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娱乐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民族体育文化自中华民族诞生伊始,不断吸收其它文化的精华,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文化形态。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强调:“挖掘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发挥区域特色文化遗产的作用。”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和产业扶持力度,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助力打赢边疆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脱贫攻坚战;引导社会力量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业相结合,利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休闲旅游等项目,通过组织开展本民族、本地区特色的传统体育赛事、活动、表演,宣传体育旅游资源,扩大市场影响力。”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概念离不开 “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是由各民族创造的、为获得增强体质的技能而进行的娱乐竞技和教育的一种综合性文化形态,是各民族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方式的一种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民族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具有各民族自己的特征①。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是指是利用可开发成为旅游资源的民族体育项目作为主要旅游吸引物,以游客观赏或参与体验为主要活动形式,以静态陈列、体育赛事、民俗节庆表演等为主要展演方式而进行的旅游活动。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休闲性、健身性等特征,并且含有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借助旅游的载体,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得到有效的挖掘及弘扬,并被更多的大众熟知。近年来,在政策推动、市场拉动等的条件下,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面临着主观或客观等诸多问题,制约着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系统梳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特征、发展模式、制约因素,提出发展趋势及相关建议。

01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特征

一、

特色鲜明的民族性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项目具有特色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民族性是对于特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类型的最高层次的抽象。各个民族长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体育文化,如藏族的赛牦牛、侗族的哆毽、彝族的跳火绳、朝鲜族的跳板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又反映出各民族的审美情趣、生活习俗、劳作方式、宗教祭祀等特点。作为民族体育旅游的开发与发展,也必然具有了鲜明的民族性的特征。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三门镇同烈村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举行“花炮节”,当地的瑶族民众开展一系列非常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活动,如花炮巡游、抢花炮、顶竹杠、水田拔河等民族体育活动,吸引了上万名中外游客观赏体验。抢花炮活动历史悠久,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娱乐性,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充分体现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特色鲜明的民族性的特征。

二、

差异显著的地域性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具有差异显著的地域性特征。每一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下产生的,如我国北方地区地域广阔、气候干燥,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主要感受的是赛马、射箭、摔跤、狩猎、冰嬉等项目;南方地区山水如画、气候温和,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更倾向于体验赛龙舟、踩高跷、跳竹竿、抢花炮等项目。不同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差异,必然为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抹上了地域性的特征。

不仅地域差异造成了民族体育项目的不同,即使同一种民族体育项目也可能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赛龙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发展较好的项目之一,特别是端午节的龙舟赛更能吸引众多游客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我国的龙舟由于地域不同而在形制、功能上差异较大。单形制上划分,就有27种之多,如福建福州型、湖南汨罗型、湖北蕲春型、重庆奉节型、四川泸州型、江西野鸭型、广东顺德型等等,展示了差异显著的地域性特征。

三、

功能多元的综合性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具有功能多元的综合性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具有健身功能、观赏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等。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体验和参与过程中,健身功能即得以体现;而对于有些难度系数较高、技术要求较高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观赏功能更加突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观赏或体验,娱乐功能予以显现,同时也能感受民族体育文化的表达方式、表达含义等,教育功能也得以展示。整体来说,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具有功能多元的综合性特征。

布依族的划竹排比赛、壮族的舞狮、苗族的猴儿鼓舞及芦笙刀等,体现着舞蹈、美术、文学、音乐等多种表现方式。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不仅仅是民族体育技艺的传承,更是蒙古族民众的英雄精神、平等自由等精神价值的体现,在健身、观赏、娱乐、教育等多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显示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功能多元的综合性特征。

02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模式

01

依托“旅游节事”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

1.通过旅游节庆活动的举办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

民族节庆活动通常伴随着民族体育项目的展演,如蒙古族每年七、八月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对于蒙古族民众的生活来说具有重要的地位及意义。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十九届旅游那达慕大会的举办,吸引了旅游业界代表、新闻媒体代表、农牧民、游客等近5万人参加,说明了通过民族节庆活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对于游客来说吸引力较强。

