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娱乐

体育景观环境的自然要素

  体育景观环境的自然要素,是由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构成的,其构成要素包括地形、植被、水体及气候等,在形式上则表现为高山、平原、丘陵、峡谷、江海、湖泊等。自然景观综合体现了自然的地域性,不同地理类型的自然景观呈现出不同的地理特点,如雄伟、险峻、秀丽、幽雅等。自然景观环境要素是构成体育景观环境的基础要素,亦是体育景观环境建设时应善加利用和妥善保护的资源。

  地形地貌是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必然依托和存在的依据,地形起伏构成自然景观的基本骨架。景观设计的地形考察要对其所处的地理位置、面积,所需用地的具体地形特点,地表起伏变化的状况、走向、坡度、裸露岩层的分布情况等进行全面了解。地理位置对景观规划与设计极其重要,是处于南方还是北方,城市中心还是郊区,以及地理资源等都是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面积大小也会直接影响规划与布局,如大面积的景观可以采用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形式,利用天然的地形和植物等优势进行设计。小面积的环境则可以规划得小巧、精致,运用空间变化和层次来实现丰富的景观视觉效果。图 3-4是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内结合原有地形地貌,将周围的山体、湖泊、树林与草坪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湖光山色浑然天成、优美而奇特的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有机结合体。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建成至今,历经岁月的洗礼,由于其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活动空间多样,仍吸引着无数市民来此健身及休闲度假。地形是自然景观的基本构成,不同的地形变化不仅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特征和意境,同时也对人的心境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站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远眺,开阔的视野能使人心情舒畅;漫步在平缓的林间小道会产生悠然闲适之感。在不同的地形地貌景观中运动,将会产生迥异的心理体验。自然景观的地形大致可分为平地、坡地、山地 3类。

  平地是指较为开敞的地形,视野开阔,通风条件良好,适合人群的集体活动和休息,方便人流疏散,是群体性健身和表演的好去处。

  坡地指有一定坡度的地形,斜坡可以消除视景中的幽闭感,从而丰富景观中的层次。坡地不仅通风好,而且自然采光和日照时间长,气候容易调节,有利于排除雨雪积水,有比平地便利之处。此外,坡地也增加了体育锻炼的强度。

  山地是指其斜度一般在 50°,由于山地的空间变化形成的自然景观,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丰富的地形变化增添了健身的趣味性。

  山石是不可或缺的景观要素,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山石景观以山石为材料,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做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置石作为艺术造景,供人们观赏游憩。现代社会,人们回归自然的想法日益强烈,而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完全实现,故在城市绿地中叠山置石,通过艺术加工,营造山林景色,供人们观赏、游憩,满足需求。

  置石在体育景观空间组合中起着重要的分隔、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例如,置石分隔水面空间,既不一览无余,又可丰富水面景观;置石还可隔离视线,组织空间,增加景深和层次 (图 3-5);石材的纹理、轮廓、造型、色彩、意韵等在环境中可起到点睛作用。

  在体育景观环境中,常见的山石景观表现方法有:标识石、驳岸、挡土墙、踏步、石刻、护坡、花台等,既造景又兼具实用功能;也可以作为室外自然式的设施,如石桌、石凳、石栏或掏空形成种植容器、蓄水器等,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又可结合造景,使环境充满自然气息。

  植物景观主要是指由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和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也包括人工运用植物为要素来创作的景观。植物也像建筑和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和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例如,可将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视为单体建筑,而不同的攀缘植物附着于棚架及屋顶,或将绿篱整形修剪后颇似墙体,平坦整齐的草坪铺展于地面,亦形成了不同的空间。

  植物景观的基本要素包括颜色、大小、形态、线条、质地和比例尺度等。这些基本要素的特征,是一个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整体,其在景观中的表述与创作手法、创作原则要求密不可分。

  在植物的要素特征中,颜色是植物十分重要的标识之一。颜色可以改变真实物体的三维视觉大小,对视线起到引导作用。亮色调如红色、、橘红色,使物体显得更为突出,在视觉上趋近。冷色调如绿色、蓝色和紫色,让物体视觉上趋远。灰色、黑色与白色属中性色彩,适宜做亮色调的背景底色。白色则是最富功能性的色调,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不同:在全光条件时,灿烂而清新;在光度很低时,则具有神秘感。深色调低沉富有情感,而灰色比较轻松柔和。颜色可以用来引导人们的视线到一个特定区域,冷色调中的亮色调很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

  如果要增加景观深度,可以用质地细致亮色调的物体做黑色和质地粗糙物体的背景。对于暖色调,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色调必须依次平和渐变。例如,从红色到橘红色再到。植物颜色必须跟其他要素特征一起来表达。植物颜色亦可形成不同的植物形状和形态。

