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资讯  体育科技

崇文也尚武“学霸”也踢球

  “足球从娃娃抓起”,在中国不仅是体育界的共识,也是每个人所熟知的一句口号。但到底应该从几岁的“娃娃”抓起?怎样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似乎没有达成共识,更没有提出具体可操作的路径。

  自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后,全国逐步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体化校园足球发展体系,成为中国体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此基础上,将幼儿园纳入校园足球体系,也成为势所必然的趋势。

  从辽宁走出的李铁、肇俊哲、张玉宁、李金羽、曲圣卿等,缔造了国足的一个黄金时代。他们刚接触足球时,也不过是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低年级的年纪。

  将健康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是北京市第五幼儿园(以下简称五幼)一以贯之的理念。在那里,“快乐足球”运动成为促进孩子全面成长的重要途径。

  2019年,五幼顺理成章入选首批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名单。受园长邹平邀请,知名足球教练李铁走进幼儿园,与教师进行座谈,交流快乐足球理念,并与孩子们玩起足球游戏,“比试”脚法。

  “足球从娃娃抓起”,遥想20年前,从辽宁走出的李铁、肇俊哲、张玉宁、李金羽、曲圣卿等,缔造了国足的一个黄金时代。他们刚接触足球时,也不过是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低年级的年纪。

  如今,经过两年遴选,有6000余所幼儿园入选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名单,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幼儿足球与校园足球无缝衔接有了真正的基础。“足球从娃娃抓起”这句话有了真正的“抓”手。

  2018年10月,中国足协启动“娃娃足球工程”,制定了《全国娃娃足球工程实施方案(2018年-2020年)》。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幼儿足球试点工作的通知》,随后,从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名单,到《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南》,再到《3-6岁儿童足球活动负面清单》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校园足球的普及重心逐渐下移到幼儿园。

  “幼儿足球要教基本运动技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认为,“包括跑、跳、投和灵活性、平衡性、柔韧性、协调性这是学习专项运动技能的基础,也是幼儿体育的核心”。

  基本运动技能不足是中国少年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男足国家队原主教练施拉普纳曾表示,他发现中国孩子在基本运动技能方面存在一个普遍弱点,就是手脚协调能力差。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国内外相关专家,参考大量全球行业调研,以英国幼儿体育教育体系为主体,结合中国幼儿园实际,最终于2019年形成了《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南》。该指南形成了“体操、舞蹈、跑跳能力、身体管理、合作与解决问题、球类运动”和“足球游戏”的“6+1”主题模式,整个游戏活动体系共有192节课时,根据幼儿身体发育特点科学分配到3个年龄段、6个学期中实施。

  在2020年全国校园足球工作视频会议上,王登峰说,幼儿体育就是要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实现运动技能的协调发展。换言之,不是教给幼儿具体的技能,而是把技能融入设计的游戏中,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运动技能。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张守伟认为,要以早期兴趣化替代早期专业化,释放娃娃足球的快乐功能,达到促进孩子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现在,我国幼儿普遍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较长,户外活动时间不足,体能呈现下滑趋势。之前,国内的足球俱乐部把钱都砸在中学阶段。韩国、日本等亚洲足球强国,都是从幼儿园和小学开始,培养儿童运动兴趣。现在我们开始走上正轨了。”国际幼儿体育学会认证幼儿体能指导师唐海丰说。

  在五幼足球老师李晨组织的小足球队中,有一位用左脚踢球的男孩小壮。他不太爱交流,说话声音比较小。李晨有意识安排他踢中场。“这是个需要跟前锋后卫沟通的位置,每次训练都需要大声对前后的小朋友喊话。”

  后来,班上老师发现小壮像变了一个人,爱说话了。“这是足球的魅力,一项多人运动,相互呼应必不可少,踢足球让人变得更加热情。我们目标不是培养未来球星,而是想让孩子们全面发展,更加积极阳光。”李晨说。

