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生政策做“体检”
日前,北京市财政局发布文件明确,于2021年8月前对全市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领域46项民生政策开展绩效评价,重点评价分析资金投入情况、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实际效果。笔者以为,这种增加“体检”环节的做法,有利于推动民生政策和项目落实落细,使其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我国每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20多万亿元,加上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支出规模更加庞大,各项支出特别是民生支出的效果如何,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的意识不断增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财政收支矛盾加剧,此时更要提高预算绩效水平,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把钱用到刀刃上、花出效益来。
我们注意到,各地在实施民生政策中,越来越注重对实际效果的评价。比如,此次北京市集中开展民生政策绩效“体检”,对7项医保领域相关政策、7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领域相关政策、14项民政领域相关政策等,从政策“目标相关性、执行效率性、实施有效性、公平性、效果可持续性”五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价。
再如,近年来各地加强就业、创业培训,在这方面投入不少,但是否真正发挥了促进就业的作用?安徽省在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中,将创业培训成效纳入就业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对培训机构和创业服务机构进行跟踪抽查评价,及时掌握创业参与率、创业成功率等情况。
各地强化质量跟踪问效的做法,能够避免宝贵的财政资金“打水漂”,切实把钱花在刀刃上、紧要处,实现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等政策目标。
“绩效”从理念到全面实践,需要一个过程。尽管各地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中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离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尚有一定差距。比如,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足,一些领域财政资金低效无效、闲置沉淀、损失浪费的问题还存在等。为此,要继续让绩效的理念深入人心,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特别是要着重对社会关注度高、持续时间长的重大政策和项目进行绩效评价。
值得强调的是,绩效好不好,关键要看人民群众的感受,应该大力推进绩效信息公开透明,主动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可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到以绩效评价为主的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管理、提升绩效评价的独立性和可信度。(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曾金华)
- 标签:三级叫床震大尺度视频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
-
从巧克力到化妆品,都离不开的这种原材料,价格涨至10年最高!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分别是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大的棕榈油生产国,然而,疫情使得这两个国家的棕…
- 6月16日财经早餐
- 2563张罚单彰显严监管态势不变
- 进一步释放在线消费潜力
- 又到年中议息周 美联储将怎样扇动“翅膀”?
- 优化环境强健“体格”
- 喜见“新”“老”粽子比翼齐飞
- 出口信用保险稳外贸作用明显
- “机割小麦配喷淋”是形式主义
- 千方科技股份回购实施完毕 斥资1.68亿回购1000万股
- 这个近300亿元的大项目,你参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