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契合——评析社论漫画《难民家庭
2018年普利策新闻奖社论漫画奖Editorial Cartooning花落纽约时报,作者是自由撰稿人Jake Halpern和自由漫画奖Michael Sloan。该获奖作品以系列漫画的形式呈现了一篇长达九个月的跟踪性新闻报道作品,两位作者创作了一部情感充沛的系列漫画《难民家庭》,以生动的叙事讲述了现实生活中难民家庭漂泊美国时的挣扎与苦难,以及他们对被驱逐出境的恐惧。
该篇报道的新闻作品类型属于新闻漫画中的社论漫画。新闻照片是“拷贝”现实,而新闻漫画则是抓取当前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通过简洁、形象、夸张的画面对新闻事实进行透视和评论, 使受众以轻松活泼的方式接受对某个新闻事实的立场和观点。作为新闻漫画的一个分支,社论漫画通过生动地描绘新闻事件来传递观点与态度,是一种新型的新闻评论方式。社论型漫画与其他新闻媒介产品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能够运用抽象、以小见大等特殊艺术手法揭示问题的本质。[1]在本篇作品中,作者利用详细地描述两个难民家庭的生活来反映难民危机的严峻性和美国移民政策上的不公性两个宏大的主题,借由漫画的形式将其生动形象地表现给读者,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该作品具有意义深厚并饱受争议的历史背景——事件缘起2011年美国打着“维护”的旗号挑起叙利亚内战,导致战争爆发以来有数以万计的难民涌入欧洲,但作为始作俑者的美国在欧盟磋商难民分配额度时却只愿意接受非常有限的难民人数。在特朗普执政后之于难民政策的情势更是愈发严峻,其上台后立刻签署相关行政令,旗帜鲜明地反对移民。饱受战乱之苦的难民将美国视作和平的乐土,却不受政府的欢迎。该作品紧贴时事展开,选材主题敏感而争议大。
网络新闻漫画中的社论漫画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评价形式,遵循网络新闻的基本传播规律,也适应网络新闻评价的共性标准。但考虑到社论漫画是某一新闻事实经由作者的二次加工与再创造,新闻要素与艺术要素有机结合使其具有特殊性。笔者拟以内容呈现和技术呈现为评价框架尝试建构社论漫画的评价指标。
社论漫画是以影响公众或生动地描绘新闻事件为主旨的漫画;换言之, 它是一种以表达意见为主、其作用类似于评论的漫画。它的题材源于新闻事件——西方媒体在注重宏观方面报道的同时,更倾向于通过个例来折射社会问题。[2]本篇作品有大量的细致入微的描写,作者将视角放在主人公们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之上,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表现手法,让读者在零碎却有序的细节中领会宏大深刻的主题。
比如,在故事开头主人公说道, “我也已经厌倦了当难民的日子,但美国值得我们再尝试一次。”体现出难民对于和平生活的不懈寻觅,这一表现手法使得漫画所折射的现实中政府的虚伪作态呼之欲出。
再比如,主人公受到死亡威胁时请求当地警局的帮助,得到配合调查与安抚,但一家人仍然惶惶不安。孩子呢喃道,“爸爸,可是他们总在那些该被杀死的已经被杀死了,该逃跑的已经逃跑了的时候才来。”对于难民家庭来说,安全感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奢望,突出难民与命运抗争的姿态和现实的残忍。
社论漫画中对于互文手法的充分应用在表达漫画观点和传递新闻信息方面发挥着创造性的作用。笔者认为,社论漫画作品的图文互文策略主要表现在能否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和对新闻效果的影响上。
文本为图像做解释、叙述、描写、标记或代言;图像则为文本插图、示例、提供视觉情境。[3]图文互文的漫画大多形式上表现为文字中有和图画中相同或相似的信息,单看文字或者图片无法完整解读漫画主题。[4]而图文互文关系对新闻效果的影响在于形象直观的图像呈现新闻情境,受众在阅读时会有意识地以之为参照;而文字在提供图像之外的信息时,还可以引导关注图像中隐含的信息。[5]
本篇作品将图像的感情认识与文字的理性解读充分结合在一起,强烈的图文呼应加深了读者的理解,准确地传达作者的观点与态度。如part20中失去了家乡故居的妻子紧紧攥住钥匙与丈夫手插口袋的画面,与两者的对话进行相互的补充,传达出文字之外的一种深深的眷恋与无奈的释怀。