  成成是五幼大班的小朋友,身体素质好,踢球很“疯”。与小壮不同,成成性格开朗,特别爱和小朋友交流,但情绪很敏感,比别人差一点就会不高兴。

  有一次往返跑比赛,因为成成没有及时拿到球,耽误了时间,造成他所在的小组输了两次。成成满脸郁闷,五幼足球老师李雪发现他第二次玩足球时兴趣不高了,说不喜欢踢球了。李雪通过精心设计的足球游戏,让成成回到团体之中,逐渐消化了消极情绪,重新找到了踢球的乐趣。现在,成成每天回家都会跟爸爸踢会儿球。之前不怎么了解足球的爸爸也成了球迷,爷儿俩时不时就会去看比赛。

  “我觉得人的成长是一个有衔接性的链条。”邹平认为,现在小学、中学里有很多小胖墩儿、小眼镜儿、小豆芽菜,其实并不是一天形成的。孩子的很多健康习惯、健康意识、学习方式,可能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养成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放在幼儿园来说,意义尤为重要。在七岁之前养成的好习惯,会跟随人一辈子,让人终生获益。

  通过足球运动,孩子们不仅增长了运动能力,也培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邹平说:“通过学唱老师编的足球儿歌,孩子锻炼了乐感等艺术能力。回家后孩子跟家长讲玩足球游戏的事,锻炼了语言能力。在做足球游戏时,孩子锻炼了社会交往能力。通过理解足球规则和锻炼基本技能,学习了科学知识。”

  如今,五幼总园与几个分园联动开展“雏鹰杯”幼儿足球联赛,做到了班班开展、人人参与,让“快乐足球”理念融入孩子们每天的生活中。邹平欣喜地发现,家长们也自发组织起支援团,鼓励孩子们参加足球活动,在家里根据老师的指导给予孩子适当的点播和启发。

  “不踢球,放学回家,真正把时间用在学习上的有多少?他肯定也玩别的,玩会儿电脑、iPad,要不然就看电视,还不如在学校锻炼身体。”

  除了职业足球外,李铁、郜林、于汉超等业内人士也纷纷把目光转向幼儿和青少年足球培训上。“职业足球是我最主要的工作,做幼儿足球、青少年足球培训,是我的梦想。毕竟中国足球的希望在未来,没人去抓未来,怎么会有未来?”李铁说。

  中国足球尴尬的现状,让人们不约而同把希望放在未来。“足球从娃娃抓起”这句话喊了起码四十年,直到今天,人们盼望中的未来似乎还没有来。

  “中国足球一直在低水平徘徊。”2019年全国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这句“扎心”的话道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造成中国足球水平低迷的原因有很多,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说是业内共识,那就是足球人口萎缩,青少年足球后备力量“塌陷”。

  2010年,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北京附中三高足球训练基地调研时说:“从整体而言,现在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都出现了困难。因为时代发展了,大多数家长都不再愿意送孩子练体育,让孩子往运动员方向发展。相对来说,其他项目虽面临着困难,却仍有改革的余地,而中国足球,连改革的余地都没有了,而是需要重建,因为整个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坍塌,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已近枯竭。”

  中国男足国家队原主教练戚务生表示:“青少年足球人口,我个人认为是一些热爱足球、理解足球的青少年,这些孩子对足球有兴趣,能理解足球文化,至于将来他们或者进职业队,或者分到各个行业去都没关系,他们将来会影响身边的亲人朋友,甚至他们下一代,这样我们才能积累起越来越多的足球人口。”

  从刘鹏痛诉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坍塌”至今已经过去11年,从国务院颁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也已经过去6年。

  “经过五年努力,现在已经认定了27000多所校园足球特色校,平均按照每个学校一千人计算就是有2700万的中小学生在校园里每周学一节足球课。”2019年12月20日,在介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五年来发展情况时,王登峰说。同时他也表示成绩还很有限,“总体上来讲,真正参与到足球活动中的青少年学生的人数还是非常有限。”

