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原社长孙晓青:军人风骨 新闻情怀-写一篇体育新闻报道
孙晓青的骨子里,天生就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他不会甘心跟在别人后头跑,他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尽管每天有比赛,每天要发稿,但是,他一定要争取在每一篇稿子里至少有一句新话,或者有一点新颖的写法,尝试一种没有写过的东西。
宣传报道的任务,落在了孙晓青的身上。孙晓青很快就完成了这个报道,并在农场自办的上发表。当时,东风农场已经改成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团。关于女知青的报道引起了团领导的重视。团里在开“活学活用毛著作积极代表大会”的时候,女知青就成了典型,孙晓青被调到团里写女知青的事迹材料。
他的坦率、真挚、谦逊,反而坚定了我们采访的决心。几经沟通,孙晓青才同意以“同行交流”的名义接受采访。
《“聂旋风”征战记》是孙晓青最具代表性的体育新闻作品之一。1985年,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幕。中方主将聂卫平“过五关斩六将”,最终逼出了志得意满的日本主将、“终身棋圣”藤泽秀行。
孙晓青说,他后来从事新闻工作,很大程度上受到父亲的影响。孙轶青作为新中国的老报人,历任《中国青年报》社长、总编辑,日党委、总编辑和人民日副总编。父亲给他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手不释卷,他几乎读书成癖,还不止一次地说:“总编辑者,总学习也。 ”在他的书橱里,除了马列著作,排列最长的就是《鲁迅全集》。耳濡目染之下,孙晓青上学时就偏爱文科,擅长写作。
解放军位于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34号,院落规整幽深,绿树成荫。在这里,孙晓青工作了近30年,从一名来自部队的借调人员,一步步社长岗位。
1971年,在云南边防部队当兵
孙晓青的想法却很简单:喜欢体育,喜欢新闻,将个人爱好与工作需要结合起来,岂不是一种理想的职业选择?
“我是不大在乎地位重要不重要。都是干新闻,边缘又怎样?事在人为。只要用心投入,勤奋好学,在哪里都能干出名堂。 ”孙晓青说。
其实,孙晓青很清楚,作为一名记者,四平八稳不是正常的工作节奏,坐在编辑部里也绝出不了新闻精品。
这在当时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在以报道军事新闻为主的军报,体育记者很容易被边缘化。当时,《解放军报》只有一个版刊登国内外新闻,而体育新闻的发挥空间更是少得可怜,充其量就是报上豆腐块大小的地方。
跌宕起伏的比赛过程,激发了孙晓青的写作欲。他没有像其他记者一样,随随便便发一则消息,而是将这个过程写成了一篇荡气回肠的通讯。这篇长达5000多字的通讯版面上容不下,孙晓青灵机一动:搞个连载怎么样?
事实上,从中摸爬滚打了8年之后,孙晓青最清楚里面的挑战:一项比赛往往可以把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名记者聚在一起,服务于不同的记者都会使出“十八般武艺”,抢占最具价值的新闻。第二天同时摆在读者面前,谁写得好,谁写得差,一目了然。
在海拔五千三百七十四米的高原哨所边吸氧边采访
1952年2月,孙晓青在父亲工作的上海出生。1955年,父亲奉调进京,举家北迁,孙晓青在京城度过了少年时光。
“鲁二代”从知青到军队传媒的最高
孙晓青属于 “老三届”,1966年,他读完初一,还没考试,就开始了。老师被了,学校全面停课。孙晓青当时14岁,到处去,学业彻底荒废。
1985年6月工作变动时,孙晓青几乎没有犹豫,毅然放弃留在总政机关的机会,回到了解放军报,并且主动提出做一名体育记者。
1977年5月,孙晓青被借调到解放军。至此,他由一名普普通通的知青,步入了军队传媒的最高。
个人简历
