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物流为啥成难题
8月外贸数据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弹性与韧性。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措施得力,率先复工复产,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凸显。当海外市场需求逐渐回暖,市场供给出现缺口时,对率先“缓过劲”来的中国企业来说,正是不错的机会。
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一系列措施稳外贸,从试行增值税、消费税免税政策,到提高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单笔交易限额、简化小微跨境电商货物贸易收支手续、鼓励举办各种云展会等,这些强有力的措施缓解了外贸企业资金、资质困难,帮助他们更快“回血复活”。
但是从实践来看,目前稳外贸措施的发力点主要在国内,而外贸企业环节多、链条长,国门外的挑战更加严峻。在采访中,外贸企业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跨境物流,国际运费飙升、保险费提价、运输时效没有保障等,他们觉得这是最“卡脖子”的环节。尤其是跨境电商兴起,带来两个新问题。一是跨境电商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抗风险能力弱、资金链紧张是常态,又较难得到金融机构的活水灌溉。二是相对传统的TOB外贸订单,跨境电商的包裹数量更加分散,且需要配送至消费者个人,物流费用更高,链路更加复杂。
在国内,因为电商发展迅猛,围绕电商平台发展起来的物流网络、快递公司很好地解决了消费者的末端配送问题,中国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包邮”。但是在海外,物流远不如国内通畅。
据国际物流专家介绍,目前海外个人消费者在目的地的物流配送仍以各国邮政为主。各国邮政系统并非为跨境物流定制,海量增加的包裹数量让各国邮政系统成本飙升,已多次提高价格,4年内涨幅超过150%。这是跨境物流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而疫情带来的运力缩减、系统瘫痪,又进一步增加了运输的不确定性,直接反应就是运费飞涨,有的地区甚至翻了几倍。
有专家预计,随着更多国家复工复产,中国对其他国家出口的替代效应、出口市场份额都可能会回归常态。那时候,比拼的又将是成本、物流、质量、服务等硬指标。帮助外贸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打通物流障碍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大多数外贸中小商家都依赖菜鸟牵头建设的国际物流骨干网发货,商家获得的扶持也主要来自平台。例如,速卖通和菜鸟联合为商家提供了90天免海外仓租、物流补贴等扶持,根据成交额、单量等数据,给予平台佣金返还、运费补贴等,减轻商家负担。但仓配费用占商家成本的比例依然高达20%至40%。显然,只靠平台扶持,杯水车薪,难以持久。
其实,国家已多次提出要精准帮扶企业、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如何根据订单和物流数据,精准定向补贴外贸商家,把补贴送到真正从事外贸、急需得到帮助的企业账户里,可能是目前最迫切的问题。
同时,在国际海运、空运航线受到较大冲击的情况下,中欧班列成为企业承接空运、海运转移货源的重要载体。疫情期间中欧班列开行数持续走高,成为外贸企业降成本、提时效的关键。重点加强通关保障,提升中欧班列开行地区和频次,有助于推进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以稳定国际物流供应链畅通。(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佘颖)
- 标签:飞龙猛将下载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