  北京东城区青年湖畔的安外三条小学是北京市足球体育项目传统校。从这里走出了张晨、赵荣等女足国脚。

  “在十年前,搞足球运动的学校还非常少。2009年,东城区恢复校园足球联赛,比赛队伍真是凑出来的,水平相差很大,两位数的比分并不罕见。”安外三条小学体育老师、东城区网点校足球教研组组长黑景峰说。

  如今,北京东城区阳光体育“快乐少年”足球节已经举办了八届,坚持以兴趣为导向,具有“场地小、时间短、对抗性小、易引起兴趣”等特点。从最初的几十支球队参加,到如今有上百支球队参加,成为东城区幼儿和小学生最期待的活动之一。

  黑景峰表示,现在家长对孩子踢球还是比较支持的。“不踢球,放学回家,真正把时间用在学习上的有多少?他肯定也玩别的,玩会儿电脑、iPad,要不然就看电视,还不如在学校锻炼身体。”

  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带动了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提升。安外三条小学校长程洪说,现在体育已经成为了孩子们在学校生活的一部分,不光有足球,还有篮球、网球、乒乓球、体育舞蹈等,给了孩子更多的选择。更可喜的是,最近几年,孩子们体质测评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崇文小学与安外三条小学同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崇文小学校长白淑兰认为,足球带给孩子的是一个团队的精气神儿。

  中国的孩子目前独生子女较多,由此导致孩子过于自我,与他人相处沟通能力差等问题也逐渐体现。白淑兰认为,通过足球让孩子们互相沟通,相互理解,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帮助。

  有个关于足球的故事在崇文小学家长中广为流传。在一场比赛中,小守门员的鞋带开了,一个细心的队员发现了,就俯下身去帮他系鞋带。这张被抓拍下来的照片在家长群中流传开来,家长们都很感动。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悄然成长为关心同学、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了。

  足球运动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以下简称广中)已经默默开展十几年了。早在2003年,广中就率先在北京市推出“自助餐式”体育选修课,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先行者。足球、篮球、排球、健美操、街舞、武术、网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攀岩等十几个门类,让广中的学生有了比许多大学生更加丰富的体育课菜单。“无论是之前我们就进行的自助餐式体育课,还是现在的足球特色课,都不能仅仅当做一个规定任务去完成,要认识到这是育人,是为了孩子一生的全面发展目标。”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吴甡说。

  北京市西城区的宣师一附小是北京市足球特色校。宣师一附小体育老师于汪洋说。孩子们每周都有一节“雷打不动”的足球课,由从专业足球俱乐部聘请的足球老师来教。体育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同等重要。任何科目都不能占用体育课,即使占了也会还回来。

  “发展校园足球,是希望涌现出一大批有着很高文化素养的优秀足球运动员,也希望培养出一大批会踢足球的律师、科学家、数学家”谈及校园足球发展目标时,王登峰表示。

  足球运动的真谛不仅在于竞技,更在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中国足球文化的缺失和急功近利的足球培训屡屡被人诟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曾有过这样一个经历。某次初中生足球比赛,一支来自中国的中学生队与一支来自西班牙的中学生队比赛,中国的带队教练在场边不断责骂自己队员,甚至爆出粗口;西班牙中学生队的教练却与队员们打成一片,耐心讲解战术,热情鼓励孩子们努力做到最好,并与每一位下场的队员击掌、拥抱。中外两队教练员对待队员的巨大反差,让吴键深思,因为对体育文化不够重视,我们的体育老师、学校运动队教练也就很容易单纯地去追求成绩目标,而忽视了体育的文化价值和对孩子的教育意义。西班牙中学生队的足球教练让孩子们感受到的是球队里每个成员之间的尊重、合作,以及由此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带给每个人的荣誉,这是足球的最大魅力,也是足球文化的核心。但我们很多体育老师和带队教练都没有去真正了解足球文化,甚至在扼杀一项运动在孩子心底生根发芽。

