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单打比赛“三段指标评估法”的应用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及数理统计法。以2018—2019年度澳网和美网30场女子单打比赛为研究对象。记录比赛双方运动员在比赛中最后一拍的得分、失分和各拍得失分所占的比例,将女子网球单打比赛划分为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通过对比赛各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进行数据处理,构建“三段指标评估法”的模型。案例分析表明:小廉威姆斯整体实力平均,在发抢段和相持段具备优势,但成绩不稳定。在接抢段成绩稳定,但优势不明显;大阪直美实力均衡,发抢段成绩稳定,优势明显;接抢段成绩相对不稳定,相持段成绩稳定但不具备明显优势。
我国网球水平在近几年得到提高,四大满贯及高端赛事上多次出现中国运动员的身影,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实属不易。人们在为运动员的突破感到高兴时,不能忽视的是我国网球的落后是全方面的。国家培养体制的局限性、后备人才的不足、缺乏先进科学的训练方法、科研水的落后,等等。
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乒乓球项目之所以取得如此佳绩离不开科研水平的进步。1987年乒乓球运动领域在“三段指标评估法”未提出之前,对乒乓球的技战术分析不够深入透彻,无法对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进行深入分析与诊断,成绩难以提升。吴焕群(1988)等人以多年积累的经验,通过实践深入分析,研发出乒乓球技战术诊断方法,即“三段指标评估”[1]。该方法从比赛整体出发,由整体到局部,对比赛进行深入分析与诊断。
网球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要想逐步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各方面出发,我国对于网球技战术的分析还处在传统方法研究中,无法对比赛进行较全面的概括与分析。本文在借鉴乒乓球“三段指标评估法”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网球比赛特点,构建一个适合于女子网球单打比赛的“三段指标评估法”的模型。通过模型的建立可以为单打比赛制定出评估标准,诊断各段的优势和劣势,对比赛进行整体和局部的全方位分析。从而为制定科学化的训练提供参考,为日后网球比赛分析提供一个全新的方法。
本文以2018—2019年度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和美国网球公开赛30场优秀女子单打比赛为研究对象,比赛统计的运动员共22位,根据2019年度WTA最新排名榜,有13位运动员进入世界排名前20。
以“三段指标评估法”“乒乓球”“技战术”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出相关文献。通过仔细阅读文献,整理和分析研究成果,以求准确了解“三段指标分析法”的发展、核心思想、价值。
比赛视频选取2018—2019年度四大满贯中的澳网和美网30场比赛,其中澳网比赛18场和美网比赛12场。通过定格、重复的方式观看比赛视频,记录下比赛双方运动员最后一拍的得分或失分以及所处的状态(得分、受迫性失误、非受迫性失误)。
运用SPSS 16.0软件对各拍得分,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及“三段指标评估法”的构建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网球和乒乓球有许多共性之处:(1)在比赛形式和击球顺序上,都是由发球(一分的开始)、接发球、相持段、最后一拍的得分或失分(一分的结束)。(2)在得失分规律上,比赛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得分比例、进攻的选择大于防守、对关键分的处理直接影响一局甚至是一场比赛的输赢。(3)乒乓球单打比赛中发球的威胁性影响对方回球的质量,对方回球质量会决定发球后的下一拍是防守还是进攻,接发球的质量同样影响下一拍的衔接,所以前4板是乒乓球比赛的重点。网球比赛也是如此。以上相同之处,表明网球可以借鉴乒乓球“三段指标评估法”的基本理论。
由图1可知:女子网球比赛中第1拍得分最高,所占比例为30.1%。第三拍得分所占比例为14.9%,位居第二。紧随其后的是第二拍。从研究还得知,随着拍数的增加得分所占比例越少,说明到比赛后阶段对体能的要求高。1、3拍的得分比2、4拍的得分所占比例高。
网球比赛对体能的要求有所不同,但是网球和乒乓球在比赛形式、得失分规律、比赛重点、发球对比赛态势的把控等方面有着共通之处,这些符合网球比赛的实际状况。因此将网球比赛划分为三段,即发抢段(1、3拍结合)、接抢段(2、4拍结合)、相持段(第4拍之后)(引自吴焕群1988)。
发抢阶段(1、3拍),发球是比赛的开始。发抢段得分累计所占比例为45%,第一拍得分所占比例为30.1%,可见发球在发抢段中的重要性。
接抢阶段(2、4拍)第二拍是接发球。接抢段得分累计所占比例为22.8%,接发得分所占比例为14.9%,说明接发球的回球质量整段的态势起着重要作用。
相持阶段(第4拍之后)所占比例为32.2%,相对发抢段和接抢段来说,相持段得分所占比例偏低,越到后面得分越少。
段得分率和使用率计算公式主要参考乒乓球“三段指标评估法”的计算方法[2-3],计算公式如下:
等级评估标准的确立主要是运用百分位法,得分率标准为4级,评价的比例划分为20%、50%、20%、30%。依次对应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使用率标准分为3级,评价的比例划分为高、中、低,依次对应比例为25%、50%、25%。
