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体

文体用品一览表语文五种文体文体艺术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文体用品一览表语文五种文体文体艺术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所蕴含的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对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具有重要意义。在讨论了乡村非遗与产业、人才之间的关系后,本期“对话”将挖掘非遗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深层联系,探讨乡村非遗在新时代如何助力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敬请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保护、活化利用非遗文化资源,对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建设乡风文明过程中,乡村非遗有哪些特色、价值、功能可供挖掘?在持续创新非遗保护传承模式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之中,应重点把握哪些方面?本期对话邀请方李莉、王智、贾君三位研究者和从业者展开交流讨论。

  01非遗是乡村生产生活的一部分,是乡村风俗与精神生活的一部分。非遗中有很多价值观念引领着乡风文明建设

  主持人: 非物质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根脉文体艺术,而新时代乡风文明则反映了当代农村居民的精神风貌。有人说非遗对今天的乡村而言“过时”了,对此您怎么看?

  方李莉:我认为非遗对乡村来讲非但不“过时”,还应成为新时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部分传统非遗早就破碎不堪。今天我们看到的非遗大都是在原有破碎记忆的基础上再建构的,本身就有当下的色彩,并非“原汁原味”的传统,而是当代的新传统,因此谈不上过时,反而是以旧为新,以传统为时尚。当然,有些地方的非遗传承仅有老人参与,缺少年轻人,显得陈旧。但有些做得非常好的地方则激发年轻人的参与感,不仅展现出生机勃勃的面貌,而且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建设。

  王智:在我看来,非遗对乡村一直起着引领作用。千百年来,非遗始终是乡村生产生活的一部分,是乡村风俗与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乡村的精气神就蕴藏在非遗和民俗中。具体到非遗文化,有两个传承层面,第一个层面在表象,指的是非遗的手艺、技艺和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第二个层面是思想与精神层面,这是非遗的内核。乡村是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源头,也是各种非遗集中遗存的空间,作为非遗文化精神的传承场域,一直在影响乡村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传统的民风民俗,还是当代农民的精神文明,都是在其基础上不断发展而来,无法割裂文体艺术。

  贾君:非遗是人类创造的各种非物质文化现象和实践,来自最淳朴的思想情感,代表着文化认同和创造力,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非遗包括传统技艺、民间艺术、节日庆典、民风民俗等,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乡村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虽然非遗在当下乡村社会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并没有“过时”。如何有效运用非遗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生活需求的增加,乡村旅游成为一种热门旅游方式。非遗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可以通过传承和体验活动,让人们了解乡村的历史文化,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经济支撑,形成良性循环。

  主持人: 如何看待非遗保护传承与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建设乡风文明过程中,乡村非遗有哪些特色、价值、功能可供挖掘?

  贾君:非遗保护传承与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非遗保护传承是建设乡风文明的重要手段之一,传承非遗文化可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乡村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乡风文明建设则可以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在建设乡风文明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地域优势、人文风貌、民风民俗等资源作用,做实乡村特色,以其地域和风貌的独特性展现乡村非遗文化建设成果。另一方面要通过挖掘和开发非遗资源,将非遗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带动乡村旅游、手工业、农业产业发展,提高乡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同时为乡村青年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让非遗文化得到有效传播和传承。

  王智:非遗是乡村最突出的名片,其中有很多价值观念引领着乡风文明建设,比如尊重自然规律、互帮互助、耕读传家、崇文尚武、注重孝道等。我以陕西乡村民俗中的社火来说明。“社”在古代指的是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今天文体用品一览表,“社”演变成乡村最古老的民俗活动组织形式文体艺术,每个村都有以“社”为单位的机构,代代相传,组织举办者是由社里推选出的德高望重、为人公道的人。社火的组织过程很讲究乡风乡俗乡规,会潜移默化地制定很多规矩。比如,一个社在耍社火时,其他社受邀后会前来帮助,这就叫帮社制度,等到他们再举办社火活动时,受过帮助的人一定会帮回去,这里就体现了乡村重信义承诺、互帮互助、凝心聚力的传统语文五种文体。另外,举办社火的资金都是社火会发倡议,村民自发捐赠,所有资金的支出情况都会张榜公布,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体现了乡村重视公平和信仰的民风民俗。从社火活动的历代传承中,可以发现乡风乡约的凝聚力是非常强的。

  02面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理念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融合还不够、传承主体不足等挑战,应有效整合社会多方力量,制定与地方实际相符合、灵活的保护措施,打造立体、动态的保护模式

  主持人: 挖掘、利用、传承好非遗,对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有重要作用。当前农村地区利用非遗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哪些挑战?您对此有哪些看法?