  王惟实是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在幼儿园时做了一个小手术。父母把他送到南方休养了一段时间。当地正好有艾力引进的罗纳尔多足球学校,倡导南美式的快乐足球。王惟实很感兴趣,就踢上了足球。王惟实的身体很快恢复过来,踢球的习惯保持到现在。和其他家长一样,王惟实的妈妈李茜既希望孩子能踢球强身健体,又担心因为踢球影响学习成绩。后来,她发现,王惟实每天回家后都早早把作业写完,然后再去踢球,学习一点也没落下,还很有劲头和规划性。

  北京市三里屯一中是北京市足球传统校和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也是北京中赫国安朗跃校园足球训练基地,一直招收培养足球特长生。

  校长王利如说,足球班的学生每天也上7节课,课后有一个到一个半小时的训练。文化课老师和足球训练员会及时沟通,互相配合。足球特长生的定位首先是学生,学业成绩要保证,成绩如果下降明显会停训一段时间。他们自己就会着急,想办法把成绩提上去。足球特长生班的平均分数往往比平行班还高。

  在崇文小学,孩子们总结了两句话,“崇文也尚武,学霸也踢球”。白淑兰说,孩子们把驰骋绿茵场比作尚武,把学习文化知识和踢球结合起来。

  崇文小学为初中输送了不少足球特长生。经过三年的追踪统计,足球队的孩子到了初中,学习成绩基本都不错,没有落后的。小学里设置了光荣榜,将他们的学习状况向小学的同学展示,鼓励现在的球员。“足球队的同学有个特点,他们会合理安排时间,因为他们要练球,会抓紧时间学习功课,写作业。所以比同龄的孩子相对来说学习习惯更好。”白淑兰说。

  有人认为,北京的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师资,所以足球和学习两不耽误的情况也许并不普遍。徐涛在《当代体育科技》杂志2016年(第6卷)第33期上发表论文《贵州省高中学生参与足球训练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以铜仁市为例》。文章针对当年铜仁市参加高中生联赛的36支球队300余人进行问卷调查。

  在所调查的334名学生中,学习成绩上升的有200人,占总人数的59.9%;学习成绩下降的有123人,占总人数的36.8%;学习成绩没有明显变化的有11人,占总人数的3.3%。研究表明,高中阶段参加足球训练对学习的积极影响远大于消极影响,适当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可以在学习体育技能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2016年贵州省GDP在全国排第25,铜仁市在贵州省9个市、州中排第8。这个调查研究,可以让人们在更宏观的角度看待足球运动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外伤害是校园足球的一大软肋。目前,北京已经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每所学校有一名体育教师能够胜任足球的教学与训练,并聘请国内外足球专家、北京高校的教授、高级足球教练和退役足球运动员,全面参与到校园足球的发展中。专业的师资和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能够将意外降到最低。此外,保险为踢球产生的意外伤害兜了底。目前,北京的中小学生除了享有“校方责任险”,还有“无过失责任险”。王登峰表示,还将进一步探讨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育运动意外风险的防控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解除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后顾之忧。

  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足球100分》栏目2017年年底曾做了一期关注校园足球的节目,其中一个面向学生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96%的受调查者支持孩子在学校踢球。支持孩子踢球的目的,有52%的人选“锻炼身体”,31%的人选“塑造性格”,17%的人选“成为职业”。选第三个选项比例之高让人颇为惊讶。央视评论员张彬认为,这说明人们对中国足球未来发展还是有信心的,对足球特长生未来有更顺畅的上升途径有更大的期待。

  当然,现实是复杂的。2019年夏天,北京附中三高足球俱乐部的7名高三学生接到一家中超俱乐部的试训邀请,但家长都希望孩子先参加高考。高考结束,7名球员被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录取,最终没有一人选择试训走职业足球之路。三高俱乐部秘书长李连江表示,要理解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毕竟职业足球这条路不好走。

  “足球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这样走下去,只要目标对,我们就不怕远不惧难,薪火相传,未来可期。”吴甡说。不管怎样,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正在逐渐完善。校园足球让足球运动在孩子中间生根开花,中国足球充满希望的未来也许真的不远了。

