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4|国际新闻报道·文艺批评报道英文案例解读
大家好,欢迎收听重外诵读。上次我们学习了一篇中文的文艺批评案例,今天我们就站在国际视角,来分析一篇
新闻导语是一篇消息的开头部分。它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主要内容,用简短的语言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首先告诉读者,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揭示新闻主题;或采取生动形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本篇新闻报道中采用的就是新闻导语中的概括式导语。“中国已经正式加入了电影界的太空竞赛。中国首部科幻《漫游地球》有望成为中国历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这里作者就把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简单直接地概括叙述出来。概括式导语的优点就是开门见山,直接触击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有助于读者迅速获知事件的情况。
任何新闻报道都离不开对客观事实的概括,这里就要求精炼简明。作者在大量事实性材料中就立足全局,抓住特征,比如抓住票房特征,精炼地对其进行概括:“自从2月5日,农历新年开播以来,在短短的六天之内,这部电影带来了超过20亿元收入。到目前为止,它是春节假期上映的票房最高的电影,而假期正是中国票房的高峰期。”整篇文章的风格都是精炼而简明,能够正确的反映整体而不显累赘。
这里是作者对影片内容的梗概: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地球政府面对来自不稳定太阳系的毁灭,把推进器绑在地球上,将其弹射到宇宙中以寻找新的家园。但当地球接近木星时,由于系统故障,地球将坠入木星。
《流浪地球》被描述为《世界末日》和《2001太空漫游》的结合体,被一些人视为中国科幻片的曙光 —— 而这个类型的电影被好莱坞垄断多年。其他几部以太空为背景的中国电影也将于今年上映,包括《上海要塞》、《异族入侵地球》。这个过渡句自然而然地将话题从《流浪地球》作为个体取得的成就转移到《流浪地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正式起航。
在这篇文章中,大量运用不同身份的人的看法和观点作为事实性材料,直接引用了具体和有代表性的话语,为读者还原最真实的《流浪地球》以及其为中国科幻片带来的影响。
“2019年将成为中国科幻的崛起之年。不是一部电影,而是好多部佳作喷薄而出。”作者直接引用了《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凡说的这句话,来说明《流浪地球》这个影片对国产科幻片的重大影响和意义。
中国的科幻电影正在蓬勃发展,已经能够将科幻作品中的画面在大荧幕上还原出来。《流浪星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他既是《三体》的作者,也是第一位获得雨果奖的中国人。
“《流浪地球》填补了中国科幻电影的空白,这意味着中国的科幻电影已经正式启航”这里直接引用观影者在豆瓣对影片的评价,以反映观众对这部影片和中国科幻电影的期待。
影片上映的头几天进展缓慢,但其特效获得了好评。对于习惯了美国电影公司制作的科幻电影的中国观众来说,电影中出现的中国元素,如春节、麻将和写着安全第一的指路牌,令观众耳目一新。
一些人指出,与许多中国不同,《漫游地球》没有重蹈宣传爱国主义的老路。在电影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救援队伍争相让推进器恢复运转。一名俄罗斯士兵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帮助一名中国同事。
这里又运用到了另一种引语,间接引语。如果报道需要引用人物的言论,可是人物表达得不够清楚或是重点不够突出,这时就要考虑使用间接引语。在使用间接引语时要注意忠于人物本意,把最能表现人物本质观点的内容提取出来,用客观的语言表述人物的观点和意图。
“这不是一部渲染民族情绪的电影,而是一部关于人类自我救赎的电影。”这里又是对一位评论家的原话的直接引用。
作者首先使用概括性导语,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推到我们眼前,然后介绍《流浪地球》取得的票房成绩和主要电影情节。紧接着这个话题,再说明《流浪地球》被一些人视为中国电影的曙光,在此之前科幻片市场一直都被好莱坞垄断,而《流浪地球》带动了其他国产科幻片的发展。然后再分别描述不同身份的人从不同角度对影片的评价和看法:导演郭凡的访谈,粉丝在豆瓣网的评论,电影评论家的评价,原作者刘慈欣的回应,为读者还原最真实的《流浪地球》。
合理的使用引语是这篇英文案例的亮点之一,文章中多处直接引用关键人物所说的原话。而在新闻报道中,没有任何一个因素能够像直接引语那样,可以在一瞬间将读者置于新闻人物面前,让读者亲身感受新闻的环境与过程。引语的使用是我们学习新闻写作必须要掌握的重点。
本教材将新闻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结合起来,重视新闻写作基本原理与英语语言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丰富的英文原版新闻作品内容作为语言训练的素材,增强语言训练的多样性、真实性,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地道性。同时通过对语言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新闻作品内容和作者意图的理解;书中大量采用中西方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的鲜活案例,围绕国内报道、国际报道、突发性新闻报道、调查性报道、专题报道、新闻特稿、解释性报道、新闻时评、专栏评论和文艺批评10大新闻类型展开,作品题材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等诸多领域,其中不乏经典的、获奖的优秀新闻报道与评论作品;适合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中文类专业、英语专业学生,新闻从业人员,以及爱好新闻与英语的读者阅读和使用。
- 标签:本站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