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在上海照样赢得掌声
5月21日,由抚州市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带来的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在上海大学伟长楼剧场出演。 通讯员 韦明其 摄
苏剧发源于苏州,被称为“滩簧之母”,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本次文华大奖角逐的《国鼎魂》是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成立后的第一部戏。得益于各地文化发展扶持政策,越来越多鲜为人知的地方戏曲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站上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这个万众瞩目的舞台一展身手。都说上海观众挑剔,但这些地域特色鲜明的古老地方戏曲在上海的舞台上照样赢得掌声和喝彩。
传承传播数十年如一日
在苏州戏曲舞台上,昆曲和苏剧双花并蒂,被视作展示苏州深厚人文传统的代表性剧种。昆剧名扬海内外,苏剧一直声名不显。2016年5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苏州市剧传习保护中心,至此苏剧终于有了独立建制的传承保护单位。团长兼《国鼎魂》主演王芳表示,苏剧的主色调温和舒缓,没有高亢嘹亮的慷慨悲歌,也没有阴郁沉重的哀哀低鸣,一切的喜怒哀乐含而不放,苏州人也是如此。《国鼎魂》以苏剧之美演绎苏州儒商潘氏一族护鼎、捐鼎的故事,展现“国脉文脉相牵,国运文运相连”的民族精神。戏里,王芳饰演的潘达于继承公公和丈夫遗志,历经艰辛护住宝鼎;戏外,王芳坚守苏剧传承、传播,数十年如一日。
黔剧同样是上海观众难得一见的剧目。贵州省黔剧院《天渠》以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黄大发为原型创作。黔剧作为贵州代表剧种,在近百年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以杨调、二板、苦禀、二黄为主要唱腔的板腔系统,不但擅长于表现传统古装戏、现代戏,更擅长表现少数民族题材的民间故事剧和新编历史剧。《天渠》还大量融入少数民族特色,通过仡佬族音乐、服装、舞蹈等真实再现贵州原生态民俗民风。
让当代观众喜闻乐见
“难得一见”不能成为票房护身符,指望观众抱着猎奇心态看戏,无异于吃老本。“花鼓戏最大特点是轻松、愉悦、欢快,有泥土的芬芳,在江汉平原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带来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编剧周慧讲完花鼓戏优势后,话锋一转,“演现代戏,唱念做表要真情实感,能反映人物性格,尤其是现代气息要浓一点,让年轻观众接受并喜欢这门艺术。”在湖北,荆州花鼓戏有大批年轻票友,因此剧中台词既有“闷头鸡子啄白米”等方言俗语,也增加了很多网络流行语,比如“撒狗粮”“脱单”等。音乐也是《河西村的故事》的一大看点。“在保证花鼓戏姓花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洋的管弦乐,中西合璧奏响田园牧歌。”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院长徐中兵介绍,全剧还设立由12个“伴唱女子”组成的歌队,在主要人物的身旁叙述、评说与引导。
来上海前,江西抚州市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又雕琢了一遍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牡丹亭》执行导演张磊说,打磨提升其实比初期创排更难,对主创、对演员来说都是一次更高的要求,要做到精益求精。亮相上海的《牡丹亭》进行全新制作,调整舞美,采用近40人的现场乐队伴奏,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交响乐结合,同时保留抚州当地的声腔和南丰傩舞等诸多抚州元素。
- 标签:
- 编辑:王美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