  “足球从娃娃抓起”,在中国不仅是体育界的共识,也是每个人所熟知的一句口号。但到底应该从几岁的“娃娃”抓起?怎样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似乎没有达成共识,更没有提出具体可操作的路径。

  自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后,全国逐步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体化校园足球发展体系,成为中国体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此基础上,将幼儿园纳入校园足球体系,也成为势所必然的趋势。

  从辽宁走出的李铁、肇俊哲、张玉宁、李金羽、曲圣卿等,缔造了国足的一个黄金时代。他们刚接触足球时,也不过是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低年级的年纪。

  将健康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是北京市第五幼儿园(以下简称五幼)一以贯之的理念。在那里,“快乐足球”运动成为促进孩子全面成长的重要途径。

  2019年,五幼顺理成章入选首批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名单。受园长邹平邀请,知名足球教练李铁走进幼儿园,与教师进行座谈,交流快乐足球理念,并与孩子们玩起足球游戏,“比试”脚法。

  “足球从娃娃抓起”,遥想20年前,从辽宁走出的李铁、肇俊哲、张玉宁、李金羽、曲圣卿等,缔造了国足的一个黄金时代。他们刚接触足球时,也不过是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低年级的年纪。

  如今,经过两年遴选,有6000余所幼儿园入选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名单,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幼儿足球与校园足球无缝衔接有了真正的基础。“足球从娃娃抓起”这句话有了真正的“抓”手。

  2018年10月,中国足协启动“娃娃足球工程”,制定了《全国娃娃足球工程实施方案(2018年-2020年)》。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幼儿足球试点工作的通知》,随后,从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名单,到《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南》,再到《3-6岁儿童足球活动负面清单》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校园足球的普及重心逐渐下移到幼儿园。

  “幼儿足球要教基本运动技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认为,“包括跑、跳、投和灵活性、平衡性、柔韧性、协调性这是学习专项运动技能的基础,也是幼儿体育的核心”。

  基本运动技能不足是中国少年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男足国家队原主教练施拉普纳曾表示,他发现中国孩子在基本运动技能方面存在一个普遍弱点,就是手脚协调能力差。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国内外相关专家,参考大量全球行业调研,以英国幼儿体育教育体系为主体,结合中国幼儿园实际,最终于2019年形成了《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南》。该指南形成了“体操、舞蹈、跑跳能力、身体管理、合作与解决问题、球类运动”和“足球游戏”的“6+1”主题模式,整个游戏活动体系共有192节课时,根据幼儿身体发育特点科学分配到3个年龄段、6个学期中实施。

  在2020年全国校园足球工作视频会议上,王登峰说,幼儿体育就是要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实现运动技能的协调发展。换言之,不是教给幼儿具体的技能,而是把技能融入设计的游戏中,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运动技能。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张守伟认为,要以早期兴趣化替代早期专业化,释放娃娃足球的快乐功能,达到促进孩子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现在,我国幼儿普遍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较长,户外活动时间不足,体能呈现下滑趋势。之前,国内的足球俱乐部把钱都砸在中学阶段。韩国、日本等亚洲足球强国,都是从幼儿园和小学开始,培养儿童运动兴趣。现在我们开始走上正轨了。”国际幼儿体育学会认证幼儿体能指导师唐海丰说。

  在五幼足球老师李晨组织的小足球队中,有一位用左脚踢球的男孩小壮。他不太爱交流,说话声音比较小。李晨有意识安排他踢中场。“这是个需要跟前锋后卫沟通的位置,每次训练都需要大声对前后的小朋友喊话。”

  后来,班上老师发现小壮像变了一个人,爱说话了。“这是足球的魅力,一项多人运动,相互呼应必不可少,踢足球让人变得更加热情。我们目标不是培养未来球星,而是想让孩子们全面发展,更加积极阳光。”李晨说。

