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说百年②丨张占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选择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记录历史伟业、展现百年风华,中国经济时报推出“智说百年”专栏,邀请名家大家撰写理论文章,从思想和理论的高度演绎百年大党的辉煌历程、丰功伟绩和宝贵经验。
在百年的不断探索发展中,虽艰苦备尝但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创了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意义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张占斌
自人类社会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以工业化推动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作为一种国际潮流,逐渐成为各国发展不懈的追求和选择。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对现代化的探求起步较晚、历尽曲折。但中华民族奋起直追、坚韧不移,特别是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将现代化作为孜孜不倦的奋斗方向。在百年的不断探索发展中,虽艰苦备尝但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创了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意义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全面把握中国式
现代化的深刻内涵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各国不懈追求的目标。现代化包括广义现代化与狭义现代化。广义现代化通常是指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通过现代工业、科技革命实现生产方式大变革、社会整体转型变迁与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狭义现代化通常是指二战以后,欠发达或不发达国家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而采取措施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既包含现代化的一般内涵,又符合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性规律,也就是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的内容,同时又包含中国自身的特点,融入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和价值追求等因素,是一种更加全面而独特的现代化。
从现代化的一般内涵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对现代化的理解各有侧重,但现代化是相较于过去、传统的一个概念,需要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来理解。就目前而言,现代化指的是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未来还可能转型为某种更为先进的社会形态。现代化有一般性的、普遍性的发展规律,比如说经济要不断发展,要达到一定标准和水平,才能称得上现代化,因此有较为详细的衡量指标。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提出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相关理论,以此为基础,学术界列举了人均GDP、农业产值占比、非农就业占比、服务业占比、城镇化率、大学普及率、平均寿命、成人识字率、医生情况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指标体系,如果一个国家大多数现代化指标都能达到发达水平,基本可以认为这个国家是现代化国家。根据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20》,2017年全世界只有20个现代化国家,数量较少且占比稳定,中国在世界现代化综合指数排名第64位,同时呈“东部高、中西部低”的区域差异,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现代化是全面综合的现代化,既包括生产力要先进,又包括社会要公平进步,还包括人要全面自由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人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综合现代化。从这个角度考虑,在当今世界,少数创新型、知识型的发达国家,可以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应当看到,问题仍然不少。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看,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由于各个国家的现代化历史起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传承不同以及价值导向不同等,使各国现代化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也有其特殊性的一面。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除了要符合现代化的一般内涵,还要顺应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几个重点内容需要明确: 第一,谁领导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剖析现代化发展的基础,研判现代化发展的外部环境,明确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提出现代化发展的理念,寻求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制定现代化发展的步骤,为现代化绘制宏伟蓝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者、开拓者、实践者,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现代化。 第二,现代化靠什么推进?现代化是社会转型的过程,生产力是社会制度变迁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推进现代化必须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西方往往倾向于优先设定某种生产关系,再发展生产力,中国与之不同,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为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先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着手,寻找一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通过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逐步达到现代化的定量指标、实现全面综合的现代化。 第三,现代化为了谁?推进现代化需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强大动力,同时也是现代化的价值主体、终极目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化的本质就是人的现代化。
由此可以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点: 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现代化; 二是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巨大并居世界前列的现代化; 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扎实推动并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四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既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也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现代化; 五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现代化,是弘扬中华文明的现代化; 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统一并超越传统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现代化; 七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既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者,更将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八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的现代化,是用制度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现代化; 九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追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演化进程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纵览百年实践,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演变轨迹,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为中国式现代化打开前进通道阶段(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中国共产党后,也有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畅想,也曾对现代化作过思考,有过一些重要论述,但是在现实面前,他们深刻地感受到,如果不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不建立新中国,就无法打开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通道。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现代化建设打开了前进通道。
第二,为中国式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在这个阶段的探索中呈现几个特点:其一,现代化的基础薄弱。历经长时间的战争破坏,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现代化基础可谓千疮百孔、一穷二白,国内物质基础、生产资料极为匮乏,国际上面临资本主义的经济封锁。即使在这样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仍能艰苦奋斗,并通过改造的方法,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一五”时期为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奠定了基础,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其二,强调有限的现代化目标。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确立有限目标,那就是注重实现“四个现代化”。1954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57年毛泽东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64年周恩来正式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75年1月,周恩来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四个现代化。其三,从集体视角看人的发展。在经济体制方面,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强调集体性、整体性,强调“大我”和集体主义风尚,在当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思路延伸至其他领域,将人的发展置于集体视角来看待,对个人“小我”的合理选择和偏好顾及不够。尽管这个阶段对现代化的探索经历过暂时的挫折与不顺,但也取得了诸多发展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步入轨道阶段(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步入轨道。这个阶段探索现代化的特点包括:一是现代化的内外部环境得到改善。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时代主题,内外部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为实行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更加全面认识现代化。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从经济层面演变为全方位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方方面面。其三,注重中国式的现代化。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强调,“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四是强调为了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强调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既强调生产力水平不够,更强调人民的需要,即生产力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
第四,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迈向新征程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现在,我国发展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追求现代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现代化的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层面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国际格局发生调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内层面虽然积累了丰富且广阔的发展优势和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二是进一步深化对现代化的认识。习近平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果说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属于经济基础的现代化,那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属于上层建筑的现代化,这被外界称为“第五个现代化”,并且“第五个现代化”是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减少发展障碍,更好地推进“四个现代化”。三是强调为了一切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强调“全面发展”,既有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物质文明的发展,更加注重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又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等精神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强调“一切人”,中国共产党谋求人的发展不限定于某一个人,而是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便是很好的例证。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站在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新起点,中国共产党不忘先辈追求现代化的初心,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使命,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努力奋斗。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以国家现代化为不懈追求,自始至终都在践行着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要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从历史中深刻体会追求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艰难不易。
第二,坚持推进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演变的概念,随着不同阶段、不同形势、不同环境的演变,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也会不断衍生出新的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为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到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阶段,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好每个阶段的发展规划和重点任务;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的特色,要努力突出新发展阶段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奋斗方向。特别是更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要有更大的突破,发挥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第三,坚持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需要把握“三个新发展”,即:认识新发展阶段,基于历史趋势和现实背景而提出新发展阶段,是科学合理的研判;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适应新发展阶段的主动选择,有助于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有助于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需要把握“两个比较优势”,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形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个比较优势的组合。此外,还需要把握“两个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实现了人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方可实现。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我国的现代化要注重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注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协调,弘扬传承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调节收入分配格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智说百年丨洪银兴:从六个维度看党的经济发展思想演进
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红色圣地之山东篇
基层治理路⑧丨党建引领集约经营 青岛崂山蝶变(视频)
热点丨虚拟货币监管再升级 业内称下一步或将出台更严厉措施
专访丨张继争:两大功能区划分 探索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路径
智说百年丨洪银兴:从六个维度看党的经济发展思想演进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马 原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 标签:蓝皮鼠和大脸猫歌词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