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娱乐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

  《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用“十個明確”系統概括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其中包括——

  習總為全面依法治國標定航向、規劃藍圖,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新境界,昭示我們黨對法治建設規律認識達到歷史新高度,必將引領法治中國建設闊步前行,為民族復興偉業筑牢堅實法治根基。

  2012年底,剛剛當選總的習出席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明確提出“要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近8年后,黨的歷史上首次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將習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

  習總指出:“我們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定不移厲行法治,一個重要意圖就是為子孫萬代計、為長遠發展謀。”

  洞察數千年風雨滄桑、治亂興衰,習總深刻揭示法治對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意義,科學把握中國法治發展內在規律,為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提供思想指針。

  2014年金秋十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

  習總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涉及很多方面,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有一個總攬全局、牽引各方的總抓手,這個總抓手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依法治國各項工作都要圍繞這個總抓手來謀劃、來推進。

  宣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決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

  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科學內涵:“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明確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框架和總體布局:“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習總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習總親自擔任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主任彰顯對法治工作的高度重視。

  3次主持中央局會會議,聽取相關匯報,對民法典編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民法典編纂工作提供重要指導和基本遵循﹔

  主持中央局會議,審議《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把黨長期以來領導政法工作的成功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

  定方向、定規劃、定舉措、抓落實,習總全面系統研究解決全面依法治國重大事項、重大問題,協調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

  翻開黨中央印發的《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邁向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路線圖”清晰可見——

  到2025年,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體制機制更加健全,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加完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初步形成。

  到2035年,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基本形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制定長江保護法是習總親自確定的重大立法任務。這是我國第一部流域法律,為長江永葆生機活力、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新的歷史方位下,法律制度如何與時俱進?習總明確指出:“人民群眾對立法的期盼,已經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在習法治思想引領下,完善立法工作格局、健全立法工作機制、堅持立改廢釋纂並舉,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高質量立法為國家改革發展穩定提供高質量制度保障。

  個人信息保護法讓你我個人信息更安全,反食品浪費法弘揚勤儉節約傳統美德,外商投資法有力推動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參天大樹”更加枝繁葉茂。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習總的明確要求,也是衡量法治建設成效的關鍵標尺。

  歷史遺留的冤錯案件能否糾正?司法機關“門難進”“臉難看”怎麼辦?“人情案”“關系案”怎麼破解?……關鍵在於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習總指出,要緊緊抓住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重大問題和關鍵問題,增強改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呼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張文中案等重大冤錯案被依法糾正,員額制改革讓司法力量集中到辦案一線,司法責任制改革實現“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檢察機關積極穩妥推進公益訴訟維護人民合法權益……司法機關面貌一新,公正高效權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更加成熟完備。

  在習總引領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更加凸顯。

  ——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人才、科技等重要支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為黨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提供制度保障。

  ——依法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挑戰﹔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習總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一次會議表決通過的憲法修正案中,“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改為“健全社會主義法治”。

  從“制”到“治”的飛躍,昭示法治建設從法律制度向囊括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的法治體系轉變,法治中國建設邁入系統全面、協同高效的新境界。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統籌兼顧、把握重點、整體謀劃,在共同推進上著力,在一體建設上用勁”

  2018年3月17日上午,人民大會堂迎來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首次國家領導人憲法宣誓。大國領袖錚錚誓言,展現以身作則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堅定決心。

  一個現代化國家,必然是法治國家。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參與、形成合力,推動全國上下厲行法治、信仰法治。

  習總強調增強法治建設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相輔相成,法治國家是法治建設的目標,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重點,法治社會是構筑法治國家的基礎。”

  2020年,國務院同意在上海浦東新區開展“一業一証”改革試點,將企業需要辦理的多張許可証整合為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証,實現市場主體“一証准營”。

  開一家便利店,原來要跑“五個証”,現在隻填“一張表”。減去的是許可証數量,增加的是市場活力。

  全面清理“奇葩証明”為群眾減負,政務服務從“網上辦”向“掌上辦”延伸,嚴格規范執法讓權力不再“任性”,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加強行政決策執行與評估……法治政府建設換擋提速,依法行政成為各級政府鮮明印記。

  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確立到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的總體目標和各領域分目標,為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伴著楓溪江的潺潺流水,“楓橋經驗”從浙江紹興諸暨市楓橋鎮出發,近60年來在全國各地落地生根、枝繁葉茂。

  習總明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楓橋經驗’的重大意義,發揚優良作風,適應時代要求,創新群眾工作方法,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

  和諧社會,應該是法治社會。習總指出,要加快實現社會治理法治化,依法防范風險、化解矛盾、維護權益,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

  掃黑除惡讓城鄉更安寧、群眾更安樂,依法治網保障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維護“朗朗乾坤”、聚焦“急難愁盼”、辦好“關鍵小事”,讓人民群眾切實收獲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到2025年,‘八五’普法規劃實施完成,法治觀念深入人心,社會領域制度規范更加健全……”中央印發的《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對法治社會建設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

  習總深刻闡釋法與德的關系:“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治和德治不可分離、不可偏廢,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

  民法典旗幟鮮明鼓勵見義勇為,英烈保護法推動形成尊崇英烈的良好社會氛圍,最高法、最高檢、聯合發文厘清正當防衛認定情形……法治德治相得益彰,助推社會風清氣正,煥發中華民族“精氣神”。

  五千年中華文明,蘊含構建在道德基礎上的法律價值系統,承載豐富的國家與社會治理經驗。深入發掘、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習法治思想的真理力量激發中華法治的蓬勃生機。

  在習法治思想科學指引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投身全面依法治國偉大實踐,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砥礪前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健全,法治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一個經濟發展、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的法治國家,正大踏步向我們走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