表1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那达慕”大会

名称

地点

活动内容

备注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那达慕大会

格根塔拉草原

搏克、射箭、赛马、走马表演;民族歌舞;套马、驯马、马术表演;搭建蒙古包等活动

自1990年开始,每年7月25日至31日;目前举办29届

成吉思汗那达慕大会

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

“男儿三艺”、蒙古族马术表演等

自2005年开始,每年七八月间;目前举办 15届

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

鄂尔多斯

“男儿三艺”,马术表演及竞技活动

首届2010年8月 11日至18日;两年举办一次,之后改为三年举办一次

中国·锡林浩特国际游牧文化节

锡林郭勒草原

锡林浩特游牧文化节那达慕等系列节庆活动

首届始于2004年,目前举办16届

“吉鲁根”苏尼特文化节暨那达慕大会

希日塔拉草原

“男儿三艺”及其他传统竞技项目比赛、乌兰牧骑文艺会演等多项赛事及活动

首届始于2011年8月6日,目前举办14届

风筝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也是人们传统的娱乐健身活动项目,19世纪30年代是风筝活动由民间娱乐向体育运动发展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山东的风筝活动日益兴盛。山东省潍坊市的国际风筝节从198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十六届,有效地带动了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2019年的国际风筝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5个国家(地区)以及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800多名风筝爱好者参加,风筝节包含了风筝锦标赛、万人放飞和歌舞演出等活动,开幕式的现场汇集了海内外观众近10万人。

此外,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少林功夫作为中华武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少林寺的武术旅游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展也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郑州的国际少林武术节从1991年开办以来,成功举办了十二届,积极地推动了少林武术的传播和传承。2018年的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有8万多名武校学生参演,同年的嵩山少林武林大会在为期两个月期间,共计吸引了近60万游客体验少林功夫。广西壮族的“三月三民族体育炫”节庆中“独竹漂”、“抢花炮”、“高脚竞速”、“板鞋竞技”、“陀螺”等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侗族的“摔跤节”、苗族的“爬山节”、藏族的“羌塘赛马节”等都融入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通过体育赛事的举办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不仅仅能在民族节庆活动中有较好的展现,随着体育赛事的日益兴盛,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借助体育赛事也得到了积极的开发和发展。如龙舟竞渡,是我国带有浓郁的传统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我国的龙舟竞渡已经形成了以中国龙舟协会为首的赛事管理体系,每站中国龙舟公开赛运动员在400-800人次不等,而中华龙舟大赛的参赛运动员则在800-1000人次不等。2019年6月15日的“龙腾潇湘·2019”湖南传统龙船赛(沅陵站)吸引了近10万游客、客商欣赏龙舟竞渡比赛,有传统龙舟文化展演、抢红、游江、传统龙舟表演赛、竞技赛等活动。

表2 2019年度主要龙舟赛事

时间

地点

赛事

3.7-3.8

4.20-4.21

4.27-4.28

5.11-5.12

5.13-5.15

5.18-5.19

5.25-5.26

5.25-5.26

6.1-6.2

6.6-6.7

6.6-6.7

6.6-6.7

6.15-6.16

6.15

6.29-6.30

7.6-7.7

7.20-7.22

8.20-8.25

8.31-9.1

9.9-9.11

9.20-9.21

9.20-9.21

10.26-10.27

11.9-11.10

11.16-11.17

12.7-12.8

海南 万宁

湖南长沙

四川遂宁

江苏淮安

江苏淮安

江苏盐城

湖北荆州

厦门集美

上海普陀

福建福州

海南澄迈

贵州铜仁

成都金堂

广州

四川简阳

甘肃天水

山西太原

泰国

山东潍坊

河南郑州

南京六合

上海青浦

广西昭平

重庆合川

福建南平

海南陵水

2019年中华龙舟大赛

2019年中华龙舟大赛

2019年中国龙舟

公开赛

2019年中国龙舟

公开赛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龙舟项目预赛

2019年中华龙舟大赛

2019年中国龙舟公开赛

2019海峡两岸

龙舟邀请赛

2019年中国龙舟公开赛

2019年中华龙舟大赛

2019年中国

龙舟公开赛

2019年中国龙舟

公开赛

2019年中国龙舟

公开赛

2019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

2019年中华龙舟大赛

2019年中国龙舟

公开赛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龙舟项目决赛

第十四届世界龙舟锦标赛

2019年中国龙舟公开赛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龙舟项目比赛

2019年中华龙舟大赛

上海青浦世界华人龙舟邀请赛

2019年中国龙舟公开赛

2019年中华龙舟大赛

2019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总决赛

2019年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

舞狮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佛教传入中国才兴起。每逢节庆或重大活动,一般有舞狮助庆。南狮北狮风格亦不相同,各具特色。从2005年南狮发源地西樵镇举办第一届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以来,每年举办的“五一”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以及“十一”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赛事品牌。2016年,西樵山狮王争霸赛还被评为了“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每一年狮王争霸赛能吸引过万游客观赛,利用舞狮的体育赛事促进了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

