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部长刘昆:下半年坚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财政政策
经济日报原标题:实施更加积极有为财政政策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量质齐升——访财政部部长刘昆
2020年,我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近日,就当前财政政策和财政工作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财政部部长刘昆。
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
问:如何看待今年上半年和全年的财政收支形势?
答:受疫情冲击、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0.8%,但也出现一些好的迹象,主要是6月份财政收入增幅由负转正,实现了3.2%的增长。
支出方面,中央和地方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各级财政加强资金统筹,基层“三保”等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关于全年的财政收支形势,我们看到,二季度以来经济运行逐月好转,生产需求持续回暖,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积极因素明显增多。综合来看,我国经济内在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经济的稳步回升,通过努力,我们有信心完成今年财政各项目标任务。
问:为了支持社会经济发展,今年我国发行了1万亿元的抗疫特别国债。目前特别国债总体发行情况如何?资金落地和使用情况怎样?
答:今年,为筹集财政资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党中央决定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疫情防控。
财政部研究提出具体分配方案,主要根据各地2019年财力总量和减税政策对财力的影响两项因素进行分配,并对中西部地区适当倾斜。报经批准后,按照“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的原则,加快下达,规范使用,确保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尽早落地生效。
7月初,扣除省级按规定留用部分后,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至市县基层。截至7月30日,抗疫特别国债全部发行完毕。截至7月29日,抗疫特别国债资金中已有5105亿元落实到24199个项目,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监督,促使地方管好用好抗疫特别国债资金。
问:通过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新增财政资金要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目前资金直达情况如何,发挥出哪些作用?
答: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其特殊就在于资金“一竿子插到底”,直达市县基层。省级政府的角色是当好“过路财神”,通过更彻底的“放”、更有效的“管”,确保中央确定的“六稳”“六保”工作落到实处。
为具体落实好这项政策,财政部健全工作机制,制定管理办法,构建起覆盖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和监管全过程的制度体系。同时,开发了联通各级财政的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实现全链条、全过程监控,确保财力真正下沉到基层,快速高效发挥作用。
截至7月29日,实行直达管理的1.7万亿元资金中,省级财政部门已细化下达1.5万亿元,市县财政部门已细化落实到项目1.29万亿元,为落实“六保”任务、实施减税降费提供了有效的财力支撑。
问: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一些基层市县保运转出现压力,为此财政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保基层运转?
答:受疫情影响,今年一些地方政府的日子不太好过,有些地方政府财政紧张。财政部把兜牢基层“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作为今年财政工作的硬任务,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增强基层“三保”能力。总的看,地方财政运行是正常的,是稳定的。
一是加大财力支持。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达到83915亿元,比上年增加9500亿元、增长12.8%,增量和增幅都是近年来最高的,并重点向中西部和困难地区倾斜。其中,安排特殊转移支付6050亿元,支持地方财政应对疫情影响弥补减收增支和县级“三保”缺口。
二是资金直达基层。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具体内容,我刚才已作了介绍,就是要将上级的转移支付细化到基层,细化到民生项目,坐直通车,直接抵达。
三是提高留用比例。延长阶段性提高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政策,对中西部和东部辽宁省延长执行到今年年底,由此再增加的地方留用资金约550亿元,全部留给县级使用。
四是加强库款监测。按日实施重点市县工资保障监测预警,督促指导省级财政规范有序调度资金,切实保障基层“三保”支出需要。
五是强化监督问责。督促省级建立约谈和问责机制,加大监督问责力度。
当然,各级地方也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真正过紧日子,大力提质增效,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
减税降费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问:今年政府举债力度加大,如何提高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答:今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达到3.75万亿元,如此大幅度增加政府债券规模,是中央直面疫情冲击、统筹考虑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考虑从“借、用、管、还”等环节全方位加强管理,最大限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借,就是要合理把握发行节奏。统筹把握新增专项债券与抗疫特别国债、一般债券的发行节奏,妥善做好稳投资稳增长和维护债券市场稳定工作,确保新增专项债券有序发行,力争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
二是用,就是要优化债券资金投向。坚持专项债券必须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融资规模与项目收益相平衡。严禁用于置换存量债务,严禁用于发放工资、单位运行经费、发放养老金、支付利息等,严禁用于商业化运作的产业项目、企业补贴等。
三是管,就是要加快资金使用进度。依托信息系统,对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实行穿透式、全过程监控,层层压实责任,督促加快专项债券资金使用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四是还,就是要落实法定偿债责任。落实地方属地管理责任,省级政府负总责,省以下地方各级政府各负其责。采取综合措施,督促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债券资金使用单位等依法依规履行各自偿债责任,确保法定专项债券不出任何风险。
在此,我想强调,财政部门将切实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绝不会为解决短期问题放松风险管控。
问:今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总体减税降费情况如何?这对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减税降费,特别是2019年实施了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措施,全年减轻社会负担2.36万亿元。这些减税降费政策主要是制度性安排,政策累积叠加效应将持续释放,企业减负会越来越明显。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在财政收支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党中央及时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将超过2.5万亿元,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是历次减税降费重点支持的对象。在往年基础上,今年,我们进一步实施减免缓等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小微企业减税降费力度,对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允许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延缓缴纳所得税等,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对稳定市场主体、保障就业和民生、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力度,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更好地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坚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财政政策
问:下半年,财政部还将在哪些方面发力“出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将体现在哪些领域?
答: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财政部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也要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了较大冲击。财政部将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一是保居民就业。重点是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稳定经济发展之本、社会稳定之基。
二是保基本民生。重点是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做好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众和退休人员的重点保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是保市场主体。重点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产业纾困和发展,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帮助他们保存量、保资金链、保就业岗位。
四是保粮食能源安全。重点是构建完善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五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重点是发挥好财税政策的结构性调控优势,支持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堵点”、补上“断点”,加快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保企业生产、稳中国制造。
六是保基层运转。重点是加大对地方财力的支持力度,缓解地方收入增长放缓带来的财政支出压力,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确保基层正常运转。
越是面对困难,越要坚定信心。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运用好财政工具,积极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就一定能克服疫情造成的冲击,应对困难与挑战。(记者 曾金华)
- 标签:马懿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
-
从巧克力到化妆品,都离不开的这种原材料,价格涨至10年最高!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分别是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大的棕榈油生产国,然而,疫情使得这两个国家的棕…
- 6月16日财经早餐
- 2563张罚单彰显严监管态势不变
- 进一步释放在线消费潜力
- 又到年中议息周 美联储将怎样扇动“翅膀”?
- 优化环境强健“体格”
- 喜见“新”“老”粽子比翼齐飞
- 出口信用保险稳外贸作用明显
- “机割小麦配喷淋”是形式主义
- 千方科技股份回购实施完毕 斥资1.68亿回购1000万股
- 这个近300亿元的大项目,你参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