表1和表2是优秀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技战术得分率与使用率评估表。假设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得分率达到优秀,但是使用率过低,就无法发挥出该段优势,获得比赛胜利。反之如果这名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分率低,使用率却达到高,就会导致比赛失误机率增加,比赛获胜机率大大减少。
小威廉姆斯是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1995年开始职业网球生涯,1997年参加芝加哥比赛击败世界排名第四的塞莱斯闯进入四强,初入头角。小威廉姆斯14次获得WTA单打排名第一,23次大满贯冠军得主,距离历史上大满贯最高得主仅差一个。
表3是小威廉姆斯6场比赛三段技术指标评估表,小威廉姆斯的6场比赛评估值为良好,说明小威廉姆斯整体实力平均,实力较强。(1)在发抢段,得分率平均评估为良好,得分率最高的比赛为优秀,最低的为不及格。使用率为2个高、3个中、一个低。可以说明小威廉姆斯在发抢段具备一定能力,但成绩发挥不稳定。(2)在接抢段,得分率评估为良好,得分率均为良好或及格,使用率为6个中。说明在接抢段小威廉姆斯成绩稳定,但不具备优势。(3)在相持段,得分率评估最高为2场优秀、最低为一场不及格,使用率为6个中。说明在相持段小威廉姆斯具备一定优势,但成绩不稳定。
小威廉姆斯之所以会出现发抢段具备优势但成绩不稳定,原因在于使用率偏高导致对比赛的负面作用大,发球技术得分高但是失分率也高,导致发抢段成绩不稳定。接抢段成绩稳定但不具备优势,在接抢段小威廉姆斯第二拍的得分为68次,失分为106次,其中以反拍失分多。说明小威廉姆斯接发稳定性有待提高要注意抢攻的成功率与质量,同时注意反手技术的使用。相持段成绩稳定但没有优势,其中正手的失误是一大原因,得分多的同时失分也多,并且在得分率为优秀的时候使用率过低,对比赛起不到应有的帮助(见表4)。
大阪直美是95后出色网球运动员代表,年仅22岁的大阪直美,在2018年获得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印第安维尔斯皇冠塞女单冠军、2019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
从表5中可以看出大阪直美整体实力平均,特别是在发抢段成绩稳定,优势明显。(1)在发抢段,得分率评估中2场为优秀,6场为良好。使用率为2个高、6个中。说明在发抢段大阪直美成绩稳定,优势明显。(2)在接抢段,得分率差异较大,优秀为1场、良好为1场、及格为4场、不及格为2场。使用率为1个高、4个中、3个低。说明在接抢段大阪直美接发能力不稳定,要注意提高抢攻的质量。(3)在相持段,得分率评估为4个良好、4个及格。使用率评估为7个中、1个低。说明大阪直美在相持段成绩发挥稳定,但优势不明显。
大阪直美在发抢段之所以成绩稳定优势明显在于发球能力强且稳定,发球得分占243分,给对手带来过大压力,有利于整段比赛的态势。在接抢段之所以成绩起伏大不稳定在于正手得分能力降低,失分过多,部分比赛的得分率为不及格但是使用率却达到高的标准,对比赛的负面作用大。在相持段成绩稳定在于得分率和使用率属于正常范围内,但因正手的不稳定降低了比赛优势(见表6)。
(1)本文將网球单打比赛划分为3段,即发抢段(1、3拍)发球、发球后的抢攻或防守、接抢段(2、4拍)接发球、接发球后的抢攻或防守、相持段(第4拍之后),建立“三段指标评估法”的评估标准。此方法直观易理解,能够较好地反映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深入了解比赛中的优势和不足。
(2)通过案例分析表明,小廉威姆斯整体实力平均。在发抢段具备能力,但成绩不稳定。在接抢段成绩稳定,抢攻意识较强,但要注意抢攻的质量,同时要提高反手回球的成功率。在相持段具备一定优势,但成绩起伏太大,使用技术上注意正手进攻与防守的平衡。大阪直美实力均衡,发抢段成绩稳定,优势明显。接抢段成绩相对不稳定,要提高接抢的衔接和质量,提高正手回球去量。相持段成绩稳定,但成绩不具备明显优势。
(3)“三段指标评估法”相对于传统的网球技战术分析,不仅能够从整体至局部对整场比赛进行诊断,分析各段的优势和劣势,对比赛的获胜具有重大意义。还能分析对手的技战术特点,提前布局比赛战术。但是该方法还处在初步研究之中,目前只适用于女子单打,尚未成熟,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 文婧,徐君伟,陈永存,等.规则改革与乒乓球技战术分析方法研究——“三段指标评估法”的再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2):76-80.
[2] 徐君伟.规则改革背景下乒乓球三段指标评估法演进与发展趋势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8,34(1):115-121.
[3] 张辉,杨青.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分析“三段指标评估法”的扩展应用[J].体育科研,2016,37(1):61-66.
[4] 翟洪军.“三段分析法”在乒乓球技战术统计运用中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2,2(34):32,34.
[5] 熊平.乒乓球三阶段技术比较分析——以2015年乒乓球世锦赛女单决赛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3):203-204.
[6] 王永翔,王冬.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球类项目技术运用及其诊断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3(4):31-32.
[7] 徐君伟,邱雨,李红霞.乒乓球比赛回合中第5、6板技战术特征研究——基于发展、完善三段指标评估法的视角[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34(3):41-49.
- 标签:本站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