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能明显提高儿童身高和认知能力,这份指南请收下
运动对大脑发育有什么好处?
运动可以提高智力水平。一个人的智力跟他的认知能力、决策力和行动里有关。负责这些能力的大脑皮层区域中的神经联络点,会通过运动的刺激被建立。与此同时,孩子通过挥臂踢腿等动作,带动相关肢体运动,身体接受到的运动信号会源源不断传到大脑,刺激大脑的海马体等区域。而这些区域,正是统管记忆力、创造力的地方。
很多家长可以看到,当孩子经过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之后,情绪特别饱满,思维也会特别活跃,表现力更强,这都是运动带来的益处。
由此可见,家长们与其孜孜以求孩子通过报班等提升智力,不如在保证运动时长,提高孩子运动能力上下功夫,目标同样能够达成。
体育运动是如何增强记忆力的
(1)运动增强了人类记忆力的敏捷和持久性。
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决定了大部分学生都在户外活动,在实际联系中,学生以联想和再现的方式在头脑中形成一整套正确技术动作运动的表象。通过追忆动作之间的联系,去完成技术动作的先后次序和外在形象,反映出记忆的持久性和敏捷性。
(2)记忆的灵活性与准备性。
体育活动多数是属对抗性(比赛)活动。两方对垒,只要察觉对方意图便要采用相应的措施来制约对方,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即必须采用主动行为才能获胜。例如在排球比赛中,当我方一个队员跳扣球时,一旦发现对方起跳封网,就要在一瞬间立刻改变对策,将球吊在无人防守的空档,这就是记忆力,灵活性的反应。在个人项目单独练习(或比赛)时,如果做前望后,就会由于失去了动作的一连贯性破坏了节奏感而告失败。因此,不管是什么项目的所有动作,必须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应”,这就是记忆的准备性。
任何体育动作的完成,其实都是运动条件反射的反射与实现。这除了靠自己过去的运动经验和模仿他人的动作除外,更重要的是在积极思维的指导下进行反复的练习。只有动脑,开动思维机器,才能提高动作学习效率,更高质量的完成动作。有人做过实验:让从事球类运动和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完成同一件事,前者用的时间是8.9秒,后者却用13.24秒。
体育运动和学习成绩的关系
一些教师和学生家长认为,学生只有坐在课堂里听讲,坐在教室里(或家里)写作业才是“学习”,孩子到外面参加体育运动占用了学习时间,妨碍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者发表研究报告指出:
一个人一天坐在家里看电视或在电脑前工作的时间长短,与其患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有高相关。
研究者建议, 每坐半个小时,至少要站起来活动两三分钟。
这一研究告诉我们,学生每堂课之间的10分钟休息和活动,对学生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课间,老师一定要将学生“赶”出教室,让他们到室外活动,打打球、跳跳绳、跑跑步,做做操,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下一节课的学习, 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体育还能影响执行力
有研究者对4~6岁爱运动的儿童与不爱运动儿童的执行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爱运动儿童的执行功能要明显强于不爱运动的儿童,原因是经常的体育运动会使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学会控制他们的活动与行为,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实验发现,短时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更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执行功能的提高。比如,街舞通过一定的组合和编排,用一套基本动作改变身体姿势和动作的方向、路线、频率、速度、节奏等,让身体运动非常富有韵律和美感。
执行功能是指在完成复杂的认知任务时,对各种基本认知过程进行协调和控制的高级认知过程。注意、抑制、计划、任务管理、监督、工作记忆等过程都属于执行功能。
小学阶段是儿童大脑功能发展的快速时期,也是执行功能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果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执行功能,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计划、管理、实施多项任务,而且还能增强他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约束自身的行为,遵守社会规范,并促进其学业进步。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多种目标:发展基本动作技能,同时通过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运动锻炼心肺,结合抗阻运动强化全身各部位的骨骼肌肉,促进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的发展。
多种环境:运动环境不限室内、户外、地面、水中、冰雪等场景及界面。
多种形式: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兼具独自游戏、亲子游戏和同伴游戏。
多种强度:低、中、高等强度的运动都要有,循序渐进。中等强度利于减脂,高强度有利于骨骼及肌肉的健康。
注意:运动应目标合理、循序渐进,且需要成人看护,以避免意外伤害。
运动的类型:主要包括日常活动、玩耍游戏及体育运动。具体如下表:
0-1岁:俯卧抬头、翻身、手脚触碰床铃、婴儿被动操、玩玩具等。
1岁-3岁:以玩的形式达到运动的目的。比如宝宝爬行走路、快步追逐玩具、上下台阶、抛投小皮球、捡树叶、玩沙子、牵着拖拉玩具跑等。
3岁-5岁:以室外玩耍达到接近真正形式的运动。短时间低强度的跑步、拍球、跳绳等。
5岁-7岁:初步达到真正形式的运动。骑车、溜冰、游泳、舞蹈、打球,跑步,爬山等,以及5岁前的所有运动都适合。还可以做一些夹弹珠、夹豆子等锻炼。例如:使用筷子,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还可以提高大脑功能。
8岁-12岁:固定每天都出去运动、健身、打球,甚至是简单的力量训练,参加各种团队比赛。
13岁-14岁:经常参加适合的球类运动,这时的男孩子,身体发育特别快。除了常规的运动,增加户外运动经验、徒步、远途旅行。
15岁-18岁:男孩子可以打球,健身。女孩子也经常锻炼保持身材。可以和大人一样,自己安排自己的运动和户外活动。
如何判断孩子的运动强度和能力?
运动的时间
每天24小时内 累计运动时间: 不少于180分钟。
每天24小时内 累计户外活动: 不少于120分钟——可以通过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骼发育(屋主大白话解读就是:户外活动帮助长大高个儿!)。不过,如果遇到雾霾、高温、高寒等恶劣天气,可以酌情减少户外活动时长,但不应减少每日运动总量(180分钟)。
每天尽量减少久坐行为:所有躺着和坐着的行为都属于久坐(睡眠除外)。
每天24小时内 累计屏幕时间: 不超过60分钟,且越少越好。学龄前儿童屏幕时间与后期超重、肥胖之间存在正相关。
每天24小时内 累计睡眠时间:每天应有 10~13小时的睡眠,且避免在睡前使用任何电子屏幕设备。(屋主解读:手机、pad、电视等等,都属于电子屏幕)。
体育/旅游/场馆/赛事/文创/智慧/运营/规划/设计
体育小镇园区综合体规划 场馆景区运营管理智慧化提升 全域旅游景观文创设计 研学拓展基地产业融合体育文旅赛事活动策划组织
- 标签:三宫六院七十二妃2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
-
人民日报“走向冬奥”:播撒冰雪运动的种子
“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正在影响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渐…
- 2021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
- 碳排放管理员、管廊运维员……这些新职业有了大舞台
- 一滴血让失散十八年亲人重新团聚
-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175987176例
- 乌东德水电站有多"牛"?数据带你看→
- 破解"网瘾老人"难题须疏堵相济
- 国家体育总局:用“动商”概念认知体育内涵
- “白银事件”后该如何办赛?上海给出答案!
- 更新教育观念,围绕健康开展体育教学
- 2020年“体育消费账单明细”发布,展现您的消费习惯和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