整体来说,不论是利用民族体育的节庆活动或是赛事活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对于当地的旅游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对于挖掘当地的民族体育项目及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民族传统体育节事旅游”是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主要发展模式之一。

借助“舞台演艺”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

“舞台演艺”也是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主要发展模式之一。舞台演艺具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借助舞台演艺实现文化的再生产是文化社会化功能的积极表现。同时,舞台演艺也是开展夜间旅游的旅游产品表现方式,能够体现文化的原真性,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武术为民族体育舞台化的代表,出现了《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泰山功夫传奇》、《梦幻武当》、《功夫诗·九卷》、《风中少林》、《神话武林》、《梦幻太极》等等。武术表演类的舞台演艺对于地方旅游发展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其中,《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从2007年开演以来,累计演出3000多场,仅2018年版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9个月共计演出279场,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23万人次,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广泛赞誉;《泰山功夫传奇》是我国第一部以“功夫”为题材的舞台剧目,自2004年首演以来,数次在国内外巡演,演出场次已超过8000场,累计观看人数达到上亿人,通过舞台演艺的方式为观众展示了多种武术门类,如太极拳、通臂拳、迷踪拳、八段锦、象形拳等等;大型太极功夫秀《梦幻武当》从2013年开演以来,吸引了数十万的观众观看演出,仅2018年就演出了120余场,接待游客共计5万余人。其他跟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演出如湖北黄陂的实景马战表演《花木兰印象》、宁夏灵武市的实景马战演出《北疆天歌》等等演出内容也较为丰富。

借助“舞台演艺”模式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对于民族体育文化的深入挖掘、有效开发及利用来说意义重大。“舞台演艺”为游客提供了了解民族体育文化内涵、精神、表现形式等的途径,也增加了游客旅游的时间、丰富了可体验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体系。

培育“体育小镇”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

“体育小镇”是近些年受到关注较多的一类区域。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下发《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体群字[2017]73号),开启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在通知里提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要有独具特色的运动项目文化或民间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为引领……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小镇依托人文资源发展民族民俗体育文化”。

随后体育总局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共计96个),其中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可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就是颇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小镇。通过对当地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及研究,利用3D多媒体、墙体文化、演艺、陈列室等多种体验形式,向游客展示了阿细跳月、阿细霸王鞭、阿细祭火等民族文化,当地还流传着阿细摔跤、阿细斗牛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民族特色体育小镇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天堂寨大象传统运动养生小镇也是国家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该小镇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传统体育运动为特色,以国际气联、国际气功中心赛事活动等为依托,打造健康赛事、康复理疗、健康管理、健康食品为目的的传统运动养生小镇,同样是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体育小镇进行旅游的打造、开发;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同样是国家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该区是道教宗师张三丰感悟太极之道、创立太极拳之地,有“太极之源·仙道金台”的美誉,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有太极拳训练站点40余个,全区练习太极拳的人数共计近10万人,是我国武术文化产业的重点地区之一。此外,京津冀地区的武术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占京津冀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77.56%(以国家级、省市级、市区级公布的数量之和统计),特别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沧州市、河北保定市的武术类项目较多,并且天津市宝坻区、河北省沧州市、南宫市、深州市、永年县、文安县、大名县、邯郸峰峰矿区等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武术之乡”,对于武术类体育小镇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培育“体育小镇”模式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一方面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体育惠民、扶贫攻坚,利用当地的民族体育文化及项目吸引游客,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另一方面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美丽乡村的建设。

