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闻传播重点词汇解析五
据一些学者考证,监督这个词组最早出现在1945年。著名报人赵超构1945年12月5日在《新民报》重庆版发表社评《给收复区以新闻自由》,文章结尾提到:“不受批评,一定会腐化官吏不受监督,官吏就容易胆大妄为。”
改革开放后,新闻学界开始尝试使用这一术语。从1987年开始,监督连续4次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表明党对监督的重视。类似的提法还有新闻监督、新闻监督、媒体监督等等,多是指媒体的批评报道。
近年来,媒体的监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一些问题的积极解决,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当前国内媒体的监督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障碍,仍有很多官员认为监督是添乱,记者被打被抓后维权也很难,这都显示出法律的缺位和制度的有待完善。
1972年,美国传播学家M.E&bull麦库姆斯和唐纳德&bull肖在《季刊》上发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总结了他们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调查研究,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
现在,国内媒体也更加注重自己的议程设置,争取过自己的报道引起受众的强烈反响和更多媒体的跟进。
当然,也有的媒体自立议程,无意争春,如《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和《新周刊》杂志,他们都是跳出纷争的热点找冷点或盲点,同样顺利地吸引了受众的眼球。
1965年,美国法院推翻了一起指控案的判决,其理由是,在庭审过程中所做的电视录像,对被告做了带有偏见的报道,损害了他在诉讼中应当享有的权利。以后,人们就把这种凌驾于司法之上、干预和影响司法的新闻报道,称为媒体审判。
国内最著名的媒体审判的案例当属1998年的张金柱案。时任郑州市某公安分局局长的张金柱驾车撞人后不停车反将人拖死,情节极其恶劣,《大河报》第二天报道出来,惹得群情激愤,最终张金柱被判死刑,《大河报》也因此而影响大增。法院的这一判决是否受了媒体报道产生的压力影响,人们有争议。
媒体只管报道事实,法院只管依法审判,但由于媒体报道产生的压力,再加上中国的国情,就使得很多案件的审理在媒体报道后发生了转变,这是现实的无奈。
1922年,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在其《公众》一书中提出拟态环境的概念。拟态环境是与现实环境相对而言的,就是媒体过不断的报道为人们营造的一个镜像环境。
由于各媒体的价值观不同,各媒体所营造的拟态环境的底色也是不同的,娱乐类的媒体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是粉色调的,而严肃的政经媒体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又是另外的色调。各种媒体所营造的拟态环境的总和就基本上接近了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的真实状貌。
当前,有些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是大大偏离了现实情况的,存在着对一些现实的夸大和对另外一些现实的遮盖或忽视,如对娱乐圈是非的过度渲染、对广大农村现实的报道过少等,更有的影视作品古装片、帝王戏过多,腐蚀着国人的思想,也不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英国学者利维斯和汤普森1933年在其所著的《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首倡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了解认知水平。
今天,媒介众多,人们处在信息的包围之中,对于各类媒介传播出来的信息,该如何对待?是全盘接收,还是有选择地接收,或是像有的人那样反着看,这都反映出人们媒介素养的不同。
学会正确地看待各类传播媒介、学会恰当地利用各类传播媒介,是现代公民的修课,当前中国传媒所遇到的一些尴尬和问题,也与国民的媒介素养不高有关系,如有的人把新闻媒体当成“包青天”,有事不找政府找媒体,有的政府官员把媒体当成自己的“传声筒”、不能正确看待媒体的批评报道,等等,这都是媒介素养欠缺的表现。
今天,在网络信息泥沙俱下的情况下,提高国民的媒介素养更有要,这对于形成公民的健全人格大有好处。
媒介批评是指社会各界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评价、分析、议论,是大众传播链条的反馈环节,这一环节对于形成健康的大众传播环境也是不可少的。只有及时地进行媒介批评,才能使各类媒介改进传播方式方法,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媒介是对社会的监督者,但它也需要被监督,但当前,国内的媒介批评真的非常欠缺,这对媒介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传媒专业杂志应该担负起媒介批评的职能。
西风东渐,国外媒体开设更正栏目的做法,近年来为国内媒体效仿,很多都市类报刊都开设了更正栏目,对前期内容的差错进行更正,这是媒体负责任的做法。其实,媒体现在的报道刊发量非常大,不出差错几乎是不可能的,承认差错并公开更正,这是媒体打造公信力的可行办法,并且,很多新闻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及时更正会使报道更准确。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考生整理的“2019新闻传播重点词汇解析五”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更多新闻传播相关内容可查看中公考研新闻传播学频道!
各地分公司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湖南辽宁吉林天津云南湖北河南福建安徽河北陕西贵州青海宁夏新疆广西甘肃大连黑龙江内蒙古扫一扫加社群
- 标签:本站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