  成成是五幼大班的小朋友,身体素质好,踢球很“疯”。与小壮不同,成成性格开朗,特别爱和小朋友交流,但情绪很敏感,比别人差一点就会不高兴。

  有一次往返跑比赛,因为成成没有及时拿到球,耽误了时间,造成他所在的小组输了两次。成成满脸郁闷,五幼足球老师李雪发现他第二次玩足球时兴趣不高了,说不喜欢踢球了。李雪通过精心设计的足球游戏,让成成回到团体之中,逐渐消化了消极情绪,重新找到了踢球的乐趣。现在,成成每天回家都会跟爸爸踢会儿球。之前不怎么了解足球的爸爸也成了球迷,爷儿俩时不时就会去看比赛。

  “我觉得人的成长是一个有衔接性的链条。”邹平认为,现在小学、中学里有很多小胖墩儿、小眼镜儿、小豆芽菜,其实并不是一天形成的。孩子的很多健康习惯、健康意识、学习方式,可能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养成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放在幼儿园来说,意义尤为重要。在七岁之前养成的好习惯,会跟随人一辈子,让人终生获益。

  通过足球运动,孩子们不仅增长了运动能力,也培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邹平说:“通过学唱老师编的足球儿歌,孩子锻炼了乐感等艺术能力。回家后孩子跟家长讲玩足球游戏的事,锻炼了语言能力。在做足球游戏时,孩子锻炼了社会交往能力。通过理解足球规则和锻炼基本技能,学习了科学知识。”

  如今,五幼总园与几个分园联动开展“雏鹰杯”幼儿足球联赛,做到了班班开展、人人参与,让“快乐足球”理念融入孩子们每天的生活中。邹平欣喜地发现,家长们也自发组织起支援团,鼓励孩子们参加足球活动,在家里根据老师的指导给予孩子适当的点播和启发。

  “不踢球,放学回家,真正把时间用在学习上的有多少?他肯定也玩别的,玩会儿电脑、iPad,要不然就看电视,还不如在学校锻炼身体。”

  除了职业足球外,李铁、郜林、于汉超等业内人士也纷纷把目光转向幼儿和青少年足球培训上。“职业足球是我最主要的工作,做幼儿足球、青少年足球培训,是我的梦想。毕竟中国足球的希望在未来,没人去抓未来,怎么会有未来?”李铁说。

  中国足球尴尬的现状,让人们不约而同把希望放在未来。“足球从娃娃抓起”这句话喊了起码四十年,直到今天,人们盼望中的未来似乎还没有来。

  “中国足球一直在低水平徘徊。”2019年全国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这句“扎心”的话道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造成中国足球水平低迷的原因有很多,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说是业内共识,那就是足球人口萎缩,青少年足球后备力量“塌陷”。

  2010年,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北京附中三高足球训练基地调研时说:“从整体而言,现在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都出现了困难。因为时代发展了,大多数家长都不再愿意送孩子练体育,让孩子往运动员方向发展。相对来说,其他项目虽面临着困难,却仍有改革的余地,而中国足球,连改革的余地都没有了,而是需要重建,因为整个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坍塌,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已近枯竭。”

  中国男足国家队原主教练戚务生表示:“青少年足球人口,我个人认为是一些热爱足球、理解足球的青少年,这些孩子对足球有兴趣,能理解足球文化,至于将来他们或者进职业队,或者分到各个行业去都没关系,他们将来会影响身边的亲人朋友,甚至他们下一代,这样我们才能积累起越来越多的足球人口。”

  从刘鹏痛诉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坍塌”至今已经过去11年,从国务院颁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也已经过去6年。

  “经过五年努力,现在已经认定了27000多所校园足球特色校,平均按照每个学校一千人计算就是有2700万的中小学生在校园里每周学一节足球课。”2019年12月20日,在介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五年来发展情况时,王登峰说。同时他也表示成绩还很有限,“总体上来讲,真正参与到足球活动中的青少年学生的人数还是非常有限。”

