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发展格局下迎接新机遇
刘菲菲
共享、绿色、协同、高质量……在日前召开的天津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会中新闻发布会上,围绕“十四五”规划、更好融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做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等方面,展现了天津进一步凝心聚力、提气鼓劲,营造团结奋进之势、拼搏向上之势,更在新发展格局下开拓着新的天津作为。
共享绿色发展效果初显
2017年5月,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要严格中间地带规划管控,形成绿色森林屏障”的战略部署。小荷已露尖尖角,雏形初现,效果初显。
天津市人大代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师武军在发布会上表示,通过三年多的规划建设,一级管控区内林地面积达到18.6万亩(含部分水面),林木绿化覆盖率接近25%,蓝绿空间占比提升到63.5%。重点区域生态修复效果良好,成规模的生态区域已有20多处,面积达到150多平方公里,“水丰、绿茂、成林、成片”的大写意生态场景已经显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近日发布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0)》中,天津共享发展表现亮眼,全民共享指数排名全国第一。天津在共享发展方面的做法可圈可点。
“每年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都在75%左右,大幅提升了民生保障水平。”天津市发改委副主任魏广勇介绍,天津坚持每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将更多财力用于民生领域,增强民生建设的普惠性基础性。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增强民生保障的精准性。坚持共建共享,注重汇聚民智、激发民力,激发各方面参与积极性。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大力实施“津八条”“民营经济19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网上实办率达到98%。深入实施降成本政策措施,2020年为企业减负650亿元左右。
天津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苗加兴介绍,天津水环境质量取得历史性好转,2020年,全市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首次达到55%,较2017年增加20个百分点,超过国家考核目标30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首次“清零”,较2017年下降40个百分点,超过国家考核目标50个百分点,消减比例位居全国第一。同时,高水平规划建设“津城”“滨城”之间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蓝绿空间占比提升到63.5%,“生态屏障,津沽绿谷”的雏形初步显现。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区域新机遇
构建新发展格局,京津冀地区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过去五年,天津在产业、环境、基础设施协同等方面取得了成绩。”天津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明华介绍,天津打造了“1+16”承接平台,并通过这些承接平台引进北京项目3062个,投资到位额4482亿元。建立了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加强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和应急联动,牵头制定了首个区域环保标准。在京津冀交通网络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更为突出。京津双城之间京津、京沪、京滨、津兴四条高铁联通的格局加快形成;建成了津石高速天津西段,使天津和石家庄之间的高速里程大大缩短;建成一批省际接口路,基本形成区域路网,为京津冀各个领域的协同创造了有利条件。
机遇摆在面前。在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方面,孙明华认为,还要深化京津冀产业协同,打造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宁河京津合作示范区等重点承接平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重点领域,打造京津冀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一批千亿级的制造业集群。在建设北方航运核心区方面,对标国际一流港口,坚持智慧化、绿色化发展方向,通过环渤海港口协同联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东北亚世界级港口群。
天津市人大代表、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表示,天津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作出了“津城”“滨城”“双城”发展的重大决策,这是天津市委赋予滨海新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定位,更是滨海新区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在“双城”发展战略中,滨海新区提出创新立区、制造强区、改革活区、开放兴区、环境优区“五大”战略,以及民生福祉、文化繁荣、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四大”工程。今年专门制定了攻坚行动方案,安排了9个方面、41条措施,项目化、工程化、具体化推进美丽“滨城”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2020年度工作总结会议
2021:以新经济韧性对冲金融体系脆弱性
时报调查丨因地制宜做好服务保障 让“就地过年”无后顾之忧
高端访谈丨李伟:加大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
数读2020中国经济年报③丨新动能逆势增长 中国经济坚定迈向高质量发展
数读2020中国经济年报②丨“六稳”“六保”夯实2020经济企稳基础
马 原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 标签:同窗生在线观看观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