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娱乐

体育要远离“鄙视链”

在一线城市,体育培训已逐渐成为少儿“标配”,大部分父母都有着苦心的考量,一个是经济账,一个是前景图。一方面,大众体育项目火爆,而另一方面,高尔夫、马术、帆船等小众项目,也在悄然升温。与体育培训相关的,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鄙视链图谱:马术>高尔夫>橄榄球>冰球>围棋>游泳>跆拳道。家长们为了不让娃输在起跑线上,也是操碎了心。

兴趣班里的“鄙视链”:越“冷门”越“烧钱”越“高贵”

儿童兴趣班,原本是孩子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的课外培训,一些家长为孩子挑选兴趣班时不以孩子兴趣为参考,而是认为越贵、越冷门的兴趣班,越“高大上”。

不少家长有类似观点。“很多人都说,学古筝、扬琴、吉他不上档次,学钢琴、小提琴的人又太多,要学就学一门罕见的,对孩子发展有好处。”长沙的何女士说。“物以稀为贵,在兴趣班选择上也是越冷门越烧钱。”长沙市一位音乐老师说,“比如一把竖琴价格在10万元到20万元,找个好的老师更是难。正是由于学习者少,家长咨询时反而更感兴趣。”

在体育、棋类兴趣班中,也存在一条越来越明显的“鄙视链”。“足球、篮球、游泳、跆拳道都司空见惯了,现在受家长追捧的是棒球、橄榄球、击剑、冰球、高尔夫、马术”“在棋类运动中,会下围棋的代表智商高、聪明,学国际象棋的鄙视学中国象棋的,军棋、五子棋、跳棋更是入不了眼”,网友们纷纷留言称。

“鄙视链”背后的焦虑与虚荣

多位受访者坦言,身边确实存在部分家长为孩子挑选所谓“冷门又高大上”的兴趣班。其中不乏有的孩子对此类兴趣班真感兴趣,但更多是家长的“升学小心思”以及攀比、虚荣、焦虑等心态驱动下的非理性消费。

长沙市民陈女士为8岁儿子报了马术课,一节课600元,但这只是课时费,后续买马术装备、到各地参加比赛的费用更高。尽管家境不错,但高昂的费用让陈女士不得不缩减其他开支,可她依旧坚持让孩子学习。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心思,现在一些地区的中学,特别是名校都有乐团,会罕见西洋乐器的孩子少,这类特长生容易被名校招录,竞争压力小,演出机会多,下一步也容易被大学的乐队吸纳。”一位中学教师告诉记者。

兴趣班“鄙视链”受追捧之下,家长的“焦虑”心理呼之欲出。“课外兴趣班不是在培养你的孩子,就是在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学什么都要学到上游,否则等于没学。”一位家长认为,面对激烈竞争,孩子选择兴趣班实际上就是选择竞赛“赛道”,参赛选手基数、难度、获奖率等参数尤为重要,因此“曲高和寡”的项目备受追捧。

据了解,很多家长挑选“高大上”兴趣班的另一个原因,是看中其背后聚焦了财富、资源的“社交圈”。“如果孩子学的是马术、高尔夫,他的兴趣班同学身后是能支付起高昂学费的家庭,交这样的朋友,对孩子未来发展有很大好处。尽管我家孩子才5岁,但事事都要为他想到前面……”长春一位家长在朋友圈上说。

“孩子的兴趣班仿佛成了父母眼界、能力的体现,如果孩子学跳舞、画画,感觉都拿不出手。”很多家长称自己陷入“角逐”中,深受其累。

让兴趣班回归“兴趣”本质

“兴趣班‘鄙视链’深藏很多认知误区。一些家长认为冷门科目容易学成,其实结果恰恰相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一位教师透露,“一些科目在国外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在国内师资少、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不仅缺乏系统的评价体系,以后实用场景也有限。即使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去学习,也不见得效果好,只是图个‘噱头’而已。”

“学体育强身健体,学音乐陶冶情操,学棋锻炼思维。虽然众多科目各有差别,但都是培养孩子的能力和课余兴趣。大众项目更容易让孩子结交朋友,比‘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的项目对孩子的提升可能更大些。”长沙家长刘女士说。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丁加勇认为,兴趣班说到底是“兴趣”,讲究的是孩子自己的意愿和选择,但如今众多兴趣班如雨后春笋,实则更多是家长在“选择”,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孩子身上。

“被家长裹挟的孩子们,有的的确在兴趣班中找到了乐趣,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发挥所长、激发潜力,但也有一部分始终是被迫遵从家长的要求,只因那是家长眼中‘应该掌握的技能’,或是‘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久而久之,兴趣不仅没有被激发,反而在兴趣班中彻底失去兴趣。”丁加勇说。

