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运动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体育永远是文化最默契的伙伴
说起棒球(Baseball),或许大家都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于,棒球服、棒球帽等个性款式的服装曾一度成为青年人彰显青春健康、个性阳光的流行符号;陌生在于,其作为大众体育运动,却很少受到国人的关注与喜爱。讲真,就二哥个人而言,对棒球的最初印象也基本停留在好莱坞电影、美剧和日漫等国外文化作品形象中。
这种微妙的背离感引发了二哥对体育运动本质内涵的思考,今天我们就以此为话题,借助对美国棒球的历史了解,来聊一聊究竟该如何理解体育运动和文化发展的关系。
相信热爱运动的朋友都知道,当今世界上棒球运动发展最成熟的国家非美国莫属,美国的职业棒球大联盟(MLB)与国家美式橄榄球联盟(NFL)、美国职业篮球联盟(NBA)并称美国的三大体育联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和文化价值,被称为“美国国球”。现如今,成为一名MLB明星几乎是每一个热爱棒球运动的男孩心中的梦想。
美国棒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一种流行于英国孩童之间的叫做“轮打”(Rounders,也叫做跑柱式棒球)的运动由英国传入美国,其被看作是棒球的前身。此后,一种“轮打”的改良游戏“城球”开始(Town Ball)在美国的许多地区得到发展,因各地的城球改良版本在规则上存在差异,逐渐形成了以麻州(马萨诸塞州,也称麻省)和纽约为发展中心的两种版本的城球比赛形式,这两个版本的比赛规则在此后均为城球转型为棒球做出了贡献,且尤以“纽约版本”的影响更大。
1842年,在书店经销商卡特莱特(A.Cartwright)的号召下,一群来自不同行业的纽约客约定于曼哈顿组织定期的改良版城球比赛;1845年9月23日,卡特莱特号召这些纽约客正是组织成立了名为“纽约纽约人队”(New York Knickerbockers)的球会,同时确定了著名的“纽约人规则”(Knickerbockers Rules),彼时这一规则已基本符合现代大众对棒球规则的印象。
此后,由于“纽约人规则”所规定的比赛方法具备:容易对球实施规范化打击、危险性较低、赛制时间较短以及戏剧性较强等优势,加之其方便形成固定场地来吸引观众的特点而受到了广泛传播,日益发展为规范、科学且有组织的现代棒球运动。
除以上“正史”之外,关于棒球的起源,还有另外一个广泛流传于美国民间的“杜博戴与库伯镇传说”:
传说1839年5月6日这一天,在纽约州的一个名叫库珀的小镇上,一名叫做杜博戴(Doubleday)的内战陆军军官,通过示范如何在战场上分布垒包的方式来教导一群正在游戏的孩童,并划定了钻石型的“内野”场地,由此形成了棒球运动最初的原型。
虽然这一传说曾在此后被诸多美国本土的历史学者证伪,但却最终成为了美国民众的广泛认同,拥有无法被撼动的象征意义。1939年,棒球运动百年纪念仪式召开,同年,库珀镇也成为了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棒球名人堂”的所在地。
究其缘由,不得不提的一个概念就是“美国例外主义”(American Exceptionalism)。这是一个与宗教相关的概念,回溯美国特殊的历史,受新清移民文化背景的影响颇深,自17世纪起,许多知识精英和宗教领袖便不断尝试以一种特殊的角度诠释和理解美国。他们认为,美国移民除了肩负着神圣的传承使命以外,在新自由空气和独特文化的熏陶下,也应更进一步的超越其传统的“欧陆文化”限制,形成异于外部世界的独特文化,此观念即被学者们称为“例外主义”。
说白了就是要树立一个与自己欧陆本源文化有所区别的例外文化,强调美国形象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树立属于美国本土的“民族自信”。
细想来,这与美国长久以来给世界留下的整体印象是相符合的,反映在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仅拿体育文化来举例,美国就拥有在整体上独立于全球的主流运动体系,与棒球几乎同期传入美国的板球(Cricket),就曾因其传承于英国本土的“绅士风”的色彩过于浓厚,最终被美国大众所“抛弃”。如今风靡全球的足球(Soccer)运动也同样不被美国主流文化买单,反而是更具侵略性和攻击性的美式橄榄球,在美国成为了被广泛接受的“Football”。
通过以上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棒球运动之所以能够在美国本土得到良好的发展,主要受到其广泛认同下的“例外主义”观念的影响。
拿之前讲到的板球运动为例,与美国基于对传统“欧陆文化”的“不认同”并将其抛弃的做法不同,在号召以民族主义对抗英国殖民权威,更为迫切地想要民族独立的印度,板球运动为何却一直流传至今?甚至成为了章献民族主义的主要媒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第一,在当时殖民统治的大背景下,板球被视为可培养服从与纪律的运动,这使得印度的中产阶级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装备和场地。
第二,印度的民族主义寄希望于在板球场上积极表现,尤其是以击败英国板球队的方式,证明印度民族同样具有优越的运动能力,培养国民自信心与光荣感。
第三,板球的运动形式符合印度“非暴力”民族运动的基本取向,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通过和平板球比赛的形式,有利于赢得与殖民者的尊重。
自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其体育运动形式的发展方向和侧重点均有所区别,但终究都是与本土文化“相伴而行”,与一个民族最本质的精神气质相辅相成的。正如代表中国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的运动健儿们,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勤以励坚的民族精神,以及和平友谊,公平竞赛的大国气质。
- 标签:本站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