8月16日,在解放军记者初次见到孙晓青。浓淡相宜的眉毛之下,有一双炯炯发光的眼睛,坚定、聪慧、富于热情,这是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或许与长达40多年的新闻工作有关,他的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亲和力。
这是一个令很多人羡慕的机会,如果顺利发展下去,年纪轻轻的孙晓青将有一个不可限量的前途。但是孙晓青身在总政,心却在新闻。
1969年5月,孙晓青“上山下乡”到云南西双版纳东风农场。在农场,孙晓青与新闻开始结缘。
不久,云南思茅军分区派人到建设兵团特招文艺兵,这份发言材料让他们眼前一亮。部队里正缺少新闻报才,尽管孙晓青的父亲仍被扣着“”的帽子,孙晓青还是被破格调进了部队。
孙晓青,祖籍,生于上海,长在。1969年5月“上山下乡”到云南西双版纳东风农场,1970年3月入伍,在云南思茅边防部队开始军事新闻生涯。 1977年5月到解放军帮助工作,翌年年底正式调入。 1980年1月调总政办公厅任秘书,1985年7月回军报干体育记者。 1993年领导岗位,先后任军报总编室副主任、部主任、副总编辑,南疆军区副等职。2011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2005年1月任解放军报总编辑,2009年12月改任社长。2012年4月退休。
就这样,孙晓青将稿子改成了5篇连载,还做了一套章回体的标题,加了“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悬念四起的故事情节、精妙活泼的语言风格,让这组通讯一炮打响,还开创了军报体育报道的一种新形式。
进入解放军之后,孙晓青先在总编室当了近3年夜班编辑。1980年1月,他的人生出现了一次转轨的节点——被调入总政办公厅任秘书。
有的人会认为,体育报道最简单,就是记分牌式的报道,甚至可以搞一个模式,每天把名字换一换,比分换一换就行了。
他1970年入伍,此后42年间,他是军人,也是记者,前者给了他勇敢、勤奋、大气与严谨的品质,后者给了他、坦率、随和与不服输的性格。
从总政办公厅秘书“跳槽”军报体育记者
“鲁二代”,这是孙晓青给自己的定义。孙晓青虽然生于上海,长在,但是他的父亲孙轶青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乐陵人。 1922年,孙轶青出生于乐陵市黄家镇翟家村,16岁时参加并加入中国,后随军南下进了大上海。
时任解放军文艺社编辑的陶忠泰和郭米克看到报道后,立即给孙晓青打来了电话,邀请他就这个事情写一篇报告文学。 1986年第一期的《解放军文艺》,刊登了孙晓青和张挺合作的报告文学作品《撼动王座的旋风》。从那时开始,孙晓青与同伴又接连创作了 《哀兵出征》、《聂卫平面面观》、《石碑胡同4号》等报告文学作品。
联系采访孙晓青,曾被婉言谢绝。
实现这一点,他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1990年亚运会期间,孙晓青每天早上一睁开眼,拎起包来就往新闻中心跑。走进赛场,做笔记、敲电脑、查资料,脑子还一刻不闲着——想新闻的内涵,想新颖的角度,想材料运用出新意,想谋篇布局不落套。遇到有爆冷门的赛后新闻发布会,该挤就挤,该抢便抢。一身汗水换一条新闻,许多人,孙晓青却大呼“痛快”,争分夺秒、抢抓新闻的苦,在他那里早已变成了莫大的享受。
当时,东风农场的一个昆明女知青在参加挖渠劳动时,腿被砸断了。这个女知青平时劳动时很积极,重活累活抢着干,受伤之后,不哭不闹,表现坚强。农场领导了解情况之后,想把她树立成知青的典型。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晓青在解放军报任体育记者的8年时间里,先后发表各类报道1300余篇。2009年,他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结集的时候,足足选编出三大本。
1970年3月,孙晓青在云南思茅边防部队开始了军事新闻生涯。期间,他写了大量反映基层部队和边防建设的。
他说,自己虽然祖籍乐陵,但却生于上海,长于,还能算上一个“称职”的乐陵人吗?言下之意,将自己与土生土长的乡贤一同列入采访名单,他担心的是“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