图像符号将人物、人物的行动和事件联系起来, 通过各个图像符号之间的组合和场景的衬托, 从而建构一个完整的叙事情节。通过图像来说明一个故事情节, 用静态的画面展示动态的瞬间, 在符号表现上最好的方法是选取动作达到顶点前得顷刻间的现象。[6]
在本篇作品中,图像符号的切入点准确恰当,赋予静态画面以动感,将漫画情节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眼前。如Ammar接到恐吓信息的情节中,画面囊括了夫妇与孩子两方的具象,将人物最有表现力的动作定格,让读者感受到家中气氛的急转直下和主人公内心的复杂心情。
互动性是衡量网络新闻作品最重要的技术指标。网络新闻作品的互动性指标具体是指:作品是否包括了搜索、导航、关键词等用户控制指标,是否设置了邮箱、论坛、评论、推荐等信息交换功能。[7]网络传播时代强调新闻作品的交互性,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渠道,让用户能够摆脱原本单纯的被动阅读者的角色,通过交互机制切身参与到报道的互动中去。
在本篇作品中,网页版的交互并不十分令人满意。网站仅仅提供了一个“分享”功能与“保存”功能,而没有在作品下方提供用户评论和互动的功能,使得信息交换功能和反馈渠道都略显单薄。该网页设计的导航功能也是一大遗憾,仅仅提供了移动到结局处的超链接,而对于其他的部分没有提供超链接的形式,如此一来用户无法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章节。
本篇作品整体浏览效果较好,虽是漫画形式,但在人物对话中也用到加粗的方式来强调重要的内容,内容层次划分清晰,适配了互联网用户热衷于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全篇作品的画面只采用了雾霾蓝和黑白色,绘画风格与内容协调一致,适配社论漫画的性要素;波浪状的对话框为画面增添了动感,也带来了良好的阅读体验。同时,在绘画上应用光影的艺术效果弥补色彩上视觉体验的不足。
在建构网络新闻作品中社论漫画的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同时关注网络新闻评价的共性标准和再创造的艺术特征的特殊性因素。笔者认为,评价社论漫画不能局限于单纯新闻要素或艺术要素的好与坏,而是应该致力于“文笔”和“画笔”的相互协作,去适应读者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的阅读习惯,应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同时考虑如何将数字技术的传播优势转换为交互上的优势,只有如此才能发挥出一篇社论漫画作品真正的力量。
参考文献:[1]刘艳辉.2009年普利策社论型漫画奖评析.文艺理论,2010(1).[2]梁颖涛.透视普利策评论性漫画奖[J].新闻记者,2006(09):76-79+89.[3]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 55页,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4]张春莉. 社论漫画传播的话语分析[D].西北大学,2017.[5]李小坤.网络新闻语篇中的篇际互文策略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7,17(01):14-19.[6]杨向荣,黄培.图像叙事中的语图互文——基于蔡志忠漫画艺术的图文关系探究[J].百家评论,2014(04):83-90.[7] 肖珺,中国网络新闻作品如何彰显网络特色,网络传播,2007(9).
- 标签:本站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
-
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契合——评析社论漫画《难民家庭
2018年普利策新闻奖社论漫画奖Editorial Cartooning花落纽约时报,作者是自由撰稿人Jake Halpern和自由漫画奖Michael Sloan…
- 新闻写作技巧让你的事业单位小材料写作高大上
- 新闻写法—消息写作
- 你会写这七种新闻通讯吗?
- 译见从翻译安全观看“南海仲裁案”新闻翻译及报道
- 世卫组织专家这样评价中国!翻译小姐姐哽咽网友暖心评论
- 重祭20世纪手段!美议员提议花大钱翻译分析中国报告、新闻发到网上搞宣传
- 公务员申论冲刺备考:新闻类文种
- 重祭20世纪手段!美议员提议花大钱翻译分析中国报告、新闻发到网上搞宣传
- 译见从翻译安全观看“南海仲裁案”新闻翻译及报道
- 新闻评论怎么写 怎么写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