  北京东城区青年湖畔的安外三条小学是北京市足球体育项目传统校。从这里走出了张晨、赵荣等女足国脚。

  “在十年前,搞足球运动的学校还非常少。2009年,东城区恢复校园足球联赛,比赛队伍真是凑出来的,水平相差很大,两位数的比分并不罕见。”安外三条小学体育老师、东城区网点校足球教研组组长黑景峰说。

  如今,北京东城区阳光体育“快乐少年”足球节已经举办了八届,坚持以兴趣为导向,具有“场地小、时间短、对抗性小、易引起兴趣”等特点。从最初的几十支球队参加,到如今有上百支球队参加,成为东城区幼儿和小学生最期待的活动之一。

  黑景峰表示,现在家长对孩子踢球还是比较支持的。“不踢球,放学回家,真正把时间用在学习上的有多少?他肯定也玩别的,玩会儿电脑、iPad,要不然就看电视,还不如在学校锻炼身体。”

  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带动了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提升。安外三条小学校长程洪说,现在体育已经成为了孩子们在学校生活的一部分,不光有足球,还有篮球、网球、乒乓球、体育舞蹈等,给了孩子更多的选择。更可喜的是,最近几年,孩子们体质测评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崇文小学与安外三条小学同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崇文小学校长白淑兰认为,足球带给孩子的是一个团队的精气神儿。

  中国的孩子目前独生子女较多,由此导致孩子过于自我,与他人相处沟通能力差等问题也逐渐体现。白淑兰认为,通过足球让孩子们互相沟通,相互理解,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帮助。

  有个关于足球的故事在崇文小学家长中广为流传。在一场比赛中,小守门员的鞋带开了,一个细心的队员发现了,就俯下身去帮他系鞋带。这张被抓拍下来的照片在家长群中流传开来,家长们都很感动。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悄然成长为关心同学、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了。

  足球运动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以下简称广中)已经默默开展十几年了。早在2003年,广中就率先在北京市推出“自助餐式”体育选修课,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先行者。足球、篮球、排球、健美操、街舞、武术、网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攀岩等十几个门类,让广中的学生有了比许多大学生更加丰富的体育课菜单。“无论是之前我们就进行的自助餐式体育课,还是现在的足球特色课,都不能仅仅当做一个规定任务去完成,要认识到这是育人,是为了孩子一生的全面发展目标。”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吴甡说。

  北京市西城区的宣师一附小是北京市足球特色校。宣师一附小体育老师于汪洋说。孩子们每周都有一节“雷打不动”的足球课,由从专业足球俱乐部聘请的足球老师来教。体育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同等重要。任何科目都不能占用体育课,即使占了也会还回来。

  “发展校园足球,是希望涌现出一大批有着很高文化素养的优秀足球运动员,也希望培养出一大批会踢足球的律师、科学家、数学家”谈及校园足球发展目标时,王登峰表示。

  足球运动的真谛不仅在于竞技,更在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中国足球文化的缺失和急功近利的足球培训屡屡被人诟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曾有过这样一个经历。某次初中生足球比赛,一支来自中国的中学生队与一支来自西班牙的中学生队比赛,中国的带队教练在场边不断责骂自己队员,甚至爆出粗口;西班牙中学生队的教练却与队员们打成一片,耐心讲解战术,热情鼓励孩子们努力做到最好,并与每一位下场的队员击掌、拥抱。中外两队教练员对待队员的巨大反差,让吴键深思,因为对体育文化不够重视,我们的体育老师、学校运动队教练也就很容易单纯地去追求成绩目标,而忽视了体育的文化价值和对孩子的教育意义。西班牙中学生队的足球教练让孩子们感受到的是球队里每个成员之间的尊重、合作,以及由此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带给每个人的荣誉,这是足球的最大魅力,也是足球文化的核心。但我们很多体育老师和带队教练都没有去真正了解足球文化,甚至在扼杀一项运动在孩子心底生根发芽。