“最重要的是要让兴趣班回归本质含义。”吉大附中力旺实验中学老师王吉宏说,在报兴趣班时,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聆听孩子的选择,切勿贪多求全,给孩子造成负担。

调查:仅三成受访家长 从来没报过体育班

广州六边形体育公司在去年底做过一项专门关于家长对体育培训看法的专门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七成家长表示,孩子在学校里除了体育课外,没有参加其他体育锻炼。

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各项体育测试成绩,仅一成家长表示“基本满分”;22.39%的家长表示“个别项目满分,大多数优良”;占比最多的是“部分优良,部分合格”,占34.83%。

对于校外体育锻炼情况来看,28.36%的家长表示从来没有参加过,占比接近三成。每周有一次的占22.39%,每周两次的占3.48%,每周三次及以上的占4.48%。占比最多的是,41.29%的家长表示“曾经有,现在暂停了锻炼”。

在校外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上,最热门的要数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项目,占比46.9%;其次是游泳30.34%;第三是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占比24.83%;跑步、田径占比19.31%;舞蹈、健美操占比9.66%;跳绳占比8.28%;武术、跆拳道等占比3.45%;其他项目占比15.17%。

报体育班并不能只是家长一厢情愿。认为能促使孩子自觉主动锻炼的原因中,按照重要程度,家长认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提高体育成绩、兴趣特长和减轻学习压力。

商家各种招数揽生,2岁幼儿也成潜在客户

此外,体育培训机构招生范围跨度非常大,从2岁到18岁。

2岁的小孩如何上体适能课?某机构课程顾问表示,该机构会有专业的体态检测和纠偏,包含水平测试和情商测试;在情景化的课程体系中进行训练,提升身体的平衡度、敏捷度和柔韧度;在训练中也可以进行团队合作,提升社交能力。

当然,也有课程顾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女士说,她的宝宝今年快满3岁了,胆子比较小,她觉得应该让孩子多运动一下,学会自主地探索。“我听说少儿体适能馆比较好,所以就去咨询了一下,不过感觉课程顾问的说辞就像背台词一样。”李女士称,顾问会把体适能说得天花乱坠,“说适当进行锻炼,性格上有明显的变化,以后上幼儿园也不会有太强烈的分离焦虑。如果缺少必要的体适能训练,则会导致自我表达能力差,情绪化严重,缺乏安全感,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对外界突然的变化反应迟钝等。”李女士表示,“说辞有点太夸张了。”

如果说家长给孩子报名各种学科的校外补习班、培训班,目的就是为了升学考试考出一个好成绩的话,那么近年来校外体育培训班火热的背后,原因却没有那么单一。除了受到近期盛传的“体育进中考”政策的影响,很多家长开始未雨绸缪,给孩子报名各种体育培训班以外,还有很多家长给孩子花钱进行校外体育培训的目的,则包括了锻炼身体、减肥、长个子等等。

不管怎么说,能够有这样的意识,让孩子参加校外体育培训,都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普遍紧张,体育锻炼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而体育锻炼正是减少“小胖墩”和“小眼镜”,提升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必要途径,也是最佳途径。

然而在社会上各种体育培训班如火如荼,广大父母家长也趋之若鹜,双方一拍即合的同时,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也开始出现,其中备受质疑和诟病的,就是体育培训鄙视链的产生。简单点说,就是在一些学生和父母看来,越是小众化的体育培训项目,越是培训费用昂贵的体育项目,也就越高级,越有“面子”,相反,那些大众化、比较常见的体育培训项目,则就处于“鄙视链”的下端,往往被人瞧不上。

根据在网络上流传的鄙视链图谱,也就是马术>高尔夫>橄榄球>冰球>围棋>游泳>跆拳道,从中不难看出,排在前面的体育运动项目,高端则高端,优雅则优雅,但是往往花费不菲,如果没有雄厚的家庭实力,根本承担不起。那么如果一些家长仅仅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在班级被人歧视,或者为了有“高人一等”的感觉,明明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也要进行这样的体育项目培训,无疑就有打肿脸充胖子的嫌疑。

更加重要的是,我们送孩子参加校外体育培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锻炼他们的体魄和意志,培养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在这种情况下,理应根据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来选择,而不是仅仅为了争一个鄙视链靠前的位置,或者是为了在未来接触“上层人士”。这样既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也会因为孩子从心里并不喜欢一些所谓的高端项目而导致培训锻炼效果事倍功半。

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及时更正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