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是发展校园体育的抓手 体教融合需要打破壁垒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简称《纲要》)。《纲要》详细列出了我国未来体育建设的五大任务和九大工程,为中国体育强国建设规划了路线图。近期,人民网体育部开设《“体育强国”大家谈》栏目,对标《纲要》中提出的明确目标和任务,邀请各相关行业官员、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等,结合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纲要》进行剖析和解读。“少年强中国强”系列圆桌是“体育强国”大家谈的专题论坛之一。
“少年强中国强”系列圆桌论坛
开展校园体育赛事对发展青少年体育有何意义?校园体育赛事应该如何规划?近日,在由人民网体育部主办的“少年强中国强”系列圆桌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薛原,中国教科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就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疏解之道展开讨论。
运动员出身的杨扬委员从竞技体育层面分析道:“所有的体育项目,都是在孩子七、八岁时培养兴趣打基础,十二、三岁才是天赋和能力展现的时候。但我们国内的现状是,小孩子到十二、三岁该上初中了,也正是放弃体育的时候,这对国内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而言,是特别大的损失。”针对这种现象,杨扬委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说:“很多小孩子都是被动放弃体育运动,因为学校没有提供给他们展示能力的机会和舞台。另外,我觉得体教结合的过程中,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谁是主体还有一些模糊,也许,未来体育协会实体化后这方面会有所突破。”
另外,杨扬委员认为青少年体育赛事是发展校园体育的抓手,一来可以让孩子继续运动爱好,二来也是培养校园文化的良好途径。杨扬委员表示:“现在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没有以前那么强,我认为和平时教育有关。现在的教育更多是淘汰制,选出最好的,淘汰最差的,所以大家都努力把自己变好,却忽略了团队意识。体育赛事正好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班级间的对抗、校际间的对抗,都能培养孩子们的归属感。”
“如果不把赛事带到孩子的体育实践中,会失去体育很大的乐趣和价值。”薛原认为校园体育赛事应该形成一个金字塔,保证大多数的孩子有机会参与其中,从而真正感受到体育的乐趣。薛原说:“现在学校一般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更多类似的赛事,比如班级联赛、校际联赛等,这样的赛事能够贯穿孩子整个学生时代,校园体育才会有本质的发展。”
同时,薛原还谈到了体教融合,他表示:“目前,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融合处于瓶颈期,赛事不兼容,两边各搞各的。其实,竞技体育是高淘汰率的事业,在运动员成长过程中不断有人掉队,这就要求教育系统能够接住掉队的人,才能确保孩子和家长没有后顾之忧,从而放心地让孩子从事竞技体育这个行业。”薛原还提到:“目前,因为赛事不兼容,一旦进入体育行业的学生运动员,是没有办法在学校赛事里得到认证的,我认为应该从这个层面打破政策的壁垒。现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中国篮协在做积极尝试,让各个层级、各个年龄段的赛事能够整合在一个平台上。这样可以保证普通孩子和从事竞技体育的孩子都能有机会在同一个平台上参与赛事、体验赛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案。”
吴键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竞争是人的本能,是孩子的天性,赛事是体育的灵魂。所以,不管是体育部门,还是教育部门,打造丰富的赛事特别重要。从教育部门来说,赛事可以培养孩子健康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培育儿童、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同时可以检验教学的成果,在这个舞台上发现后备人才,这是我们教育部门搭建竞技舞台的目的。”
另外,吴键还表示:“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应该打破赛事壁垒,举行更开放、更有趣、更丰富的比赛,同时还要有品牌意识的培育,打造更多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校园赛事,才能使校园体育真正实现良性发展。”
来源:人民体育
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标签:奋斗 灵珊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
-
人民日报“走向冬奥”:播撒冰雪运动的种子
“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正在影响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渐…
- 2021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
- 碳排放管理员、管廊运维员……这些新职业有了大舞台
- 一滴血让失散十八年亲人重新团聚
-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175987176例
- 乌东德水电站有多"牛"?数据带你看→
- 破解"网瘾老人"难题须疏堵相济
- 国家体育总局:用“动商”概念认知体育内涵
- “白银事件”后该如何办赛?上海给出答案!
- 更新教育观念,围绕健康开展体育教学
- 2020年“体育消费账单明细”发布,展现您的消费习惯和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