  王惟实是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在幼儿园时做了一个小手术。父母把他送到南方休养了一段时间。当地正好有艾力引进的罗纳尔多足球学校,倡导南美式的快乐足球。王惟实很感兴趣,就踢上了足球。王惟实的身体很快恢复过来,踢球的习惯保持到现在。和其他家长一样,王惟实的妈妈李茜既希望孩子能踢球强身健体,又担心因为踢球影响学习成绩。后来,她发现,王惟实每天回家后都早早把作业写完,然后再去踢球,学习一点也没落下,还很有劲头和规划性。

  北京市三里屯一中是北京市足球传统校和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也是北京中赫国安朗跃校园足球训练基地,一直招收培养足球特长生。

  校长王利如说,足球班的学生每天也上7节课,课后有一个到一个半小时的训练。文化课老师和足球训练员会及时沟通,互相配合。足球特长生的定位首先是学生,学业成绩要保证,成绩如果下降明显会停训一段时间。他们自己就会着急,想办法把成绩提上去。足球特长生班的平均分数往往比平行班还高。

  在崇文小学,孩子们总结了两句话,“崇文也尚武,学霸也踢球”。白淑兰说,孩子们把驰骋绿茵场比作尚武,把学习文化知识和踢球结合起来。

  崇文小学为初中输送了不少足球特长生。经过三年的追踪统计,足球队的孩子到了初中,学习成绩基本都不错,没有落后的。小学里设置了光荣榜,将他们的学习状况向小学的同学展示,鼓励现在的球员。“足球队的同学有个特点,他们会合理安排时间,因为他们要练球,会抓紧时间学习功课,写作业。所以比同龄的孩子相对来说学习习惯更好。”白淑兰说。

  有人认为,北京的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师资,所以足球和学习两不耽误的情况也许并不普遍。徐涛在《当代体育科技》杂志2016年(第6卷)第33期上发表论文《贵州省高中学生参与足球训练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以铜仁市为例》。文章针对当年铜仁市参加高中生联赛的36支球队300余人进行问卷调查。

  在所调查的334名学生中,学习成绩上升的有200人,占总人数的59.9%;学习成绩下降的有123人,占总人数的36.8%;学习成绩没有明显变化的有11人,占总人数的3.3%。研究表明,高中阶段参加足球训练对学习的积极影响远大于消极影响,适当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可以在学习体育技能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2016年贵州省GDP在全国排第25,铜仁市在贵州省9个市、州中排第8。这个调查研究,可以让人们在更宏观的角度看待足球运动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外伤害是校园足球的一大软肋。目前,北京已经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每所学校有一名体育教师能够胜任足球的教学与训练,并聘请国内外足球专家、北京高校的教授、高级足球教练和退役足球运动员,全面参与到校园足球的发展中。专业的师资和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能够将意外降到最低。此外,保险为踢球产生的意外伤害兜了底。目前,北京的中小学生除了享有“校方责任险”,还有“无过失责任险”。王登峰表示,还将进一步探讨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育运动意外风险的防控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解除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后顾之忧。

  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足球100分》栏目2017年年底曾做了一期关注校园足球的节目,其中一个面向学生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96%的受调查者支持孩子在学校踢球。支持孩子踢球的目的,有52%的人选“锻炼身体”,31%的人选“塑造性格”,17%的人选“成为职业”。选第三个选项比例之高让人颇为惊讶。央视评论员张彬认为,这说明人们对中国足球未来发展还是有信心的,对足球特长生未来有更顺畅的上升途径有更大的期待。

  当然,现实是复杂的。2019年夏天,北京附中三高足球俱乐部的7名高三学生接到一家中超俱乐部的试训邀请,但家长都希望孩子先参加高考。高考结束,7名球员被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录取,最终没有一人选择试训走职业足球之路。三高俱乐部秘书长李连江表示,要理解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毕竟职业足球这条路不好走。

  “足球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这样走下去,只要目标对,我们就不怕远不惧难,薪火相传,未来可期。”吴甡说。不管怎样,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正在逐渐完善。校园足球让足球运动在孩子中间生根开花,中国足球充满希望的未来也许真的不远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