  植物大小即植物三维所占据的大小,是植物要素特征中最直接、最现实的空间特征。它直接关系着景观空间的划分。植物大小是一个具有变化的要素,在进行植物设计时,必须动态地考虑植物成熟时的大小和植物初植时的大小。

  植物成熟时的大小是植物配置过程中进行空间效果布局设计的主要依据,涉及植物品种选择与配置问题。在植物景观配置设计中,主要从植物的幅度和高度方面来衡量植物的大小,对植物的干径考虑较少。植物初植时的大小是关系即时效果要求、经济性及植物本身特性的设计问题。理想状态下,植物初植时的大小最好与植物成熟时的大小接近,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即时效果的要求,但现实中这类植物凤毛麟角。在体育景观环境中,还要考虑植物根系的大小和发达程度,过大则会随着植物的生长而对场地造成一定的变形影响。

  植物形状会形成更为丰富的景观效果,柔化建筑物和地形地貌的单调,带来接近自然的形态。当重复使用同一形状时,一种要素秩序被重点导入该景观中,亦可以说是一种秩序的创立。然而,度的把握时时存在,如果过度使用,重复就会变为单调无趣,并显得刻意化。在自然生长的基础上,植物的形状还可通过修剪和依托植物色彩组合而达到目的。通常形状越特别的植物,越可考虑作为一个孤植而不是群植要素来使用,且背景越平淡,其特点衬托得越突出。围绕健身设施的植物形状 (图 3-6),或自然或修饰,协调配置下即可达到提升健身环境品质和营造愉悦心境的双重效果。

  线条是一种植物景观配置的组织手法。直线表现强烈的方向性和运动性,因而常用竖直或水平线状的植物群植来引导人们的视线到一个优美的景致点,而避开有碍观瞻的景致点。曲线使景观带有更多自然、温和、飘逸的效果。不规则直线则会使植物景观显得动态十足。

  质地是植物外在所具有的粗糙或精细表象和整体气质的综合,是植物大小、表面视觉、叶枝形态等的综合表现。从远处看,它是植物的整体视觉效果,光与影的效果是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个体或群体是上述各个要素特征的综合,在进行植物元素设计取舍时,很难面面俱到,应根据体育的需求和功能设计需要,首先确定所选元素的要素特征的优先顺序。例如,在开阔地用于遮阴的孤植木,优先考虑形态与大小,其次考虑颜色或其他要素特征。

  植物是具有一定形态、大小、色彩与质地的生命有机体,其观赏特征多种多样。首先,植物随着季节变迁和生长变化而不断地改变着色彩、质地、叶丛疏密等。植物的另一特点是能改善环境,为人们带来自然、舒畅的感觉,尤其是在建筑密集的环境中,这一特点更为突显。植物的动态变化特征具有重要作用,能否将植物的非视觉功能和视觉功能相统一,是决定景观规划设计合理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植物的非视觉功能即是生态功能,指植被改善气候、保持土壤、净化空气、保护物种等功能,在体育景观中多指提升空气环境品质的功能;视觉功能指植物在审美上的功能,如植物的色彩、花果、形态等是否使人心旷神怡等。图 3-7是同州湖景区内的自然式植物构景,通过季节变化,丰富的树木和的草地不但美化保护了山体,而且在视觉上使山体显得高大,强化了景观的线性要素和空间界定,装饰美化了空间。

  植物是表达地域性自然景观的指示性要素,也是反映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之一。植物景观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景观设计要素紧密相关。在做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一方面要考虑单纯植物的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体育场所要求,以便用好植物要素,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

  体育场馆区域的行道树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 (图 3-8),能起到夏季遮阴、冬季透光的作用,且树冠、株形整齐,易栽种和成活,便于养护。在运动场地周边应选择根系不宜过大的树种,或对根系的生长进行隔离处理,以避免对运动场地基础和面层的影响。

  灌木 (图 3-9)多用于体育场地功能区分界、人行道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降低干扰。灌木要求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耐修剪;容易繁殖,易于维护。

  地被植物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兼有美化作用。草种应选择适应性强、耐践踏的品种。此外,当选择低矮花灌木做地被植物 (如棣棠等)时,应尽可能选择能自行扩散繁殖、适宜在大面积地面种植的品种,如马蹄莲等。

  水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界最为活跃的要素。根据水体景观特点和不同性质,可把水景分为河流、湖泊、海洋、泉水、瀑布 5大类型。水的形态多种多样,或平缓或跌宕、或喧闹或静谧,而且潺潺水声和色彩斑斓的倒影,也带给人听觉和视觉的不同体会。合理利用自然水体,巧妙设计静水和动水水景,不仅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使景观类型更加丰富多样。