  方李莉: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根脉和祖祖辈辈相传的文化习俗,这是民族心理和社会秩序建构的基础。因此,重新发掘、利用、传承好非遗,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上建设新的文化环境,对于提升农民的精神面貌有很大的作用。当然,挑战也是巨大的,因为我们今天讲的非遗都是根植和生长在传统的农业文明时代,今天的社会是数字化社会、智能化社会,在这样的时代理解并传承非遗一定要有新的立场和新的认知。

  贾君:当前农村地区利用非遗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面对一些挑战,比如非遗保护和传承理念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融合还不够,社会对非遗认识不够,在法律法规、资源供给、资金支持方面比较缺乏,非遗传承渠道不畅,传播覆盖面窄等等,使得原本就缺乏自觉性的原生态传承根本无力面对民俗流变和现代生存环境的冲击。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使得非遗技艺断层现象普遍存在,非遗手艺逐步消失或失传,部分传统技艺、表演艺术和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困难的问题。此外,有些地方盲目推崇“文化搭台,商业唱戏”,将非遗当成发展地方经济和提高地方知名度的招牌,过度商业包装,这种对非遗“表面保护,实则危害”的短视行为,破坏了非遗的精神内涵。

  科学保护非遗,要构建多方协作、责任清晰、主体明确的有效保护机制。遵循创新原则,实现健康发展非遗的目标。在原生环境下维持和保护非遗“原生态”的同时,还应重视非遗发展,打造立体、动态的保护模式,制定与地方实际相符合、灵活的保护措施,有效整合社会力量,推动保护理念向文化保护自觉意识转化。

  03地域特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要抓住本土的核心文化,合理运用场景和语境优势将本土的非遗资源保护好、利用好、传播好,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乡风文明

  主持人: 各地乡村非遗资源禀赋不同,有的地方非遗种类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有的地方非遗资源种类较少、缺乏明显特色。您认为,如何因地制宜挖掘本地非遗资源特色,将地方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等融入其中?对待资源禀赋不同的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应从哪方面突破?

  王智:的确,当前有的乡村非遗资源种类多,传承发展较好。但这不意味着,那些乍看起来缺乏特色的乡村没有发展非遗文化的条件。在我看来,凡是中国的乡村,都经历了悠久的发展历史,一定有世代相传的文化活动或民风风俗,只是相比“显”出来的非遗文化,被暂时“隐”了起来,需要人们有意识地去挖掘和利用。

  举个例子,前一段时间我在陕西省终南山沿线的部分村庄调研,发现当地农民每年在结束劳作、迎来稻米丰收后,会举行尝新米、庆祝丰收的村会民俗活动。各个村子用新收的稻米蒸米饭,因此也叫“蒸饭会”“尝新会”。过会时每个村子都专门请人来唱大戏,家家户户都要待客,比过年还热闹。这就启示我们,在非遗传承中,关键在于怎么发现、利用传统习俗,不断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切入点,调动起村民举办文化活动的热情和仪式感。

  贾君:非遗是在特定的文化生态场景和语境中发生发展的,如果失去了特定的场景和语境,单独把一个非物质文化项目和传承人保存下来,虽然有利于保护,但失去了生存的基础。所以,在融入地方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的同时,地域特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要抓住本土的核心文化,合理运用场景和语境优势将本土的非遗资源保护好、利用好、传播好。不同乡村的非遗资源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当地的发展策略,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乡风文明。

  第一,无论是挖掘和传承非遗资源,还是发展其他产业,都需要重视人才培养。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地方产业的发展和乡风文明的建设中来。第二,通过举办各种活动,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发创造力,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第三,既要重视非遗资源的传承语文五种文体,也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市场需求进行创新,同时吸引年轻人的参与,借力他们的创新思维将非遗文化有效传播和发展。此外,还需要政府扮演好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给予乡村非遗资源开发与乡风文明建设必要的政策、资金文体用品一览表、技术等支持,鼓励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之间跨界合作,引入更多的资源和思路,共同推动乡村非遗资源的开发与乡风文明建设,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主持人: 非遗项目中不乏武术、舞龙舞狮、赛龙舟等大家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您认为,乡村非遗文体活动在传承乡风文明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和优势?近两年火起来的村超、村BA等乡村体育赛事对其有哪些借鉴意义?

