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简称沪究竟从何而来 从一种竹制渔具演化而来?
青浦的崧泽文化是海派文化的源头。而发端于唐代天宝五年(746年),繁华于宋代的青龙镇是最早上海的古镇,相传因三国东吴孙权建青龙战舰而得名。并由晋朝虞潭、袁崧镇守的“沪渎垒”演变而来。位于吴淞江畔(俗称为苏州河)出海口的青龙镇,是上海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其下游村落多为渔民聚居。他们普遍使用一种叫做“滬”的竹制渔具,当地人称之为“簖”。
上海地名的沪,是从“簖”(滬)演化而来的。它体现了上海先民发明时的创新意识,制造时的工匠,创造中的“睿智”基因。从“簖”到“沪”,难道不是我们正在的,上海应该培育的科技创新吗?它是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文化基因,更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簖”富有水乡人的智渔具慧,从古到今,引无数文人墨客竞相。南朝顾野王《舆地志》曰:“插竹列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而没,潮落而出,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曰扈。”唐代生活于吴淞江畔的陆龟蒙在其《渔具诗序》中说:“网罟之流,列竹于海澨,曰滬。”陆游则咏道:“村村作蟹簖,处处起鱼梁。”清代的魏秀仁在小说《花月痕》中,曾这样描述“簖”道:“两岸渔帘蟹簖,丛竹垂杨,或远或近,或断或续,尤觉得烟波无际……”好有诗词的意象,现场的感受。
在制“簖”的工艺上,当地的渔民,也很有讲究,每年的春季为渔具制作期,采购一定规格的新竹,进行私人“订制”。各显、各领,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新发展,涌现了“张家簖”、“李家簖”等渔具品牌。让“瓮中捉鳖”,效益最大化。让“守株待兔”,捕鱼科学化。据当地渔民回忆,一个“簖”,一天能捕捉到一千多斤鱼,五百多斤蟹,收益十分可观。“簖”的产生,带来了当地渔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到簖上捉鱼捉蟹去”,成为当地人经常会说的口头禅。淀山湖地区的阿婆们,兴起了边做虾笼,边喝“阿婆茶”的民俗。青浦不少地名、名,往往用“簖”来命名。诸如:陆家簖、姚簖村等。民间还流传着张良走访吴淞江、淀山湖,向当地渔民借智慧,巧用竹簖捕鱼的原理,了“图阵势”,协助刘邦大破楚军的智慧故事,成为当地水乡人的历史记忆。
青浦地处太湖平原的水网地带,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拥有十一个西湖之大的淀山湖等21个湖泊,水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青浦自古是人类宜居、宜业的鱼米之乡和风水宝地。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六千年之前,上海先民已经在这里捕鱼种稻,生活繁衍。水乡处处“风吹芦苇倒,湖上渔舟飘”。《章练小志》中曾记载:“濒水之乡民多业渔,取鱼之术亦备……编竹而沉之,谓之横簾。横流而截之,谓之簖扣……”簖(滬),是青浦先民用智慧发明的一种专门捕捞鱼、蟹的工具,其制作工艺科学而精细,它利用潮水的涨落原理,选择在江河湖泊的岸边,设置的一道道拦河竹坝。在“簖”(滬)中,渔民们巧妙地布下了各种阵形的回笼,并在竹篓内放上鱼、蟹喜欢的诱饵,吸引它们顺着竹簾一前来,经过易进难出的“八”字形簖连,最后都逼走“华山一条”,游到各个“库”中去。为了避免螃蟹翻越竹簾逃脱,渔民们在簖(滬)的竹篓上,安装上竹盖子,真是渔网恢恢、。当地的渔民,往往会根据不同的鱼种、潮汐的流速,制作特供的渔具,诸如捕蟹用的蟹篮、挂篮;捕鳗用的鳗桥;捕虾用的虾笼等。随着当地渔民捕鱼实践的日趋丰富,传统的“簖”,又衍生出硬簖和软簖两种渔具。两端插到水底固定不动的簖,称之为“硬簖”,多用于河道中。而在相对平静的湖泊中,则使用潮来倒伏、潮去站立的软簖。渔民们在夜晚捕蟹时,还会点盏煤油灯,引诱它们顺着竹簾爬入簖中,成为瓮中之“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