03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

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主观层面

民族体育旅游发展主观层面的制约因素有:缺乏政府的引导和规划、投入资金不足、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形式单一(多以表演和观赏为主)、宣传力度较弱等。虽然近些年来,旅游目的地较为重视旅游规划的编制,但很少有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进行专门的规划,这就在制度层面缺少了对民族体育旅游开发的引导和规范,从而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由于很少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规划,而且在重视程度方面也略显不足,所以在民族体育旅游开发及发展的资金投入方面也存在问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但是真正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项目却不多,多以民俗表演、体育竞赛为主,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和表现形式的深入挖掘、利用亟待提高;目前旅游地对于体育旅游的宣传更倾向于现代体育项目的赛事,忽略了对当地民族体育项目的旅游开发,也较少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促销。

二、客观层面

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客观层面的制约因素有: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专业人才缺乏(包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从业人员等)、基础设施较差(旅游的住宿、餐饮、游乐等设施)、通达性较差(旅游交通不便)等。民族地区相对于城市地区而言,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在旅游的开发方面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旅游投入的资金方面都会收到一定的限制,是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的不利因素之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数量多,但是很多项目已接近失传,项目的传承人较为缺乏,此外虽然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种类多、数量丰富,但是能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相关从业人员非常缺乏,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层次较低、内涵挖掘不够深入等问题的出现;受经济的影响,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较差,在住宿、餐饮、游乐等质量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来说也会受到一些影响;民族地区交通通达性较差,对于游客来说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节庆活动、赛事等也会受到影响。

04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

趋势与建议

一、

发展趋势

1.深度体验、参与性强的民族体育旅游产品将更加受到游客青睐。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推进,体验型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有很多项目可以开发为游客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已开发的如蒙古族的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还有较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尚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未来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将把深度体验、参与性强的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旅游化开发,丰富民族体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体验、感受民族体育文化。

2.大型民族体育赛事将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吸引更多的游客感受民族体育项目的魅力。

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于体育项目的推广、宣传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龙舟赛事在我国已经形成了规模,每年数十场的比赛让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游客参与到这一传统体育项目中来。此外,武术类、舞狮类、风筝类的比赛也越来越吸引游客的关注。未来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大型民族体育赛事的举办,通过赛事的传播和影响吸引更多的游客感受民族体育项目的魅力。

3.民族传统体育休闲康养产品将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喜爱。

具有中国特色的休闲康养产品,如武术(太极拳、长拳、南拳等)、导引养生(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类既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哲理,又能达到修心、养性、健身等休闲娱乐功能,与现代追求的健康、养生理念不谋而合。于山水之间体验修身养性康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休闲康养产品,将是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民族传统体育休闲康养产品将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喜爱。

二、

建议

1.政府层面,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大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力度、增加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特别是科学的制定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规划方面,加强民族体育旅游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力度,有针对性的指导从业人员科学、规范的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中;打通交通瓶颈,完善基础设施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来说也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景区层面,加强民族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的开发(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宣传和品牌建设、与周边景区协调开发等。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产品开发还需要景区层面深入挖掘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参与形式,形成新的民族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此外,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的宣传以及品牌建设也至关重要,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影视等传播方式扩大旅游产品知名度、树立品牌意识,拓展旅游市场,多渠道的培育民族传统体育的旅游消费者;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可结合周边景区,打造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线路,形成区域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3.民众层面,加强民间体育项目组织方面的建设,发挥民众的主动性,通过节庆展演、日常训练、民间赛事、自发性的组织培训及传承等活动深入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和发展离不开民间体育项目的组织建设,武术、舞龙舞狮、龙舟等项目在我国已形成了众多的民间组织。民间活动是民族体育的生存土壤,充分发挥民众的主动性,通过节庆展演、日常训练、民间赛事、自发性的组织培训及传承等活动深入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此基础上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才能更加具有生命力,更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作者简介

李萍,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讲师、博士后。硕、博士均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方向为体育遗产旅游。在SSCI、CSSCI、北核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及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参加《海南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乌梁素海旅游产业专题报告》、《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海淀区上地街道“6G素质运动”项目、VISA“冬奥有她”项目等横向课题及社会服务十余项;获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2019年全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来源:休闲体育台

生态/体育/文旅/场馆/小镇/园区/产业/融合

体育小镇场馆园区综合体规划设计、投资运营、策划咨询、智慧提升、赛事组织体育文旅产业融合、景观建设、园林绿化、智库共享、文创研发

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及时更正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