  王智:自古以来,乡村就有“斗”和“赛”的传统民俗活动,比如斗对子、斗狮子、斗锣鼓、斗秋千、斗社火等。因此,不管是村超、村BA,还是非遗文体活动,能传承至今,根本在于契合了乡风文明中积极竞争又团结合作的精神。在举办赛事的时候,村民特别讲究热闹,锣鼓敲得震天响,氛围有了,老百姓的精气神就提起来了。到了赛场上,参赛者开始东西对垒、南北交战,竞技过程会调动起参赛队员之间互相团结、合作的意识,激发村民为荣誉而战、为村庄奉献的精神。因此,非遗文体活动最大的作用和优势,就是其对精气神的调动作用,只要把握好这一内核,乡村非遗文体活动就能走对路子。

  方李莉:互联网和日渐便捷的交通网络将原本分散的乡村与城市有机联系在了一起,也因此,许多设计师、艺术家到乡村与村民一起,以艺术的方式让乡村成为沉浸式的剧场、田园式的美术馆,村超、村BA又使乡村变成了体育场,这些现象的出现非常有意义,也许代表着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艺术和体育都是跟着文化中心在移动,它们向乡村移动说明了今后的乡村也许会像传统农业时代一样成为分散的文化中心,在原有的根脉上长出新的文化的枝丫,我认为这是“后农业文明”时代来临的标志之一语文五种文体。

  04非遗传承人所掌握的传统知识及技艺与当代的新知识、新创意结合,是让传统融入当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

  主持人: 近年来,许多地方建设非遗工坊,农民群众“鼓了口袋”又“富了脑袋”,展现出乡村文化振兴的力量。非遗的产业化开发利用与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如何兼顾?类似非遗工坊的形式能发挥哪些作用?怎样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方李莉:中国自古以来人多地少,因此,农忙种地,农闲做手工,农工相哺。由于这样的传统,各地乡村都有自己的手工艺。由于地方的地理环境气候和物产不一样,手工艺产品和技艺也各有特色,这是最具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随着工业化水平提升,一些地方的手工艺遗失或萧条了,可以通过非遗保护扶持地方手工艺的复兴,让其成为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同时还可以促进乡村业余生活的健康发展。比如组织有能力的乡村老人从事手工艺,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有益于身心健康。

  贾君:在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创新传承载体,结合当地的地域和文化优势,打造适合当地实际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品牌;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传承载体,借助网络平台,讲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要建设多元化、多渠道的文化资金保障体系;还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农业、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从而让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主持人: 在您的研究和实践调研过程中文体用品一览表,看到或参与过哪些非遗产业助推乡风文明的典型案例?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

  方李莉:我做过许多有关非遗的案例研究,有乡村也有城市,做得最多的就是手工艺的研究。在我研究的乡村案例中,包括云南省鹤庆县新华村的银器生产,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的彝绣产业,以及江西景德镇的陶瓷业、江苏宜兴的紫砂壶生产等,这些地域有的是传统一直延续下来的手工业文体用品一览表,如南华、景德镇和宜兴,有的是从外地引进或学习的,如新华村的银器技艺,但都因为手艺的复兴带动了当地的文化及经济发展。当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发展并非只是当地工匠的投入,而是与设计师和艺术家合作的结果,还有许多高校参与教学实践的结果。尤其是景德镇外来的艺术家、设计师和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创业,在当地形成了“景漂”现象,从而促使了景德镇的快速发展。因此我认为,非遗传承人所掌握的传统知识及技艺与当代的新知识、新创意结合,这是让传统融入当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

  贾君:以非遗文化特色产品的研发来看,我们运用当地的传统文化——绵竹年画作为乡村文明建设当中的主要方向,以文化衍生产品吸引游客,按照本土独特的风格创新设计开发。但整体而言,对中国的年画元素利用还显得单薄,作为未来产品开发的方向,要将艺术性和生活融合,进一步加大艺术设计和创新性来赢得来自不同层面人群的喜爱。因此,我们没有局限在年画元素上,而是把设计理念进一步拓展到更大范围的中国文化元素范畴中,从单一物态产品经营到兼顾特色设计服务产品语文五种文体,寻求更大的成长空间。

  从这些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我们总结出,非遗产业更好地助推乡风文明,要将视野放到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畴中,到乡村参与农业生产实践,在融入村民生活中体验耕读传家精神,在学习非遗传统文化的同时,探索深化非遗与特色产业的结合点,如非遗与康养、研学、文旅、艺术作品再创作等的结合,从而走出一条以特色非遗文化资源丰富乡风文明的新路径。

  主持人:挖掘、保护和传承乡村非遗对于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持续创新非遗保护传承模式与乡风文明建设的融合进程中,一方面,要尊重乡村文化传统,在乡风、乡约、乡规的潜移默化中保护非遗文化,增强乡村凝聚力。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将非遗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将非遗融入现代乡村生活,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让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此外,还要把倡导树立文明新风和传承非遗文化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乡风文明实践,让更多群众体验非遗、了解非遗,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感谢三位专家做客《对话》栏目,带来精彩观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