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文体新闻

漫谈文学与新闻

  文学和新闻彼此独立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怎样写出有新闻事实的文学、有文学形象的新闻?在近期本报举办的业务培训班讲座上,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原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耿建华教授就文学和新闻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授。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得出的宝贵经验同样值得行业通讯员朋友借鉴。本版特刊发耿建华教授的讲稿,以期与广大读者共同学习、思考。

  文学和新闻既有差异又有共同点。正如有人比喻的那样:文学和新闻就像男人和女人,在性别上完全相反,但又都是人。但我再延伸一下,新闻是一个不断追求新奇的时髦女郎,文学更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汉。

  新闻和文学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呢?有的同志说:“本质上,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在功能上,新闻是传播信息,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我认为这个说法还不够准确。新闻的本质是真实,而文学则可以任意虚构。新闻传达的是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事实,而文学传达的不一定是事实,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和事件即便是真的也往往是经过加工虚构夸张了的,和人物、事件本身大相径庭。神猴孙悟空是虚构的,你发表一篇新闻稿说某记者发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那肯定是假新闻。文学作品可以有原型,比如曹操、诸葛亮、武松,但是小说中的人物毕竟和真实人物不是一回事。有人考证恭王府就是大观园,曹雪芹就是贾宝玉,那就是把文学和真实混淆了。新闻是不允许虚构的,甚至夸张和缩小也不行。失实就是假新闻。假新闻《木乃伊怀孕了》的作者曾绘声绘色地写道,一埃及考古小组在开罗发掘出一具已逝世超过3000年的女木乃伊。在展出过程中,发现这具木乃伊竟在出土后怀孕了,其腹中胎儿已有八个月,经超音波检查后确定胎儿正常。看守人西塔尔被指是胎儿的父亲,而他也承认自己难以抗拒女木乃伊的美色。这条“新闻”包含了历史、爱情、生命、奇迹、科学,简直成了一个传奇。《45年前的恋人从死亡名单上走来》一文,曾是前些年为许多媒体转载的一篇通讯,文中讲述了黑龙江省海林市胜利乡一位叫王家政的战斗英雄与长沙姑娘许燕的生死恋情,稿件颇为煽情动人。后经《黑龙江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该篇通讯纯属“纪虚”,不但许、王其人其事均属虚构,连“海林市胜利乡”也是作者编造的。

  《西安晚报》2008年3月2日发表了这样一则“新闻”:“刚果(金)的官方语言是法语,既懂法语又懂英语的张逸被选为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的随队翻译。张逸向记者讲述了赴刚果(金)维和的一些经历:刚果(金)毒蛇巨蟒很多,队员们修建的营房要保持一定的倾斜度,防止毒蛇爬入;外出时,队员们要穿上高腰靴子,防止被毒蛇咬伤。尽管如此,他还是亲眼目睹了一出悲剧:一名中国维和工兵队员(非驻西安市部队人员)在施工期间去附近草丛中方便,久久不见归来。队员们去寻找时,发现一头巨蟒肚子鼓鼓的,卧在草丛中爬不动了。队员们找来当地人将蟒蛇打死,剖开肚子发现先前失踪的队员已停止呼吸。”这则假新闻,实在是有些离奇。一方面,记者言之凿凿,明确告知采访对象亲眼目睹了中国维和士兵被巨蟒吞噬;另一方面,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官员表示,报道严重失实,我赴刚果(金)维和部队从未发生过此类事件;有网友则指出:“这是一条假新闻,被吃的那人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的一名国际观察员,我有真实的照片。”在这种情形下,很难用常识和逻辑来加以推理判断究竟谁对谁错。因此,最后只能以权威部门的结论为准。新闻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就是:新闻报道永远是一个寻求权威信息源认定事实的过程。官方对事实的认定可以消除道听途说的信息混沌状态。遗憾的是,我们的记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再如《黑龙江晨报》2008年5月8日的一则“新闻”:62岁的哈尔滨市民老滕因儿子没有考上名牌大学,为了激励儿子,自学考上了清华大学研究生。2005年,老滕的儿子小滕即将参加当年的高考。老滕对儿子说:“你只能考北大、清华,天津大学也行。如果考不上,你就别考了,去别的学校也没有意思。”高考后,小滕以637分的成绩考进了南昌大学。为此,老滕狠狠地将儿子骂了一通。失望、气愤的老滕对儿子说:“你考不上名牌大学,我给你考一个看看。”经过一年的努力,2006年老滕报考了清华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班。考试的科目有专业知识、、外语。老滕以优异的成绩成为2006级清华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班27名学生中的一员。老滕拿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到学校报到时,发现班上的同学都在30岁左右,就连他的老师也只有46岁。事实上,老滕并非清华大学艺术学院的在读研究生,而是在该校中国画高级研修班脱产学习。二者是有区别的。

