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体资讯  体育娱乐

体育总局:“双减”后体育老师严重不足,探索退役运动员兼职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副司长姜庆国26日表示,在“双减”背景下,体育老师严重不足,正探索优秀的退役运动员到学校兼职体育老师的做法。

教育部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8年8月以来相关部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情况。会上,有记者问:在“双减”的背景下,体育总局在加强儿童青少年体育工作方面有哪些打算?

姜庆国介绍,在“双减”背景下,体育工作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不断提升,为此总局党组也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此项工作。体育总局下一步要从几个方面开展:

一是仍然要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好体教融合的相关文件。“双减”政策以后,国家体育总局昨天发布了体育“十四五”规划,很快也会发布青少年体育“十四五”规划,也会把这项工作纳入“十四五”青少年体育规划。

二是继续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每年开展的U系列赛事,各年龄段、各区域不同,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五年来,已经组织了将近3700场比赛,参加人群近1000万人。通过这个U系列赛事,也发现了一些好的苗子,比如在东京奥运会上夺金牌的全红婵、杨倩都是从这个渠道打通上来的。今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跟教育部等几个部委下发了“奔跑吧•少年”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参加这项活动的青少年已经达到了200万人次,预计在年底将会达到500万人次。

三是针对在“双减”的背景下,探索优秀的退役运动员到学校兼职体育老师的做法。王登峰司长介绍,“双减”背景下,体育老师严重不足。举一个例子,我们这次去支教,有一个学校,2600个孩子,只有2个体育老师,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怎么办?现在有些省市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四川省组织一些优秀运动员,包括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亚运会冠军,让他们到学校兼职体育老师,采取了先上岗、后培训的模式。这种模式现在看来,学校、家长、学生非常欢迎,因为有些体育老师的专业化程度没有这些运动员高,他们去培训了以后,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加专业的训练,而且方式方法比较准确。

四是在“双减”的背景下,推行社会体育俱乐部进校园。体教融合文件第5条当中也谈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优秀的体育俱乐部进校园。体育老师现在的压力很大,每天要保证上好体育课,3点半以后提供课后服务,体育教师不够怎么办?现在各地也探索了一些比较好的做法,比如去调研的时候,广西桂林的榕湖小学,有20多个俱乐部进入了校园,比如乒乓球俱乐部使用学校免费提供的场地,家长出很少的钱就可以让孩子得到专业的训练,所以也非常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欢。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第六部分,“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内容中提到:落实《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制定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制度,制定体校等体育系统教师、教练员到中小学校任教制度和中小学校文化课教师到体校任教制度。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的渠道,探索先入职后培训。

国新办在就《体育总局 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意见》的出台,如何帮助或者更好地促进孩子们强身健体、健全人格,做到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对此,李建明指出,“青少年是国家和家庭的未来,所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面进步,应该说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体教融合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要促进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加强,来促进青少年提升体质和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体教融合使我们的体校教育特别是文化教育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能够进一步补短板。”

李建明指出,通过这次体教融合文件的出台,下一步在深化政策措施方面,有以下工作:

一是动起来。通过加强学校体育,开齐开足体育课,让青少年学生更多地参与体育运动,能够更多地参与户外的运动,同时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在运动中能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使之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这次疫情期间,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比较少,特别是户外的活动比较少,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在动起来这个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技能是首要的。

二是亮起来。学校体育包括传统校也好,特色校也好,正是因为学生热爱体育,体育锻炼也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使教育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和释放。所以,体育成为学校里全面发展的一大亮点。而要实现这个亮点,不仅需要有传统、特色,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学校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水平。“因此,我们把这次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改革也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在学校里让更多体育教师得到系统的培训,优秀退役运动员今后可以通过先入职、后培训的方式进入到学校体育教练员、体育教师的岗位。今后可能在学校里除了有体育老师,还会有教练员岗位。同时,我们会让体校成为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通过体校教师和教练员,培养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提升青少年体育水平。”李建明表示。

