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NBA

连线评论员:大湾区,如何聚天下英才

  对话人:何鼎鼎 本报评论员 丁建庭 南方日报评论员

  何鼎鼎:不久前,《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有了落地细则:对在大湾区工作、符合一定条件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在珠三角九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已缴税额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的15%计算的税额部分,由珠三角九市政府给予财政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这一实打实的政策红包,也被认为将加速港澳人才向内地的流动。

  丁建庭:人才是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大湾区建设才有充沛后劲和无限可能。正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建设人才高地”列为重要任务。客观地讲,凭借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优势,珠三角长期维持着人口及人才的净流入。比如2018年,广东常住人口增加177万,其中超过150万人集中在珠三角,但同时,对境外高端人才的吸引力离国际一流湾区还有一定差距。这其中,税制冲突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医疗等公共服务衔接问题,对相关人才流动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抑制。这一次从个税上破题,正是以制度创新推动引才的一次有益尝试,必将带动更多全球顶尖人才涌进大湾区。

  何鼎鼎:应该说,广东对人力资本的认识一向走在全国前列。当年蛇口工业区率先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推动“绩效观念”;后来又率先面向全国市场化招聘干部,开风气之先,其中贯穿始终的精神就是最大限度发挥“人”的积极性。当然,新命题也在出现。有一份智库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大湾区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较低。据统计,受高等教育人才占常住人口比例,香港是26.18%,深圳是25.19%,东莞只有15.74%。“大湾区创新人才对产业发展贡献支持相对不足”“人才流动性仍欠佳”,对此您如何看?

  丁建庭:在大湾区,人才分布和流动确实不平衡。以珠江为界,大体呈现东强西弱状态,高水平人才主要集中在深圳、香港、广州,虹吸效应比较明显。这样的人才格局,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湾区城市协同发展。因此,需要强化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联动,统筹布局产业,让部分人才合理分布在其他区域。同时也要看到,与国际一流湾区相比,无论是创新人才的数量还是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粤港澳大湾区都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何鼎鼎:确实,改革开放很长一段时间内,珠三角以制造业为立身之本,工厂本身就成了人才摇篮;但从今天建设国际一流湾区目标来看,创新驱动发展已是底色,不仅呼唤更多“熟练工”“高技工”,还呼唤更多具备世界视野的创新人才。除了从全球引才,加紧本土培养也很重要。记得两年前,我们聊过这个话题:谁将成为深圳的“斯坦福”?在您看来,两年过去,珠三角的高等教育有哪些变化?

  丁建庭:这两年,有更多世界一流大学来深圳和其他珠三角城市办分校、建特色学院。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及香港大学(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落户广东,同时争取国家支持,高起点创建大湾区大学,这将极大增加湾区的高等教育资源,为大湾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我相信,深化教育合作,也是把制度差异转化为制度优势、发展动能的重要方式,将推动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在大湾区便捷高效流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重大国家战略,培养创新人才要坚持“在遵循中央顶层设计前提下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最好最优”这一纲要实施原则。相信,通过着力破除制约大湾区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大湾区的“海”“天”将越来越宽阔,容得下世界各地的“鱼”“鸟”游弋翱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