  我们说文学的虚构性使其有了超越现实的自由,文学可以超越现实的束缚,极力拓展自己的艺术领地,作者可以去写他所没经历过的时代,可以去杜撰现实中从没有发生过的事。荒诞派文学更是对现实进行故意扭曲,很多侦探小说完全出自作者的想象和编排,现实中的一切可以任由作者涂抹和变形,如“燕山雪花大如席”、“南风吹山作平地”。作者可以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他物之上,使他物皆染我之色彩,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新闻的来源必须是事实,必须与事实相一致,新闻缺少了外在事实的支撑就不称其为新闻。验证新闻的真实性依据正是客观事实。

  文学与新闻的第二个不同是:新闻是易碎的,文学是耐久的。新闻报道不断变动的事实,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一张报纸一旦读完,就扔到一边了,很少有人去反复读一篇消息。新闻的寿命很短,甚至短到以秒计算。但是文学作品要经历时间的考验。越是经典作品越是流传久远。《诗经》距今近3000年了,大家仍在读;唐诗距今近1400年,小孩子还在背诵;《红楼梦》也有近300年了,至今还让人们争论不休。新闻消费是一次性的,文学消费可以持久。再打个比喻:新闻是扎啤,越新鲜越好;文学是老酒,越陈越香,就像女儿红、状元红、国窖1573。

  文学与新闻的第三个不同是新闻必须依托事实,要在采访上下功夫,采访是新闻成功的首要条件。当然这里指的是新闻的主体消息和通讯。没有扎实深入的采访就不会有好新闻。穆青写焦裕禄就是在采访中发现线索又深入采访的结果。而文学创作可以采访,也可以不采访。

  新闻和文学有本质不同,所以它们今天在我国不属于同一级学科。中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新闻属于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

  新闻与文学又有着共通之处:首先,它们都是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都属于人文学科。文学和新闻都要以人为本。记者和作家要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才能写出好作品。新闻系只开新闻写作课是不够的,必须开一定数量的文学课程。因为文学里积淀着最为深厚的人文精神。从《诗经》、《离骚》、乐府、唐诗、宋词,到明清文学,再到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这种人文精神一直延续下来。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在传递这种人文精神。作为新闻工作者,缺失这种精神是很可怕的。有的记者收受黑心矿主贿赂,参与瞒报矿难,有的记者用发稿权敲诈商家厂家,有的记者编造假新闻以求轰动效应,这都是缺乏人文精神的表现。

  其次,二者都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反映客观现实,即便是新闻图片也要用语言文字来加以说明。尽管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都有各自的规律,但仍有许多相融共通之处。文学的一些表现手法,新闻也加以运用;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常常是文学的素材。新闻虽然是易碎品,但可借助文学之力加以保存。新闻的新鲜性是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挥发掉的,文学的艺术性则是陈年老酿,历久弥香。具备文学品味的新闻,会给读者更大的回味余地。鉴于此,报界许多前辈同仁都在探讨如何借助文学的写作手法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趣味性,使新闻更具文化品位。

  例一:1932年1月28日夜间,爆发了著名的“淞沪抗战”。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在“1·28”事变发生的一条消息的导语中写道:“今天晚上,上海的街道给鲜血染红了。”仅有11字的描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日寇的野蛮、上海军民抗敌的英勇以及战事的惨烈。

  例二:1982年4月,埃以经过长时间的交战和谈判后,以色列同意把侵占的西奈半岛交还埃及。路透社就此发了一条电讯:今天,最后一名以色列士兵含着眼泪离开这里。这表明,埃及正式收回了西奈半岛战略要地的控制权。“含着眼泪”虽然只有四个字,却生动深刻,让人产生联想:以色列的撤离实属无奈,埃以双方的摩擦和争斗,远未结束。

  例三:捧着鲜花,托着花篮,今天一早,上万名京城百姓冒着酷暑,从四面八方赶到八宝山,向演啥像啥、人见人爱的“中国第一老太”----赵丽蓉的遗体依依惜别。----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

  例四:天泼雨,雨撼地,天地混沌,浊浪滚滚;灾情重,将士急,三军齐动,共赴灾区。----中央电视台新闻特写《三军战三江》

  在新闻报道中借助于文学表现中的细节描写,也是增强新闻形象性的重要手段。不过,新闻中的细节来源于记者敏锐地观察与真实地再现,而不是虚构。

  曾先后两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霍默·比加特写的《日本签字投降》刊登在1945年9月3日的《纽约先驱论坛报》上,就其新闻事实来说,这是一则不折不扣的“硬新闻”,时间性强,也是读者非常需要知道的重大事件。但作者却是这样写日本外相重光葵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的:

  他把全身重量都压在手杖上,好不容易才坐下来。他把手杖靠在桌子旁,然而,在他签字的时候,这手杖倒在甲板上。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致词后,做了一个手势要重光葵签字。他们两人没有说一句话……当重光葵爬到右舷梯顶端,登上‘密苏里’号甲板时,脱掉了他的高帽子。”

