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学的作用文体常识包括哪些
党的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在首都博物馆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时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这一重要论述精准地概括了史书、方志等文献典籍的当代功用和历史价值,明确了新时期地方史志事业的发展方向文体常识包括哪些。
地方志,古称地志、地记、图经、方志等,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赓续不断地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方志”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成书的《周礼》(即《周官》,一本关于典章制度的书)。该书第十六卷“司徒教官之属”记载:“诵训,掌道方志文体常识包括哪些,以诏观事。”这里所说的“方志”,与今天的志书虽然不能看作一回事,只能看作是“史书”。但是,古人的史书与志书的概念,是分的不那么清楚的。凡记载一个地方客观事物、风土人情、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的书,都可叫方志。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学的进步,史和志后来逐渐演变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文体。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一优良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焕发出勃勃生机。地方志发展到今天,其概念又有其特定的含义。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给地方志的概念作了明确的定义。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一纲领性文件是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对未来几年全国各地如何编修地方志、发展地方志事业提出了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是志书有重要存史价值,能为后世提供全面系统、翔实可靠的历史资料。由于方志的性质和体例的特点,是当代人记述当代事物的一种文化事业。“地近易核,时近易真”,所以,方志具有门类齐全,信息量大,涵盖面广的特征,所记事迹真实可信,丰富翔实,无疑为史学研究和其他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有价值的资料。
二是“资治”,实际上就是提供决策依据。地方志的资治功能,是指地方志是地情全面、系统的反映,为领导和决策机关认识地情,把握地情,从当地实际出发,吸取历史上的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历代当政者对志书的资治作用是非常重视的,不少新官赴任首先就是“览志书”。
三是“教化”功能,方志中记载的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以及各地丰富的资源和壮丽的山河,能使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认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和祖国的伟大,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地方志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学术价值,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将地方志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文体常识包括哪些。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为地方治理提供经验和智慧,是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重要作用的具体表现。据统计,我国历代编修的地方志现存达8500多种,10万多卷,约占我国现存古籍的1/10。而帮助地方长官“察国情”“别疆域”“记风土”“量治情”“裨教化”就是地方志的具体作用。
如今,中国已出版7000多部省、市、县地方志书,2万多部行业志、部门志等,为各地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据可查的参考资料。
习总过去在地方任职期间就十分重视地方志的作用。1985年6月,即将任职厦门市副市长的习,通过同学向时任厦门市方志办副主任洪卜仁借阅地方志,以了解厦门的历史和民俗风情。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的习文体学的作用,在温州苍南县考察台风“桑美”灾后重建工作时,调阅了《苍南县志》,并在与当地领导座谈时大段朗读了书中关于台风的记载,告诫地方干部要以史为戒,认清台风活动及其对浙江影响的规律,科学决策,不断提高防台风抗台风和处置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
地方志可以为防灾抗灾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地方志对自然灾害的记载,具有区域性、连续性、可靠性,因而为今天人们了解和掌握本地区自然灾害的状况及某种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这对减少灾害对工农业的破坏,增加工农业产值至关重要。地方志还可以为地方农作物的种植,新农产品开发提供可靠的资料。此外,在进行水利、建筑、公路、桥梁等基础工程之前,必须对当地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土壤成份、水文雨量等进行调查了解,地方志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地方志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地方志被誉为“百科全书” ,它是上至天文地理气象,下至地质矿藏的立体著述,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载体,具有其他著述和出版物无法比拟的系统性、完整性、准确性、权威性,既有纵横古今的宏观概况,也有专业很强的微观科目资料,为科研提供了资料或提出了研究课题。在社会科学领域文体学的作用,其补国史之缺、祥国史之略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例如,北京天文台从众多地方志中摘录了数百万字的天文资料,汇编成《中国天文资料汇编》。
地方志为当代旅游开发提供新的资源。旅游业要持续蓬勃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旅游资源来补充,地方志旧为旅游业寻找新资源,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一般的地方志卷首均有舆图、有府州、县城图,有的有学宫、书院、文庙、关帝庙、城隍庙、县衙图,还有大量名胜风景图,尤其时期摄影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以照片代替绘图文体常识包括哪些,保存了大量历史遗址和名胜,图文结合,文字记载,尤为详尽。这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历史文体常识包括哪些、文化等方面的资料,使开发者少走了许多弯路。
如浙江嘉兴县的乌镇,就是全面借鉴方志复建并得以发展起来的旅游胜地。乌镇人根据《乌镇镇志》系统地复建了一些庙宇、水上市场、老店和街巷,科学地、真实地还原了乌镇的历史风貌,让乌镇得到了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睐,也为全国的古镇保护树立了榜样,使得当地通过旅游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地方史志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典籍,承载着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历史传统的重任,在世界文化典籍中独树一帜,堪称世界地方文献之翘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存新中国成立前编修的旧志8000多种、10万多卷,约占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它们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弥足珍贵的部分,是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资料宝库、知识宝库、智慧宝库,是传承和彰显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
习总向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赠送《永乐大典》重印本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并现场在赠书函上签名
一是有助于弘扬丝路精神。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古丝绸之路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对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历代留存下来的各种相关文献典籍进行整理,把那些散落的历史记载有计划地整理出来,努力展现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大力弘扬丝路精神。
二是适时启动大型史志编修。如编修《“一带一路”通志》《“一带一路”文明史》等。通过史志编修,把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俗、民族宗教、自然地理等内容都收录进来,让志书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成为各国人文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三是积极推介高质量地方志成果,讲好中国故事。“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通过文化交流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中国地方志讲的就是中国故事,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魅力的独特话语体系,有助于塑造我国良好国家形象。地方志工作者应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积极推介一批高质量地方志成果,让世界各国更好地认识中国。
- 标签:本站
- 编辑:秀念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