三是活起来。通过体教融合能够更好地整合各方面资源,真正实现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有机融合。我们除了要做强学校体育,要改革深化体校教育,还要大力推进社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这样能够让社会力量、社会资源也充分进入学校,丰富课余体育活动,提升课余体育质量。

李建明表示,通过深化体教融合,主要目的是要促进和提升青少年的健康素质。

另有记者想了解在培养学校体育教练员方面,包括怎么样去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

对此,李建明称,首先是学校目前主要还是体育教师,所以体育教师的培养,教育部有一套长期实行的计划,并且在认真实施。

“我们这一次的体教融合的意见里提出了很多新的设想和措施,主要是今后对于一些优秀的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能够进入到学校里。进入到学校里,根据教育法的规定,现在有个很大的政策上和法律上的要求,就是要考取教师资格证。为了解决符合法律的要求和学校需要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问题,可能我们会在实践中来尝试探索。有些能够拿到教师证,我们可能聘他为体育教师,有些我们可能会设置专门的教练员岗位,让他们的体育专业的特长能够更好的在学校体育里面得到发挥。因为体育教师更多的是更全面的一种教育,而教练员是更专业的技能传授和培养。”李建明表示,因此,让他们能够很好的进行一些结合,现在在一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一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人才比较多的地方,已经开始在这些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李建明称,“所以,我们把这样的一些实践中探索的好的经验变成政策,鼓励各地在这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创造一些新的经验,目的也就是要提升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随着“体育进中考”的推行,体育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体育教师的地位迅速提升,抢手程度水涨船高。一方面“需求”短时间暴涨,另一方面“供给”还是那么多。这种阶段性的供需失衡局面,很可能还会持续。为此求解,各地可说是各凭本事、各显其能,诸如探索退役运动员兼职等尝试,无疑是个不错的思路。

传统模式下,中小学体育教师最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也即师范类院校的体育系和体育类高校。数年前的招生规模,决定了现阶段的师资输出能力。很显然,这其间是存在时差和滞后效应的,并且该局面大概率还会持续数年。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就算此类专业院校加快扩招、培养更多体育教育人才,也无法填补不了现在的体育教师缺口。最可行、最立竿见影的办法,其实还是要诉诸于对“存量资源”的调动。

严格来说,体育教师不足的问题,一直就是存在的。以往很多学校的对策是将就凑合,让其他科目的老师随便就把体育课兼了。其本质,就是敷衍了事。然而时至今日,这种“糊弄学”玩不转了,不仅家长们不认可,主管部门那也通不过,学校自己面对“体育进高考”的压力也不免心虚。聘用更多、更专业的体育考试,成了很多学校的当务之急——这是补短板,也是还“历史欠债”。至于此,无论是引入退役运动员,还是和职业俱乐部合作,似乎都是现成的解决方案

退役运动员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其专业性更高,训练的科学性更好。这些对提高中小学体育课程运动效能,以及防范学生运动伤病,都是大有裨益的。当然,在这一大的行动框架下,也有很多具体细节需要思考。比如说,如何吸引退役运动员进校兼职?须知,在全民健身、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一群体的就业门路广、薪酬价码高,要怎样说服他们兼职当体育老师呢?再者说,很多地方都采取了“先上岗后培训”的方式扩充体育师资,某些隐患同样不可不防。

化解“体育老师严重不足”,既要有短期对策,更要有长期安排。解决现阶段的供需矛盾并不难,难的是实现长久的、稳定的供需衔接、供需平衡。体育教育稳定化、规范化、可预期化,这对于从根本上保障体育师资至关重要。

来源:封面新闻、 中国新闻网

这个知识太重要了,请分享给朋友们看看吧,大家都会感谢你~

|智慧中国

1 8 8 3 1 1 8 3 2 1 3

【场馆园区综合体规划设计、投资运营、智慧提升&体育文旅产业融合、资源梳理、活动组织】

编辑:生态燕行

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及时更正删除!

05超女 http://www.xinzhiliao.com/rq/ertong/1258.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如何网站推广,应声而出,无内衣透明装走秀,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