  记者通过对现场捕捉到的细节进行精心描绘,将历史场景真实再现,把重光葵无奈、恐慌、无助的复杂心理全部通过细节描写凸显出来,给读者以视觉震撼力量。

  新闻作品也可用形象的比喻,如《中国青年报》一则消息:新德里1987年2月24日电 第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组委会好像变成了“小件寄存处”,中国人今天上午刚把斯韦思林杯和考比伦杯交给他们,不到12小时又把两座奖杯取了出来。按规定,上届冠军在比赛前要将奖杯交给组委会保存,再把奖杯颁发给本届冠军,而中国队蝉联了冠军,因而“小件寄存处”这一形象的比喻,就把这个新闻事实交代出来了,同时又不乏幽默风趣。文学和新闻在这里融合了,这是有新闻事实的文学,有文学形象的新闻。

  好的新闻标题也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要严格控制字数,讲究文字工整、有韵律。制作时,或调动各种修辞手段,或借用古诗词格律,或在动词上做文章。如此,制作的标题便富有文采,读来形象生动、朗朗上口、言简意赅,往往记住了标题就记住了新闻。在新闻界,这类标题是最受欢迎的。这一类标题是传统古典类标题,也是艺术类标题,是中国报纸特有的。文汇新合报业集团高级记者、文汇报新闻研究所原所长夏震霏曾专门就新闻标题的修辞问题进行了研究。他指出,新闻标题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映衬、呼告、拈连、借代、复叠、双关、设问、感叹、回文、仿拟。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彭朝丞更在《新闻标题学》一书中提出,新闻标题有39种修辞手法。《浙江日报》上刊发的一则关于永康一家重视环保的企业在屋顶上搞绿化的新闻,制作了《鸟鸣厂房顶 鱼跃排污池(主题)永康压延厂治污后成了“生态家园”(副题)》这么一个标题,主题10个字就把这个“生态家园”的形象展现给了读者。妙用古诗做标题,读来妙趣横生。《人民日报》就西班牙假橄榄油中毒事件造成二百多人死亡一事制作了《奸商一何毒 百姓一何苦》的标题,《光明日报》就西湖从钱塘江引水成功的报道制作了《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钱塘活水来》的标题,《新民晚报》就上海夏天一场暴雨之后旧危房漏雨的消息制作了《夜来风雨声 屋漏知多少》的标题。读这些标题,让人觉得是艺术的享受。动词用得好,也能使标题增色生辉。2003年,申花队在末代甲A中一举夺冠,但在随后一个赛季里,球队五换主教练,战绩一落千丈……2004年12月4日,申花主场0比1不敌辽宁,联赛排名倒数第三。《新民晚报》对此制作了个《频换帅,换走冠军 穷折腾,折断申花》的标题,用活了“换”、“折”两个动词,使这个仅有14个字的标题一针见血地把申花落后的症结揭示了出来。制作艺术类标题要求编辑有较深的文字功底,特别是有古汉语基础,而且要有“为求一个字,捻断几根须”的精神。目前,只有一些党报和比较老牌的都市类报纸在继续这样做,其他的报纸可能由于采编人员的水平有限,这样的标题就制作得较少。

  新闻评论也需要文学性。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就以《自由谈》的所谓花边文学,创造了青年们踊跃阅读的独特文体。瞿秋白十分推崇鲁迅的杂感,认为“这种文体就证明了自己的战斗的意义”,“鲁迅的杂感其实就是一种‘社会论文’----战斗的‘阜利通’”,并指出这种“文艺性的论文”的特点是“更直接、更迅速地反应社会上的日常事变”,这就十分接近新闻的定义了。这一文体在国外报纸上早已有过,称之为“小品文”,原词出于法文,指报纸的一页、一部分。列宁在《火花报》上,把特栏文章称作小品文。萨斯拉夫斯基评价列宁发表在报纸上的小品文说:“固然带有着深刻的内容,然而它的文笔是很轻松的……常常使它带有艺术形式和讽刺意味。”并认为这些论战性的新闻作品“具有文学风格”。在我们今天的报纸上,许多评论性的文字都承袭了小品文的风格。除了副刊的杂文、随笔之外,其他的时论、政论,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编者按等,都可以写出“文学风格”。这一点,同志当年给新华社起草的一些社论、评论员文章就是很好的范例。《人民日报》许多评论员文章都写得文采斐然,让人过目难忘,忍不住要剪下来,多看几眼。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言以文远,诚哉斯验。”认为言论必须有文采才能流传久远,这是经过验证了的事实。孔老夫子更有话在先:“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所以说,糅合了文学性的新闻才可能让读者多看几遍,新闻以事实诉诸读者,读者看完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文学则能让味、咀嚼、参悟……倘若新闻具备了一定的文学性,读者就能因文学而记住新闻,从而使新闻这“易碎品”“钢化”了、打不破了,这也许就是新闻与文学“杂交”的好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