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作”的人消化道毛病会雪上加霜?看看这些案例
年轻女子疑心自己得胃癌,闹得丈夫跟她离婚;退休工程师担心肿瘤转移,非要做第二次手术
太作的人,消化道毛病会雪上加霜
晚上六点半,浙大二院内镜中心的医生还穿梭在手术室间,门外零星坐着最后几个等待做胃肠镜的病人。
“我们的医生辛苦吧!”浙大二院消化内科主任蔡建庭教授看到这一幕不禁感叹了一声。他告诉钱江晚报记者,这是内镜中心医生工作的常态,医院每年平均要做7万多台胃肠镜,最久的病人需要等待一个多月才能排到,为了让病人少等些日子,医生常要加班加点。
去年,该院消化科查出消化道肿瘤778例,其中40岁以下的胃癌只有10例。总体上来说,胃癌和年龄的关联度很大,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患胃癌占比不高。
怎么样的人需要做胃肠镜,发现肿瘤用什么方法手术,来听听该院消化科的权威建议吧。
年轻女子疑心自己得胃癌,闹得丈夫跟她离婚;退休工程师担心肿瘤转移,非要做第二次手术
太作的人,消化道毛病会雪上加霜
28岁女孩怀疑自己患癌,连续两次向医生讨做胃镜
小吴今年28岁,过年后出现肠道不适的症状。一开始,她觉得是过年期间敞开肚皮吃了太多,也没有太在意。但一两个月后,她还是常常嗳气、反酸、腹胀,胃口也没有以前好了。
前段时间,小吴参与了公司一个重要的项目,三餐不规律,还经常加班熬夜,不免要吃些夜宵。项目结束后,她的肠胃更脆弱了,晚上睡觉前症状更加严重。
于是,她来到当地一家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要求做一个胃镜。胃镜的检查结果是浅表性胃炎,也就是普通的慢性胃炎,注意休息和饮食即可。
回家后,小吴吃了一段时间的药,症状还是没有明显的改善。当时,公司的新项目又开始了,她整个精神状态处于紧绷状态,没有胃口吃饭,人一下子瘦了五斤。
这时候,她开始疑神疑鬼起来,觉得自己得的不是普通的胃炎而是胃癌,当地医院水平不行才查不出来。但丈夫觉得,胃镜都做了,医生也说没事,她这完全是自己吓唬自己。
小吴觉得很委屈,她工作压力大,身体又不舒服,丈夫没有半句安慰的话,反倒嘲讽自己,好像她的病是“作”出来的。为此,两人为生病的事情大吵了好几次,最后竟以离婚收场。
离婚给小吴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身体状况更加糟糕。最后,她还是放心不下,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浙大二院消化内科,又做了一次胃镜。但检查的结果和之前一样,也是浅表性胃炎。
看到小吴依然一脸将信将疑,蔡建庭主任判断她很可能患上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大约30%~50%都和情绪有关,心理问题会加重症状。于是,他向小吴推荐了消化内科和精神科合作开设的功能性胃肠病联合门诊,那里不仅有消化内科医生为她治疗胃肠病,还能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缓解她的焦虑情绪。
那么,到底哪些人才适合做胃肠镜呢?蔡建庭主任建议,40岁以上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镜:1、幽门螺杆菌感染;2、有胃息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3、生活在胃癌高发区(浙江的嘉善、岱山为高发区);4、饮食喜欢高盐、油炸、腌制、烟熏等;5、有胃癌家族史。
指标卡在临界点,二次补救手术做还是不做
杭州75岁的蒋爷爷是一名工程师,大半辈子都在测量、计算各种数字,不差一分一毫。他没想到,退休多年之后,他又和数字杠上了,这次无关工程质量,但直接关乎他的生命。
500微米,这是他第一次胃癌手术后病理诊断上显示的浸润深度。以此为界,大于500微米需要二次手术;小于500微米可以等待后续观察,而蒋爷爷的检查报告正好卡在了临界点上。
要不要二次手术?严谨了一辈子的工程师纠结万分。
再做一次吧,担心身体吃不消;不做吧,又要担心癌细胞转移。最后医院组织了一次多学科联合会诊(MDT),消化内科联合肿瘤内科、放射科、病理科的专家,一起讨论他的这个情况。
“我们综合考虑了他胃癌的分化程度、年龄等多个因素,认为可以再观察观察,不需要马上二次手术。”但蔡建庭主任把讨论的结果告诉蒋爷爷之后,他依然不放心。
他后续又跑了上海、北京几家知名大医院,以及省内的三甲医院,听取了不同专家的建议。最后兜兜转转,他还是回到浙大二院,要求医生为他二次手术。
回来时,医生发现他整个人消瘦了一大圈。家属说,自从上次术后病理诊断出来后,老爷子整天都想着“500微米”的浸润深度,茶饭不思,胃口一天比一天差,所以瘦了很多。
蔡建庭主任说,患者焦虑的情绪比较严重,二次手术的意愿强烈,最后还是遵循他的意愿,再次为他做了手术。然而,医生术中发现癌灶干干净净,没有找到癌细胞,也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也就是说,这次手术其实没有必要。
蔡建庭主任说,不少癌症患者心理压力比较重,这可以理解,但对治疗肯定不利。有时候指标并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医生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希望患者能放下心理负担。
浙二消化内科是浙江省消化病临床诊疗和教学科研的中心之一,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7人;门诊量36万人次,内镜中心操作超过73000例,业务量均在省内名列前茅。无痛内镜的规范化流程管理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诊治、ERCP术、超声内镜诊治胆胰疾病、胃肠心身疾病、炎症性肠病的规范化诊治等方面有较高的知名度。近5年来,科室共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20项。
特色诊疗技术和专科门诊:
ERCP 以蔡建庭主任、陆新良主任、陈清宇副主任、马望前副主任、邵黎明副主任等组成的团队开展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近20年。
ESD 以毛建山主任、蔡建庭主任、王良静主任、陆新良主任、谢传高主任、韩跃华主任、许志朋副主任等组成的团队在国内较早地开展胃肠道早期癌内镜以及黏膜下肿瘤如类癌、间质瘤等的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
HP和脂肪肝专科门诊 以杜勤主任、韩跃华主任、严蕙蕙副主任、叶俊主治、李燕主治等组成的团队对幽门螺杆菌(HP)的治疗有丰富经验,相关科研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超声内镜 以王彩花主任、毛建山主任、陆新良主任、陈妙研副主任、钟丹丹主治、贾立涛主治等组成的团队在超声内镜下可以确定胃肠粘膜下病变的性质和起源,判断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侵袭深度和范围,诊断胆胰系统疾病等。
功能性胃肠病专科门诊和胃食管反流专科门诊 以王彩花主任、杜勤主任、张晗芸副主任、贾立涛主治、吴佳主治等组成的团队和精神科团队合作联合推出的功能性胃肠病专科门诊、胃食管反流专科门诊已历时4年余,获得患者的一致好评。其中张晗芸副主任擅长胃肠动力的检测。
炎症性肠病诊治
以陈焰主任、王小英副主任、陈妙研副主任、徐定婷副主任、张晗芸副主任等组成的团队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治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已开展单气囊小肠镜、胶囊内镜等检查,并已开展“医、护、患”三方网络互动平台的使用。
本报通讯员 金薇薇
张冰清
- 标签: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