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安达成了“雷博士”
“经过多年研发和技术创新,公司的防雷产品和信号控制产品在行业内已具备领先优势,2019年被评为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0年被评为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说起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发展历程,深圳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安达”)总裁张帆感慨不已,“从名不见经传到行业领跑,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深耕细分市场
科安达在业界享有“雷博士”美称,其防雷产品和信号控制产品广泛运用于国内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凭借领先的创新和综合竞争力,科安达已成为国内轨道交通信号控制计轴系统和雷电综合防护领域的隐形冠军,并在2019年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自此,“雷博士”的名气在业内越来越大。
科安达能有今天的行业地位是有迹可循的。科安达公司董事长郭丰明、总裁张帆于1998年创办了科安达,致力于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事业的发展,为我国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提供可靠保障,面向铁路等轨道交通客户提供领先的信号控制计轴系统和雷电防护等产品以及专业解决方案。
张帆说,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起步晚,在轨道交通建设早期,相关装备技术和产品都是靠引进国外产品,要打破国外厂商的垄断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
“信号控制计轴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确定列车位置,提供列车追踪时的安全保护。”张帆说,计轴系统使用车轮传感器把轨道分成若干个区段,列车进入和驶出各个区段时,车轮传感器会感应车轮信息。信号系统会根据各区段的占用和出清情况进行进路安排、决定列车行驶速度和运行间隔等系列安全操作。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张帆说,多年来,科安达不断加大在科研领域和研发团队建设方面的投入,2017年至2020年9月,每年的研发费用分别达到1264.23万元、1469.30万元、1939.97万元和2033.26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37%、5.47%、6.05%和8.35%。目前研发人员达到近百人,占员工总人数的28.8%。
截至目前,科安达拥有的专利技术达到81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48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证书40项。自2009年至今,科安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计轴系统已经在全国30多个主要城市超过10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应用,并在部分铁路线路上应用。
基于应用痛点找突破
“创新需要专注于一点持续研发,以过硬的产品服务于行业。”张帆表示,科安达的技术创新和研发都是基于应用实践,并瞄准市场发展趋势,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制定研发方案,通过自主研发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产品迭代。
“这个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关系到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也关系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客户对供应商的技术能力、产品品质都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张帆告诉记者,雷电恶劣天气是列车提速过程中最大的痛点,公司团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针对性地开发出一系列防雷产品,其中包括形成发明专利的防雷分线柜,创造性地提出以车站信号楼为中心,建设铁路站场综合防雷系统,获得铁路产品认证。
基于自身在轨道交通领域技术、项目经验和客户资源的积累,科安达充分考虑客户需求和市场细分,成功研发了道岔融雪系统、智能监测分析和诊断系统等新产品,并逐步向市场推广。
如今,科安达已成为轨道交通多个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参与铁道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制定,累计实施火车站场综合防雷工程超过4500个,其中武广客专、上海虹桥、成都北编组站、武汉北编组站、广州南站、青藏铁路等防雷工程都成为行业标杆。
多方合力成就领跑者
“科安达今天的创新成果来之不易。”张帆回忆,公司创立初期,在轨道交通信号控制计轴系统和雷电综合防护细分领域,专业人才、研发能力和配套环境都与国际同行存在较大差距。多年来,持续对标国际同行一路追赶,科安达从基础研究开始,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最终实现了行业领跑。
“后发”企业实现超越,掌握核心技术、持续创新研发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科安达敢于持续推动研发投入的底气在哪里?张帆“晒”出了公司减税账本:2018年至2020年9月累计研发投入5440余万元,纳税总额1.06亿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嵌入式软件退税等合计5200余万元。
“国家税收优惠为研发投入提供了有力支撑。”张帆说,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安达一直享受国家税收优惠,“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轻了负担,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也帮助科安达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未来,科安达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确保在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上掌握自主话语权”。
张帆说,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城市治堵需求旺盛,轨道交通产业迎来新机遇,科安达将不断推进自主创新,结合实际应用,巩固和提升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优势地位,为轨道交通业的发展再添新力。(本记者 杨阳腾)
- 标签:南方车站的聚会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
-
从巧克力到化妆品,都离不开的这种原材料,价格涨至10年最高!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分别是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大的棕榈油生产国,然而,疫情使得这两个国家的棕…
- 6月16日财经早餐
- 2563张罚单彰显严监管态势不变
- 进一步释放在线消费潜力
- 又到年中议息周 美联储将怎样扇动“翅膀”?
- 优化环境强健“体格”
- 喜见“新”“老”粽子比翼齐飞
- 出口信用保险稳外贸作用明显
- “机割小麦配喷淋”是形式主义
- 千方科技股份回购实施完毕 斥资1.68亿回购1000万股
- 这个近300亿元的大项目,你参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