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精彩源自何处—《我们用自己村的翻译》采写感悟
10年前,作为纪念鲁巴结好十周年项目之一,在山东青州市举办了“中德双边农村发展研讨会”。会上,云集了国家、省、地市20多家媒体的记者,他们是冲着“国际会议”去的,但我却“捡”到了“我们用自己村的翻译”这句最具新闻价值的一句话,并成为一条独家新闻。《我们用自己村的翻译》一稿,先后被《潍坊日报》、《大众日报》、《外向经济导报》、《新闻汇报》等数十家报纸刊发。更没想到的是此稿还“飘洋过海”,登上了世界上覆盖面最大的华人报纸——《世界日报》。《我们用自己村的翻译》是从田野上采撷的一缕芬芳,是从中国农村开放大潮中掬起的一朵浪花。
10年后,《我们用自己村的翻译》一文,作为中国农村发展见证的一个侧面,已走入了历史的长河中,但稿件采写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却烙在了记忆中,同时给自己的从业生涯增添了无穷的动力。
1997年9月21日至26日在山东青州市举办的“中德双边农村发展研讨会”,主题是总结南张楼“土地整理,村庄革新”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并在广泛的领域探讨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的可能性。会议其中的一项议程是到南张楼村考察。村袁祥生在作了“土地整理、村庄革新”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后,撇开讲稿,即兴发言。他在回答了各路记者“与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6年,给南张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等问题后,说了一句语惊四座的话:“今天从中央到地方来了十几名翻译,但在我们村的活动,全用我们自己培养的翻译。”话音未落,掌声一片。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南张楼村发展的基层新闻工作者,我能体会到那掌声后面的故事。袁祥生,作为该村的带头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年汉子,他对这方贫穷的土地有着更深的感受。随着“土地整理、村庄革新” 项目的进行,袁祥生也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1990年在阿根廷建起占地10公顷的“青州园”,让山东的大棚蔬菜在南美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为在阿根廷建立第二个南张楼迈出了第一步。之后,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延深和加强,袁祥生出访过近20个国家和地区,视野也更为开阔。他感受到,一个村和一个国家一样,要让世界了解自己,并走向世界,人是最关键的要素。他在与世界广泛接触的同时也尝到了“哑巴”走天下的难处。“南张要培养自己的翻译”及科技复合型人才作为村庄进一步发展的先决条件,写入了村庄发展规划中,并将培养外语专业人才作为一项目标确定下来。随之,在国家教委、省外办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向北京经贸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山东师范大学输送本村8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专业学习德语、朝鲜语、西班牙语,并学成归来,各有所长。
是日,南张的小伙子——新一代的中国农民,在这些白皮肤、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人面前,轮番登台,用流利的英语或德语担任学术翻译,进行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这是一幅浓缩着中国改革开放20年成果的“剪影”。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中国农村最基层组织,为什么今天敢于承办国际会议?“掌声”既是给予南张楼的,但更是给这方土地的农民的,是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而喝彩!身临其境,作为一名记者感动之余,强烈的责任感促动着,将这一瞬间“定格”在脑际,并真实地记录下来。的感召,思想得到了升华,加上平时对这个村长期的关注和积累,也就有了这篇“飞”出国门的报道。
目前我们一些媒体上存在大量非“原创”现象,甚至存在不容忽视的复制、克隆问题。除了题材的复制,照搬通稿外,会议材料的复制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有些新闻人物的语言犹如“克隆”一般,杜绝新“八股”,呼唤原创,成为各家媒体改革的重头戏。
“掌声”响到海内外并广受好评,除了以小博大、反映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变化、折射出中国农民的开放意识这个大主题外,这还是一篇跳出会议、用宏观眼光写地方新闻的尝试之作。作品融入作者的分析、观察,是原汁原味的原创性报道,该文因此荣获第五届“山东青年新闻奖”二等奖。
以会议报道论,《我们用自己村的翻译》一文,是记者会议上抢拍的闪光瞬间,体现了中国农村的开放政策和现状,表现出了新时代农民与世界走近、融合的趋势,融入着作者的创造性思维,因而更能使人产生共鸣并打动读者,是真正的原创作品。
作为地方党报,较之大报,在体现权威性方面有明显的劣势。之所以存在,还在于地域的接近性,也就是说地方特色。
《我们用自己村的翻译》一稿的发表,让我对怎样做好基层记者也进行了重新思考。与大报记者相比,处在最基层的县级新闻工作者,是弱势记者,缺乏高度,视野受限。但这并不是说毫无优势可言,其优势就在于其基层性。距基层最近,距新闻的源头最近,距读者最近。
《世界日报》以主题“山东省农村有一流翻译员”,副题“培养村内外语人才,承办国际会议令人惊奇”形式加以报道。刊登一篇中国村级组织的稿件,对于覆盖北美、南美、欧洲及、香港等地区,以影响政经人物为主要读者对象的《世界日报》来说,是不多见的。我想,稿件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小切口,深挖掘。这得益于我们基层新闻工作者的潜在的优势,可以围绕一个题目,长期“蹲点”,发现别人所观察不到的细微变化。也就是说,在捕捉新闻方面,基层新闻工作者并不完全是被动的、滞后的。只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从一件事情的起源中,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思考,同样可以透视出深具新闻价值的东西。这就看我们基层记者积累得多不多,选择得切口巧不巧,挖掘得深不深了。
因此我想,基层的新闻工作者在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文章做足、做透,充分体现地域特色的同时,应在反映全局上多下点工夫,要锻炼开放的视野和前瞻性的眼光。其中社会责任感是第一位的,责任感越强观察得就会越细。记者从何处着眼,站在什么样的位置,直接影响到他稿件的深浅、广窄。记者担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任务,这就决定了他的位置,要从高处俯瞰问题,又要从低处分析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摸准时代脉搏,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从而写出有深度而又反响强烈的新闻作品。
所以,记者的笔永远不能偏离生活。走进生活,用心去感受并汲取生活奉献的一切,会发现平时没有发现的东西,这种发现促动着认识不断深化,并感知到生活让你感动的真实源泉,有了这种感动,笔下才会不断流出“华彩乐章”!
- 标签:本站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
-
新闻精彩源自何处—《我们用自己村的翻译》采写感悟
10年前,作为纪念鲁巴结好十周年项目之一,在山东青州市举办了“中德双边农村发展研讨会”…
- 2019暑期社会实践每日新闻(第七期)
- “持久危机”下的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基于2023年六大热点议题的分析
- 为什么要练习采写分类新闻
- 【艺考干货】新闻评论的理论知识
- 九届文体与福利委员会工作总结
- 一个叫“可以”的出版品牌的五年
- 文体与福利委员会2015年工作总结
- 新闻评论“说什么”“怎么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这样说
- 你未来一年的新书我们承包了!
- 春节文体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