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社区运动会促进体育强国建设
在体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大力发展全民健身达到全民健康才能更好地为实现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起到保驾护航作用。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化率的提高,新时期的居民社区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集自然与人文要素于一身的共同体,具有服务、互助、商业、共享等多元功能。基于此,社区通过举办运动会积极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既可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储备,又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还能更好促进社区人际关系、社区文化及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一、举办社区运动会的必要性
(一)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健康观念,增强体育意识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社区这个集自然与人文要素于一体的功能多元的“有机体”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功能,逐渐发展成为城镇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当然,需要正视的是,社区的发展与居民体育意识的增强并不一定是同步的,有时候甚至存在脱节的现象。目前,我国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将要面临社区大力发展和体育大力发展的双重机遇,这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即社区异质化人群的差异化需求为社区的管理带来了多层次的要求。实际生活中,社区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受工作压力大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但仍缺乏锻炼意识,这种情况令人担忧。“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要清醒认识到“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还有大量的工作亟待完成。因此,通过举办运动会等体育活动,敦促社区成员形成健康观念,增强体育意识,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实现。
(二)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实现多元化功能
社区举办运动会等体育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居民形成体育的自觉意识,以组织体育比赛促进全民健身;另一方面,社区运动会还利于发挥社区体育的文化功能,促进居民社区文化认同与和谐社区建设,塑造具有共同价值理念的社区体育文化,强化集体存在感和个人归属感,增强居民的规范意识。
举办社区运动会除了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娱乐等体育需求,还在经济、教育、政治、社会、文化、卫生等层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方面可以带动相关消费,如餐饮、服装、健身器材设备等。教育方面可帮助居民构建更为科学、健康、先进的生活方式。政治层面,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健康的消遣方式,缓和了部分紧张的邻里关系,增强规则意识,促进相互理解、互帮互助、推动社区向安定有序、和谐文明方向发展。社会层面,能够增加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增进居民对社区的情感,促进社区的整体建设。文化层面,可以促进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卫生方面可以促进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整个社会卫生事业的整体进步。
(三)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扎实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体育强国”战略目标及相关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社区举办运动会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在涉及人民群众的健康方面,“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观念,将全民健康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在工作推进和实际落实方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围绕健康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阐述,给予了健康事业战略性的政策保障和工作导向。尤其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及“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并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拓展利用城乡空间、提高学校场地利用率,以及推动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管理服务网络平台提出了要求,为社区运动会规模化的举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支持。
二、社区运动会的实施路径
(一)协调联动部门,做好顶层设计
举办好社区运动会,要清楚基本国情、社情和民情。要正视我国正处在向老龄化社会快速迈进的基本国情,要全面了解社区的规模、坐落位置、文化氛围、体育场馆设施等情况,对社区居民的收入、性别、年龄、职业等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举办社区运动会之前作出前瞻性的考虑。社区运动会可以通过两种形式展开:一种是政府主导型,即依托政府行政职能部门,以各级体育局、民政局、文明办为主体,在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共同参与下,自上而下开展;另一种是社会自主型,即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主办,群众自愿、自主、自治开展。社区运动会不同于大型运动赛事,要凸显自身特色,目标不应瞄准运动成绩,而以号召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增进邻里交流为主,并以居民参与率与满意度作为评判标准。相关部门要充分调研居民意愿,结合社区情况设计好运动会基本方案,同时,将方案与社区实际结合,发挥特色优势,做到社区全辐射、居民全覆盖、经费预算合理、场地利用高效,充分满足居民健康需求。
(二)建立工作机制,做好配套服务
筹办社区运动会并非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事,既要求内容亲民化,又要求服务专业化,相关部门应充分做好组织保障与配套服务,将持续提升居民健康观念与素养贯穿始终。一是提供政策与组织的保障,统筹设计好优化方案。二是加强场地与设施的服务,保障社区运动会持久地开展。三是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由专业人士负责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对居民的运动风险与安全教育,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四是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推进社区运动会合法、合规、合理地举办。五是建立温情的评估体系,帮助居民更好地认知运动会,积极主动参与组织运动会,以利于运动会的提升与改进。
(三)凝聚社区力量,搭建和谐心桥
筹办社区运动会,有利于打破社区体育活动强身健体的作用边界,有利于促进社区人际关系、提升居民健身意识,进而有利于塑造共同的社区集体文化。一方面,构建社区特色体育文化。社区运动会的吸引力靠的是组织人员的精心设计与日常体育文化氛围的渲染。建议社区工作人员日常加强对社区居民体育特长的挖掘,培养社区运动社群,增强运动会的感召力和辐射力。另一方面,塑造社区特色体育精神。在日常活动中增强体育的趣味性,以健康为目标,逐渐形成社区特有的体育精神,让“团结、友谊、和谐、进步、尊重”等理念深入人心,让居民形成体育自觉与体育自信,增强居民秩序感和归属感。各社区之间也可开展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搭建连心桥,共谱和谐曲。
(四)目标明确集中,工作专业高效
社区运动会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因此,要多举办“小、精、趣”的系列运动会,培养社区运动人口和群体,增强社区运动会的吸引力和带动能力。从形式上看,社区运动会在内容上主要以趣味性、大众性为主,体现普及性,淡化专业化,在服务上则要坚定朝着专业化发展。专业化的服务不仅能保障社区运动会安全、持久地开展,更能将体育与健康的专业观念传递到每位居民心中。为了达到这种专业化的服务,首先要加强混合型专业人才的引进。其次,社区运动会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要有组织、有计划,由专业人士负责安全应急预案,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同时,还要加强对居民的运动风险与安全教育,让居民学会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最后,社区运动会要有监督评价机制,监督以保证社区运动会合法、合规、合理地举办,对本次运动会进行总结和对下次运动会提建议。
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举办好居民社区运动会并持之以恒开展群众体育,可以有效推进落实体育强国战略,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助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系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 博士 研究生导师)
(转自4月19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智慧中国
1 8 8 3 1 1 8 3 2 1 3
场馆/小镇/园区/规划/设计/运营/智库/产业/融合
体育小镇场馆园区综合体规划设计、投资运营、策划咨询、智慧提升、赛事组织&体育文旅产业融合、景观建设、园林绿化、智库共享、文创研发
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及时更正删除!
- 标签:破法之眼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
-
人民日报“走向冬奥”:播撒冰雪运动的种子
“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正在影响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渐…
- 2021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
- 碳排放管理员、管廊运维员……这些新职业有了大舞台
- 一滴血让失散十八年亲人重新团聚
-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175987176例
- 乌东德水电站有多"牛"?数据带你看→
- 破解"网瘾老人"难题须疏堵相济
- 国家体育总局:用“动商”概念认知体育内涵
- “白银事件”后该如何办赛?上海给出答案!
- 更新教育观念,围绕健康开展体育教学
- 2020年“体育消费账单明细”发布,展现您的消费习惯和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