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体育新闻

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体育部主任:微视频是电视的延伸

国内体育影视作品不成体系

一方面,这与我国电影整体水平有关。不止体育题材,华语电影可以界范围叫响的恐怕唯有武侠功夫片了,李小龙、成龙、李连杰,这些远赴好莱坞发展的中国演员都是武打出身。

文/本刊记者吕蒙

此次的采访对象体育部王少华主任,今年他仍然会出任体育微视频展播活动的专家委员会委员。在采访过程中,他偶尔提起上一届的优秀作品,对片子的剧情依然记忆犹新。

王少华认为:“微视频可以是电视节目的补充。体育中有很多碎片化的故事,微视频篇幅比较短,制作快捷、方便,很适合体育主题。”我们知道,运动员从日常训练到最终在赛场上夺冠,期间的历程十分辛苦。我们也知道,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取得成绩的道上都会付出巨大的艰辛。“要说做,你会发现哪个运动员都一样,都不容易,都很苦,从大面上讲会有很多雷同的,你给它切成碎片,里面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练游泳和练田径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这种细微的差异用微视频的形式来表现就更好。”王少华说。

另一方面,王少华提到,过去中国人对体育的理解是很肤浅的,认为体育就是为国争光,就是拼搏,体育电影的符号性质很强。包括上世纪那些轰动一时的体育电影,如《沙鸥》、《女篮五号》等,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达到了振奋的效果。但是现在时代变了,人们的观念越来越多元,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而我们的创作者跳不出这个圈子,所以作品就很难与观众产生共鸣。

体育频道赖以的重要内容是赛事转播。“赛事>新闻>栏目”是目前体育频道在安排节目方案时的原则之一。“如果有非常精彩的比赛,我们有时宁愿新闻”王少华表示。赛事转播不仅给赛事带来巨额收入,也是收视率的保障。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足球和篮球职业化程度的发展,对于电视转播权的概念也在不断加深。这些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也会在比赛时间的安排上适应电视转播。

对于中国影视现状,特别是体育影视,微视频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连续两届成为微视频活动的评委,王少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短片是最难拍的,创意非常关键。参赛者大多都是业余爱好者,微视频这种形式对设备和制作要求相对简单,只要有一个好的创意就很容易打动。而创意一定是来源于日常经验的长期积累,想出来、攒出来的,就会显得假。体育微视频展播活动希望为广大体育和影视爱好者们提供一个契机,将藏于心中的优秀创意用影像的方式呈现给更多观众。

总体上说,我国体育影视作品不足百部,整体状况是数量少、影响力弱,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不匹配。王少华主任这样评价:“上次活动启动仪式上,也介绍过一些近些年来拍摄的体育影视作品,但在座的体育人没几个听说过的,说明整体常薄弱的,基本上成不了一个体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电视体育精彩中也有局限

其实,体育题材并非都是大主题、大制作,非得上升到国家高度不可。专业运动员数量总是有限的,而热爱体育、参与体育的人群却常广泛的,一位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如何战胜各个高手,取得社区乒乓球比赛冠军,与一位国家队运动员如何在奥运会赛场上过关斩将取得第一,都是同样可供挖掘的。

随着摄影摄像器材的普及和视频网站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用手中的小型DV机拍摄自己的短片,也有不少网友将自己的特长拍摄成一集集的节目在播客上广受好评。

这是一个下着毛毛雨的周五,空气湿漉漉的,国贸地区被雾霾着,平日里的光鲜失色不少。

据王少华主任介绍,体育频道是全国首家实现高清化的体育频道,全国另外几家如央视和上海五星体育也在做这样的转型。“体育频道高清化势在必行”他解释道,“这是适应赛事转播的需要。”我们都感受过,去电影院观影的感受与在家里观看感觉不一样,“高清大屏幕+环绕立体声”的效果足以为影片加分不少,而一场在高清频道的欧冠(微博专题)决赛所带来的感官享受可能不输一部。

微视频是电视的延伸

但是,体育的范畴里终究不止是赛事,还有许多赛场外和运动员背后的故事。对于电视来说,新闻、栏目也都是围绕赛事策划的。受政策和收视率的制约,电视体育也存在一定局限。前不久乐视与黄健翔合作推出的国内首档体育自节目《黄段子》正式,上线首日总播放量高达数十万,创行业高峰,而这样带有“噱头”的栏目名称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上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