  水通过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增加空气湿度,降低空气温度,达到改善微环境的作用。任何形式的水体,都会使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制冷的效果。作为体育建筑外环境的基面之一,有着其他景观无法替代的动感和韵味。水面能够有效分隔空间,是外环境景观形成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可以改善小范围的气候状况,调节温度和湿度;另一方面,又可以活跃空间氛围,增添空间情趣。图 3-10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龙形水系,碧水蓝天,树影婆娑,托起银色鸟巢。水中倒影使景观得以延伸,视觉更加饱满。

  水景设计已是体育景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界的水体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形态。静态的水给人心理上宁静和舒坦之感;动态的水创造出一种热闹和、引人入胜的环境气氛。不同形态的水给人产生不同的视感。根据体育景观环境中、水的形态特征,可分为静水、流水、喷泉、落水。静水的设计是关于水体、周围、环境和水体池岸三者的设计。流水是一种以动态水流为观赏对象的水景,除了控、制水量、水深、水宽的大小来设计流水的效果外,还可以通过水渠的形状和在水、渠中设置主景石来引起景致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娱乐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亲水喷泉应运而生,可以使人参与其中,提升环境的亲和力。

  池水是城市体育空间中常用的静态水景形式,一般以水池的形式出现,根据、规模的大小,可分为点式、面式和线、点式水池

  面式水池指规模较大的水域,在整个体育空间环境中能起控制周边环境景观、的作用。面式水池在体育景观中应用极为广泛,其水面可与其他环境设施小品如曲桥、亭榭等结合。同时,池内配置山石、雕塑、水草、游鱼等,来增添水池生机,成为观赏景观。

  线式水池指细长的水面,具有一定的方向感和深度感。为避免水平面平坦而单调,可使水池深度有高差变化,并与石块、雕塑等设施结合起来。无论池水的形式如何,设计首先考虑其基本功能要求,如为戏水之用,池底要加防滑处理,其次要考虑水池的防渗、防冻及结构问题。如有池底设备的话,还需处理好池底的各种管线的进出、连接关系。

  流水在体育景观中应用较为广泛,以线的形态构成流动的水景环境,常有溪流、渠流等形态。体育空间中的流水,一般坡势应根据地势及排水条件而定。设计时应先明确其功能,进行水底、堤岸、水量、流速的调整。

  喷水包括喷泉和涌泉,以其独特的动感水体形态,广泛应用于体育景观环境中。在体育景观环境中,喷泉主要以人工喷泉的形式出现,借用动力泵驱动水源喷出,结合灯光照明设计,以及音乐、声、色、形集一体,创造出不同的喷泉形态,成为环境中的视觉焦点。根据其形态特征,可分为四类:单射流喷泉、喷雾式泉、充气泉、造型式泉等。涌泉是水体自地下向上满溢,将水面激起层层细微的波纹。涌泉的形态和流量均不大,可使环境更加清幽静谧。

  落水是利用水位高差,靠人工组织、机械传动或自然跌落,使水从高处跌落下来,形成水幕,产生动感,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一般有 3种形式:自由落瀑布、叠落瀑布、滑落瀑布。

  自由落瀑布,其水流不间断地从一个高度落到另一高度。其特性取决于水的流量、流速、高差及瀑布边口的情况。

  叠落瀑布指在瀑布的高低层中添加一些障碍物或平面,使瀑布产生短暂的停留和间隔的瀑布类型。叠落瀑布产生的光声效果,比一般瀑布更丰富多变,可以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观赏效果。

  滑落瀑布指水沿着一斜坡流下,类似于流水,差别在于较少的水滚动在较陡的斜坡上。滑落瀑布比自由落瀑布和叠落瀑布更趋于平静和缓。

  水体的动态以及多变的造型和体育建筑的刚性线条的对比给周围环境增加了活力和美感,尤其是现代水体与灯光、音响、雕塑相结合,更为环境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景观元素。图 3-11是南京市重竞技运动学校内一景,选择空手道和柔道为雕塑元素,与喷水、灯光、卵石铺砌结合,既体现了项目特点,又使景致简洁而流畅。

  水体景观的基本功能是其观赏性,能够给人带来美感,使人赏心悦目,故设计首先要满足艺术美感。水景在体育环境中的应用,不仅要满足观赏要求,还需要给人亲水、戏水的感受。因此,设计中出现了各种戏水旱喷泉、涉水小溪、儿童戏水池等,使景观水体与戏水娱乐、健身水体合为一体,丰富了景观的使用功能。

  水体景观是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结合的产品,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作品。但优秀的水景作品,应根据它所处的场馆环境氛围、体育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并和整体体育环境风格协调统一。

  在水体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景观效果,同时也要考虑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不同的景观水体、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水势,所需提供的能量不同,运行经济性也不同。通过优化组合与搭配、动与静结合、按功能分组等措施都可以降低运行费用。例如,按功能分组设计,分组运行就可以节省运行费用。平时开一些简单功能以达到必要的景观目的,运行费用很少;节假日或有庆祝活动时,再分组开动其他造景功能,这样可以实现一定的运行经济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