要比《规划》颁布之前多很多,但踢球难、踢球贵的问题只能说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还没有解决。
在泰国,一群热爱足球的人们利用楼房之间的空地,打造出一个个“不同寻常的足球场”。与传统 105 米长、68 米宽的足球场不同,这些足球场的边界、设置根据仅有的空间为参考,将小块、不规则的空地改造成小型足球场,依然能够较好地使用。
这些改造,突破了原有的“长方形”禁锢,在密集的居住区见缝插针的放进足球场地,并且没有放弃把足球场应有的元素引进,球门、中线、中圈应有尽有。但不规则的场地对于有规则的足球项目,可以比赛吗?事实证明,大家都玩的不亦乐乎,场地的不完美完全不是问题,不规则的球场反而是一种乐趣。
真正的足球强国,不只在于国家队的成绩如何,还是在于我们的踢球氛围、环境如何,我们的足球人口有多少。希望中国足球不要再被足球场这个瓶颈限制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